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力学-习题与答案

热力学-习题与答案

一、9选择题(共21分,每题3分)1、1.1mol理想气体从p-V图上初态a分别经历如图所示的(1)或(2)过程到达末态b.已知Ta<Tb,则这两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1和Q2的关系是[ A ](A) Q1>Q2>0; (B) Q2>Q1>0;(C) Q2<Q1<0; (D) Q1<Q2<0;(E) Q1=Q2>0.2、图(a),(b),(c)各表示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循环过程,其中(c)图是两个半径相等的圆构成的两个循环过程, 图(a)和(b)则为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那么:[ C ](A) 图(a)总净功为负,图(b)总净功为正,图(c)总净功为零;(B) 图(a)总净功为负,图(b)总净功为负,图(c)总净功为正;(C) 图(a)总净功为负,图(b)总净功为负,图(c)总净功为零;(D) 图(a)总净功为正,图(b)总净功为正,图(c)总净功为负.3、如果卡诺热机的循环曲线所包围的面积从图中的abcda增大为ab’c’da,那么循环abcda与ab’c’da所做的净功和热机效率变化情况是:(A)净功增大,效率提高; [ D ](B)净功增大,效率降低;(C) 净功和效率都不变;(D) 净功增大,效率不变.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由图中初态a经①过程ab和由初态a’经②过程初态a ’cb 到达相同的终态b, 如图所示,则两个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 1,Q 2的关系为 [ B ](A) Q 1<0,Q 1>Q 2 ; (B) Q 1>0, Q 1>Q 2 ;(C) Q 1<0,Q 1<Q 2 ; (D) Q 1>0, Q 1<Q 2 .5、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 [ D ](A) 功可以全部转换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换为功;(B) 热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 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D) 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6、对于理想气体来说,在下列过程中,哪个过程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内能的增量和对外做的功三者均为负值? [ D ](A) 等容降压过程; (B) 等温膨胀过程; (C) 绝热膨胀过程; (D) 等压压缩过程.7、在下列各种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B ] (1) 热平衡过程就是无摩擦的、平衡力作用的过程. (2) 热平衡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3) 热平衡过程是无限多个连续变化的平衡态的连接.(4) 热平衡过程在p-V 图上可用一连续曲线表示. (A) (1),(2); (B) (3),(4); (C) (2),(3),(4); (D) (1),(2),(3),(4). 8、对于室温下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的情况下,系统对外所做的功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比A/Q 等于: [ D ] (A) 1/3; (B) 1/4; (C) 2/5; (D) 2/7.9、在温度分别为 327℃和27℃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热机,理论上的最大效率为[B ](A) 25% (B) 50% (C) 75% (D) 91.74%10、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p -V 图上初态a 经历(1)或(2)过程到达末态b ,已知a 、b 两态处于同一条绝热线上(图中虚线是绝热线),则气体在[B ] (A) (1)过程中吸热,(2) 过程中放热. (B) (1)过程中放热,(2) 过程中吸热.(C) 两种过程中都吸热. (D) 两种过程中都放热.二、填空题1、有1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对外做功A,则其温度变p V化ΔT=___ A/R ___;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 p =__7A/2 ___.2、一个作可逆卡诺循环的热机,其效率为η,它的逆过程的致冷机致冷系数w = T2/(T1-T2),则η与w 的关系为_____11W η=-_____.3.一热机由温度为727℃的高温热源吸热,向温度为527℃的低温热源放热.若热机在最大效率下工作,且每一循环吸热2000J,则此热机每一循环做功__400________J. 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叙述是_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开尔文叙述是_不可能把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在循环过程中全部转变为有用的功,而不引起任何其他物体为生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给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几种微分形式,指出它们各表示什么过程. (1)pdV=(m/M)RdT 表示___等压_________过程; (2)Vdp=(m/M)RdT 表示_____等体_________过程; (3)pdV+Vdp=0表示_______等温_______过程.6、如图,温度为T 0,2T 0,3T 0三条等温线与两条绝热线围成三个卡诺循环:(1)abcda;(2)dcefd;(3)abefa,则其效率分别为: η1=___33.3%___;η2=___50% ___;η3=____ 66.7%___.7. 理想气体在如图所示a-b-c 过程中,系统的内能增量E ∆=___0__ 8.已知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p -T 图上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过程1-2中,气体___吸热__(填吸热或放热)。

pTO 1 239、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p-V 图上状态A 出发,分别经历等压、等温、绝热三种过程由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试画出这三种过程的p-V 图曲线.在上述三种过程中:(1)气体对外做功最大的是____等压______过程; (2)气体吸热最多的是___等压_______过程.1 210. 1mol 双原子刚性分子理想气体,从状态a (p 1,V 1)沿p —V 图所示直线变到状态b (p 2,V 2),则气体内能的增量E ∆=___()221152PV PV -____1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叙述和克劳修斯叙述是等价的,表明在自然界中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开尔文表述指出了_____功热转换_______过程是不可逆的,而克劳修斯表述指出了_____热传导____________过程是不可逆的.12、要使一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加,可以通过_____做功_______或_________热传递______两种方式,或者两种方式兼用来完成.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内能的改变量只决定于____初末状态_____,而与______过程__无关.三、判断题1、不规则地搅拌盛于绝热容器中的液体,液体温度在升高,若将液体看作系统,则外界对系统作功,系统的内能增加。

答案:对2、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内能的改变量只决定于初末态的温度而与过程无关。

答案:错3. 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的温度值相同,反之,两个系统的温度值相等,它们彼此必定处于热平衡。

答:对(温度相等是热平衡的必要充分条件)4. 系统的某一平衡过程可用P -V 图上的一条曲线来表示。

答案:对5.当系统处于热平衡态时,系统的宏观性质和微观运动都不随时间改变。

答案:错6.在如图所示的pV 图中,曲线abcda 所包围的面积表示系统内能的增量. 答案:“表示系统内能增量”是错误的,应改正为:“表示整个过程中系统对外所做的净功.”pOVa b cd7.质量为M 的氦气(视为理想气体),由初态经历等压过程, 温度升高了T ∆.气体内能的改变为E ∆P = (M /M mol )C P T ∆。

答案:错8. 摩尔数相同的氦气和氮气(视为理想气体),从相同的初状态(即p 、V 、T 相同)开始作等压膨胀到同一末状态.则对外所作的功相同。

答案:对三、计算题1、64g 的氧气的温度由0℃升至50℃,(1)保持体积不变;(2)保持压强不变.在这两个过程中氧气各吸收了多少热量?各增加了多少内能?对外各做了多少功? 解: (1) 3M i 6458.31(500) 2.08102322Q R T J μ=∆=⨯⨯⨯-=⨯(2分) J Q E 31008.2⨯==∆ (1分)0=A (1分)(2) 3M 64528.31(500) 2.91102322i Q T J μ+=∆=⨯⨯⨯-=⨯(+1) (2分) J E 31008.2⨯=∆ (1分) J E Q A 331083.010)08.291.2(⨯=⨯-=-= (2分)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A →B 和C →D 是等压过程,B →C和D →A 是绝热过程.已知T c =300K,T B =400K,求此循环的效率.解 由于 121Q Q -=η,(2分)12R(1)(), R(1)()22B ACD MI M I Q T T Q T T μμ=+-=+- (2分) )1()1()()(12BA B C DC A BD C T T T T T T T T T T Q Q --=--= (1分) 根据绝热过程方程得到:γγγγγγγγ--------==C C B B D D AA T p T p T p T p 1111 , (2分) 又 D CB A p p p p == , 所以A DB CT TT T = 211125%C BQ TQ T η=-=-= (2分)3、一定量的氦气,经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求:(1)各分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内能增量及吸收的热量;(2)整个循环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总功及从外界吸收的总热量.解 (1) A →B 过程: 11()()2002B A B A A p p V V J =+-= (1分) J V P V P iT T R i M E A A B B A B 750)(2)(21=-=-=∆μ (1分) J E A Q 950111=∆+= (1分)B →C 过程: 02=AJ V p V p T T R i M E B B C C B C 600)(23)(22-=-=-=∆μ (1分) J E A Q 600222-=∆+= (1分)C →A 过程: J V V P A C A A 100)(3-=-= (1分)J V p V p T T R i M E C C A A C A 150)(23)(23-=-=-=∆μ(1分)J E A Q 250332-∆+= (1分)(2) 总功 J A A A A 100321=++= (1分) 总热量 J Q Q Q Q 100321=++= (1分)4、如图所示,abcda 为1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循环过程,求: (1) 气体循环一次,在吸热过程中从外界共吸收的热量; (2) 气体循环一次对外做的净功; (3) 证明TaTc=TbTd.(1) 过程ab 与bc 为吸热过程,J V p V p T T C Q a a b b a b v ab 300)(23)(=-=-= J V p V p T T C Q b b c c b c p bc 500)(25)(=-=-=吸热总和为J Q Q Q bc ab 8001=+=(2) 循环过程对外所作总功为图中矩形面积 W = p b (V c -V b )-p d (V d -V a ) =100 J5、1mol 单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可逆循环,连接ac 两点的曲线Ⅲ的方程为P=p 0V 2/V 02,a 点的温度为T 0.(1) 试以T 0,R 表示Ⅰ,Ⅱ,Ⅲ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 (2) 求此循环的效率.解:设a状态的状态参量为p 0,V 0,T 0,则00009 ,9 , ,9p p T T p p T V V p p c a abb b b ===== (2分) 由 2020V V p p c c =, 则 0003V V p p V cc == (1分) 又 c c c RT V p =, 则 027T T c = (1) 过程Ⅰ000,12)9(23)(RT T T R T T C Q a b m V V =-=-=(1分) 过程Ⅱ0,45)(RT T T C Q b c m p p =-=(1分)过程Ⅲ⎰+-=acV V c a m V V dVV p T T C Q 2020,)()((1分)3323327.47)27(339)(3)27(23RTVVVpRTVVVpTTRca-=-+-=-+-=(1分)(2)%3.1645127.47110=+-=+-=RTRTRTQQQpVη(2分)6、如题7-10图所示,一系统由状态a沿acb到达状态b的过程中,有350J热量传入系统,而系统作功126 J.(1)若沿adb时,系统作功42 J,问有多少热量传入系统?(2)若系统由状态b沿曲线ba返回状态a时,外界对系统作功为84 J,试问系统是吸热还是放热?热量传递是多少?题7-10图解:由abc过程可求出b态和a态的内能之差AEQ+∆=224126350=-=-=∆AQE Jabd过程,系统作功42=A J26642224=+=+∆=AEQ J系统吸收热量ba过程,外界对系统作功84-=A J30884224-=--=+∆=AEQ J系统放热7、1 mol单原子理想气体从300K加热到350K,问在下列两过程中吸收了多少热量?增加了多少内能?对外作了多少功?(1)体积保持不变;(2)压力保持不变.解:(1)等体过程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EQ∆=吸热)(2)(1212VTTRiTTCEQ-=-=∆=υυ25.623)300350(31.823=-⨯⨯=∆=E Q J 对外作功0=A (2)等压过程)(22)(1212P T T R i T T C Q -+=-=υυ 吸热 75.1038)300350(31.825=-⨯⨯=Q J )(12V T T C E -=∆υ内能增加25.623)300350(31.823=-⨯⨯=∆E J 对外作功 5.4155.62375.1038=-=∆-=E Q A J8、1 mol 的理想气体的T-V 图如题7-15图所示,ab 为直线,延长线通过原点O .求ab 过程气体对外做的功.题7-15图解:设KV T =由图可求得直线的斜率K 为2V T K =得过程方程02T T V V =由状态方程RT pV υ= 得VRTp υ=ab 过程气体对外作功⎰=02d V v V p A⎰⎰⎰====00000020002202d 2d 2d V V V v V V RTV V RT VV V T V R V V RT A9、某理想气体的过程方程为a a Vp,2/1=为常数,气体从1V 膨胀到2V .求其所做的功.解:气体作功⎰=21d V v V p A ⎰-=-==-2121)11()(d 2121222V V V V V V a V a V V a A 10、 设有一以理想气体为工质的热机循环,如题7-17图所示.试证其循环效率为1112121---=p p V V γη答:等体过程吸热)(12V 1T T C Q -='υ )(1221V 11RV p R V p C Q Q -='= 绝热过程03='Q 等压压缩过程 放热 )(12p 2T T C Q -='υ )(12P 22T T C Q Q --='=υ )(2212P RV p R V p C -= 循环效率121Q Q -=η )1/()1/(1)()(1121212221V 2212p 12---=---=-=p p V p V p C V p V p C Q Q ννγηη题7-17图11.1 mol 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状态A (p 1,V 1)沿p -V 图所示直线变化到状态B (p 2,V 2),试求:(1) 气体的内能增量.(2) 气体对外界所作的功.(3) 气体吸收的热量.(4) 此过程的摩尔热容.(摩尔热容C =T Q ∆∆/,其中Q ∆表示1 mol 物质在过程中升高温度T ∆时所吸收的热量.) 解答: (1))(25)(112212V p V p T T C E V -=-=∆ 2分(2) ))((211221V V p p W -+=,W 为梯形面积,根据相似三角形有p 1V 2= p 2V 1,则)(211122V p V p W -=.3分 (3) Q =ΔE +W =3( p 2V 2-p 1V 1).2分(4) 以上计算对于A →B 过程中任一微小状态变化均成立,故过程中 ΔQ =3Δ(pV ).由状态方程得 Δ(pV )=R ΔT ,故ΔQ =3R ΔT ,摩尔热容C =ΔQ /ΔT =3R .3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