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信息技术课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信息技术课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德阳市实验小学郑伟21世纪我们的素质教育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而培养创新人才。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和信息,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和信息,让学生学会创造知识和信息!”。

我把现在素质教育理解为:
素质教育=教育的传统+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CAI)+创新意识
在这样的公式中,“教育的传统”是基础;“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手段;“创新意识”是目的。

换一句话说,素质教育就是在教育传统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那怎样在学生的计算机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呢?现在我就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谈一些体会。

一、明确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乃是推动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应该定为:1、使学生切实学好现代生活与学习所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操作。

2、帮助学生了解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良好的信息素养。

同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和信息科学的发展史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激发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现在的计算机已成为教育的工具而不是教育的目标,因此我们在教学实
践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

比如学生在学习演示文稿时,就可以以英语单词或句子为素材,插入相应的图片、声音制作出形象、生动的单词卡片或情景对话,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学中乐、乐中学”,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成就感,同时学习效果也事半功倍,真正做到了相得益彰。

三、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党的《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把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重要内容。

所谓的信息素养应包含三个方面,即:“信息辨析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和“信息整理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怎样培养学生这三方面的能力呢?我认为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应包含这三个内容: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

学生可以将从老师提供的、有一定量的信息库中,收集、辨析并加以处理来形成自己的作品。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现代社会接班人的信息素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