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跆拳道教学大纲

跆拳道教学大纲

跆拳道教学大纲跆拳道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1(跆拳道课教学内容(1)跆拳道理论:跆拳道运动概述、跆拳道简单战术介绍、跆拳道竞赛规则及得分标准;跆拳道运动的段位标准及晋级。

(2)跆拳道礼仪。

)跆拳道使用的基本部位。

(3(4)基本移动步法:上步、前跃步、后撤步、后跃步、侧移步、原地换步、垫步。

(5)基本腿法:前踢、横踢、后踢、劈腿、后旋踢、双飞踢、侧踢、旋风踢、侧摆踢。

(6)组合技术:攻防技术组合、进攻技术组合。

(7)基本防守:下格挡、中段格挡。

(8)跆拳道实战。

2(跆拳道课教学内容要求(1)重点内容要求:跆拳道礼仪、上步、前跃步、后撤步、后跃步、下格挡、中段格挡、前踢、横踢、侧踢、劈腿。

要求较为正确和熟练地掌握教材技术要领和理论知识,并能在实战中合理运用。

(2)一般内容要求:侧移步、原地换步、垫步、后踢、侧摆踢、攻防技术组合、跆拳道竞赛规则及得分标准。

要求基本掌握教材技术要领和理论知识,能在实战中初步运用。

(3)介绍内容要求:后旋踢、双飞踢、旋风踢、进攻技术组合、跆拳道实战、跆拳道运动概述、跆拳道简单战术介绍、跆拳道运动的段位标准及晋级。

要求初步了解教材的技术要领和理论知识,体会技术动作。

跆拳道发展跆拳道运动是一项起源于朝鲜半岛的古老而又新颖的竞技体育运动,是朝鲜民族在生产和生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运用手、脚技术和身体能力进行自身修炼和搏击格斗的传统体育项目。

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在有记载的朝鲜民族史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说它新颖是因为跆拳道自50年代中期在朝鲜半岛重新崛起到现在,半个世纪以来,努力向世界传播,已经风靡全球,成为一项新颖的竞技体育项目。

跆拳道的内容十分丰富,但主要包括品势修炼(动作组合)、搏击格斗和功力检验三大部分。

跆拳道的“跆”字,意为像台风一样猛烈地、强劲地跳踢的“脚”;“拳”字意为拳头,用来进攻的武器;“道”是指人生的正确道路,在这里寓意使用手脚的方法和原理。

跆拳道运动要求练习者不仅学习跆拳道的技术、更注重对跆拳道礼仪、道德修养的学习和遵从,每一次练习都要求“以礼始,以礼终”,培养人的礼仪、忍耐、谦虚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对青少年尤其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

跆拳道练习者身穿专用的白色跆拳道道服,腰系代表不同段位的腰带进行训练和比赛。

跆拳道的水平高低是由练习者的级别和段位体现的,水平越高,其段位也就越高。

跆拳道的段位分为初级的十级至一级和高级的一段至九段。

跆拳道的比赛是分男;女两个组别按体重分级进行的。

由于跆拳道运动是以腿法为主要进攻手段,因而比赛时气氛紧张激烈,双方斗智斗勇,拳来腿往,高难动作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人的斗志,鼓舞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同时可以使人享受到打击艺术的美妙感觉。

朝鲜半岛三国时代的跆拳道形式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是高句丽、新罗、和百济三国并存时期。

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三国相继兴起,高句丽在朝鲜半岛北部,新罗在东南部,百济在西南部,为了争夺领土,三国之间战争不断,纷争四起,因此这个时期跆拳道形式迅速发展,以适应战争的需要。

据古书记载:…跆拳意指使用手和脚,磨练四肢和身体的灵活用法,是武艺的基础。

”“剑术是以空手击倒对方的…手术?为基础。

”可以看出,当时的练武之人在使刀、剑之前就已经熟练的掌握了跆拳道,力求无论有无武器都能灵活运用手和脚战胜对手,成为优秀的武士。

古代的跆拳道雏形原始社会时期,朝鲜民族的人们大部分过着以农业为主的农耕生活,间或辅以狩猎为生。

为了获得食物、抗击外来势力的入侵和抗御野兽的袭击,人们在反复的实践中逐渐发现了一些锻炼身体和参与战斗的方法,这些发自本能的发明,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逐步演化成有目的、有意识的斗技活动,形成了古代跆拳道的雏形。

当时人们斗技的目的除了获得食物、抗击入侵和抵御野兽外,更多的是用于参加祭祀。

高丽时代的跆拳道高丽是公元918年在朝鲜半岛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

高丽王朝的军队勇敢善战,推翻了新罗王朝,建立了高丽王朝。

高丽的忠惠王本人十分喜爱手博,便要求他的军必须进行具有跆拳道特色的“手博”竞技运动练习。

士兵们常用拳掌击打墙壁、木块及砖瓦,以磨练手部的攻击能力。

忠惠王还邀请了武艺超群的士兵金振郗到宫中表演手博技艺,在朝野上下极力推崇“手博”技艺,使跆拳道声望大振,受到广大民众的喜欢,并被规定为军队训练的必修项目。

据《高丽史》记载,手博是高丽人普遍喜好的竞技项目之一.朝鲜时代的跆拳道公元1392年,高丽王朝被李成桂建立的王朝取代,国号“朝鲜”。

朝鲜时代由于推崇佛学,重文轻武,这一时期朝鲜的跆拳道技术没有受到官方的重视,但在民间却始终没有停止过“手博”和“跆跟”这些跆拳道的初始技艺活动。

同时,军队也用“手博”和“跆跟”作为选择士兵的方法,一个人若想作武官,就必须在竞技时用“手博”或“跆跟”技艺打倒三人以上才行。

在朝鲜时代,跆拳道的形式除了技艺得到发展外,在文字记载方面也有很大进展。

公元1790年,正祖委派李德懋和学者朴齐家、白东修三人汇编了《武艺图谱通志》,这是跆拳道的代表作。

在这部书中不仅收录了“手博”、“跆跟”的一些技法、动作图解和关于跆拳道的发展源流,而且还收录了多种武器的使用方法,并将很多其他域族的技击性很强的武术技艺融汇于跆拳道的技法之中,使跆拳道的源流在文字记录和理论上游了较科学的记载和记述。

近代的跆拳道公元1910年日本侵占朝鲜建立了殖民政府,一度下令禁止所有的朝鲜文化活动,跆拳道自然也在禁限之内。

这个期间,跆拳道技艺在朝鲜境内销声匿迹,只有靠流浪到日本和中国的跆拳道艺人将跆拳道与日本的武道和中国的武术融合在一起而保存下来,这反而使跆拳道技法得到充实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跆拳道新的技术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独立,国家的政治、社会面貌日益改观,自卫术也相应再度兴起,以前被迫流落异国他乡的许多朝鲜人也相继回归故里,同时也将各国的武道技艺带回本国,并进一步将这些技艺和跆拳道技法融于一体,去芜存精,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跆拳道运动的基础体系。

现代的跆拳道1955年,跆拳道运动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充实之后,终于被跆拳道运动的领导人和组织者将朝鲜的自卫术统称为“跆拳道”,即现代跆拳道。

1961年9月,南朝鲜成立了唐手道协会,后更名为跆拳道协会,并成为全国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1966年,第一个国际组织——国际取得联盟(I.T.F)成立,崔泓熙仁第一届主席。

1973年5月,世界跆拳道联合会(W.T.F)在汉城成立,金云龙当选为主席。

1975年,世界跆拳道联合会被国际体育联合会接纳为正式会员。

1980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了世界跆拳道联合会。

在国际跆拳道联合会(简称世界跆联)被正式公认后的十多年中,跆拳道运动在全球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现在风行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练习者多达7000万人,而且在洲际和世界各级各类大赛上都可看到跆拳道的影子。

现在,世界上基本形成了以世界跆联为主体倡导的竞技跆拳道,其鲜明特点是以竞技为主,品势练习为辅。

还有一种是国际跆联倡导的以品势修炼为主,竞技实战为辅的跆拳道运动。

1、直接进攻2、间接进攻3、主动反击4、麻痹进攻5、远距离、间接反击6、直接反击 7、偷袭战术 8、防守战术9、体力战术 10、抢点战术跆拳道同柔道、围棋等项目一样,是利用段位表示跆拳道学识造诣、技术水平和功力高下的。

跆拳道根据练习者的水平分为十级和九段,初学者从十级开始逐渐长至一级,然后再入段,段位越高表明水平也越高,最高段位达九段,从十级到一级是初学者的等级标准;腰带的颜色标志着选手的技术水平,从低到高分为白带、黄带、绿带、蓝带、红带、红黑带、黑带七种颜色。

其中十级初学者,系白色腰带,二级系红色腰带。

一段至三段被子认为是黑带新手的估位,四段到六段属于高水平的段位,七段到九段是授那些有很高学识造诣的杰出人物或对跆拳道运动有杰出贡献的人的段位。

跆拳道运动的晋级标准和要求从涉足跆拳道运动开始,就对练习者的学习内容、时间和考核标准有了一定的要求。

按国际跆拳道和世界跆拳道的具体一要求,基本是以下列标准来考核晋级的。

各段测试品势分别为:一段演练高丽型(KORYO);二段演练金刚型(KUMGANG);三段演练太百型(TAEBACK);四段演练平原型(PYONGWON)和十型(SHIPJIN)或吉跆型(JITAE);五段演练春拳型(CHUNTWON);六段演练汉水型(HANSOO)和一如型。

比赛场地为12米X12米水平的、无障碍物、正方形场地。

比赛场地应为有弹性的垫子。

有必要时,比赛场地可根据实际需要置于高出地面50cm的平台上,为保证运动员的安全,边界线外边应有与地面夹角要小于30度角斜坡。

一、比赛场地的划分(一)12米X12米见方的比赛场地中央8米X8米的区域称为比赛区,其余部分为警戒区。

(二)比赛区和警戒区的表面应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如整个场地为同色时,需用5公分宽的白线区分。

(三)划分比赛区和警戒区的线称为警戒线,比赛场地最外边的线称为边界线。

二、位置(一)主裁判位置:距离比赛区中心点向第三边界线方向1(5米处。

(二)边裁判位置:第一边裁判在第一边界线中心点,面向比赛区中心点向后0(5米处;第二边裁判在第二边界线底端角,面向比赛场地中心点向外0(5米处;第三边裁判在第四边界线顶端角与第二边裁判对称处。

(三)记录员位置:在第一边裁判位置向后至少2米处。

(四)临场医生位置:记录员位置向右6米处。

(五)运动员位置:由比赛区中心点面向第一边裁判左、右各1米处,右侧为青方位置,左侧为红方位置。

(六)教练员位置:位于本方运动员一侧的边界线中心点向后1米处。

(七)检查台位置:检查台应位于比赛场地人口附近处,检查运动员的比赛护具。

三、运动员的资格:(一)持有参赛国家国籍。

(二)会员国协会推荐。

(三)持有国技院或世跆联颁发的段位证书;参加世界青年锦标赛则需持有持有国技院或世跆联颁发的段位证书,比赛当年的年龄为14-17周岁。

二、比赛服装(一)参赛运动员须穿世跆联认可的道服和护具。

(二)运动员应戴好护身、头盔、护裆、护臂、护腿后进人比赛区,其中护裆、护臂、护腿应戴在道服里面。

运动员可携带经世跆联认可的护具以备自用。

三、药物控制(一)禁止使用世跆联反兴奋剂条例规定的药品,奥运会和综合性运动会按国际奥委会反兴奋剂规定执行。

(二)世跆联在认为需要时可进行药检,以确认选手是否违反规定,如任何胜方拒绝药检或药检证明触犯有关规定者,将取消其比赛成绩,并将比赛成绩顺序递补给下面的选手。

(三)组委会有义务保障药检工作。

(四)世跆联反兴奋剂条例细则具有法律意义。

该场比赛开始前三分钟点名三次,比赛开始后一分钟仍未到场者,视为弃权。

二、身体与服装检查点名后,运动员必须在指定检查台接受世跆联指定人员的身体和服装检查,不得携带任何奇异标志及任何可能伤害对方的物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