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实验台振动和噪声测试综合实验机自22班第3组组长:王蒙组员:万旭任勇邢欢李聪明转子实验台振动和噪声测试综合实验转子实验台振动和噪声测试综合实验 (1)转子实验台振动和噪声测试综合实验 (2)一、实验简介 (2)1. 1 实验目的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1.3 实验要求 (4)二实验方案 (5)1、准备阶段: (5)2、实验阶段: (6)3、总结分析及报告准备阶段: (6)4、注意事项: (7)三、测试系统搭建 (8)3.1测试系统框架图 (8)3.2 传感器的位置选择与搭建 (8)3. 3 传感器通道连接 (11)四、信号采集与分析 (12)4.1 信号采集 (12)4.2通道的连接、选择与初始化 (12)4.3 转子轴心轨迹的测量 (15)4.4 不同转速下转子振动的时域分析 (15)4.5 不同转速下转子振动的频域分析 (19)4.6 不同转速下噪声的时域分析 (24)4.7 不同转速下噪声的频域分析 (27)4.8 转子振动与噪声相干分析 (31)4.9动平衡实验 (31)五、实验总结 (43)5. 1 实验结论 (43)5.2 实验心得 (44)一、实验简介1. 1 实验目的针对机械转子实验台,能够较熟练地掌握机械动态信号如振动、噪声等的测试系统设计、测试系统搭建、数据采集及信号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1.3 实验要求1.针对转子实验台对象,按照机械动态特性测试要求,完成机械振动和噪声的计算机测试系统设计。
2.选用合适的振动和噪声测试传感器及其信号调理装置 :3. 构建计算机测试系统,掌握振动和噪声信号分析软件使用方法 :4. 自主完成转子实验台振动和噪声的测量、信号采集 :5. 通过信号分析,得出转子实验台在不同转速下的振动和噪声的时域波形、频谱从转速 600rpm-1800rpm 每 200 转测一组转速、振动时域信号、振动频域信号、噪声时域和频域的信号数据);找出转速和振动及噪声的关系,并对转子实验台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评价。
6.对振动和噪声进行相干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合理解释。
二实验方案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际情况,我们将本次实验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验阶段,总结分析及报告准备阶段。
1、准备阶段:1.1预习原理阶段:大家先各自看书,需预习的内容有:1.熟悉试验台,熟悉各个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及功能,以及整个测试系统的线路连接。
2.基本掌握信号分析软件的使用。
(不懂的地方先留着,等小组讨论或实验时请教实验指导老师)3.掌握各传感器的标定方法,尝试进行信号采集及分析处理,为正式采集做准备。
1.2开会确立研究内容:交流各自预习成果,确立研究内容为:1.将噪声信号和振动信号进行相干分析,判断噪声是否由振动引起。
(为验证性实验,后面内容均基于假设成立,即两者相干)2.同一转速下,动平衡前后,噪声与振动的关系。
3.动平衡前,不同转速时,噪声与振动的关系。
4.动平衡后,不同转速时,噪声与振动的关系。
2、实验阶段:1.连接线路,对各个传感器进行灵敏度设定。
连完后专门请两人负责校对。
2.由电涡流传感器采集得到轴心运动轨迹。
3.由速度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得到转子产生的震动时域图和频域图。
4.由声级计采集得到噪声信号。
5.将噪声信号和振动信号进行相干分析,判断噪声是否由振动引起。
6.在动平衡前,不同转速下重复测量。
7.在动平衡后再次测量,观察动平衡前后振动、噪声的变化。
3、总结分析及报告准备阶段:利用实验得到的数据及图像,对噪声与振动的相干性进行一系列分析,得出结论。
4、注意事项:1.由于之前没有实体接触设备及软件,可能会有操作失误或不熟练的情况,所以在第一个半小时内,不开始记录数据先调试及熟悉设备。
2.实验设备由于不停使用,可能之前有损坏,要一一验证其准确性。
3.由于参数有噪声这一指标,但实验室人员众多,不可避免的有声音影响,所以要尽量让噪声采集传感器放在与轴不接触且相近的位置。
4.有数据明显偏离拟得规律及轨迹是,要分析是否是粗大误差(如正好有人在实验室大叫等),然后将其剔除,重新测量并记录。
5.实验方案并非一成不变,要根据现场实验效果及实验情况随机应变,调整实验方案。
三、测试系统搭建3.1测试系统框架图3.2 传感器的位置选择与搭建3.2.1转速传感器本次试验转速传感器是采用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是采用光电元件作为检测元件的传感器。
它首先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光信号的变化,然后借助光电元件进一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一般由光源、光学通路和光电元件三部分组成,具有精度高、反应快、非接触等优点,是各种光电检测系统中实现光电转换的关键元件。
本次试验中光电传感器安装在基架上。
3.2.2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实质上是由电涡流传感器制成。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检测磁场的大小来检测传感器与转轴之间的距离,从而起到测量位移的作用。
位移传感器共有两个,XY方向各一个,装在转轴的支撑处。
3.2.3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是接触式传感器,多为磁电式传感器。
本次实验将其安装在基架上。
3.2.4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是利用压电传感器制成,某些电介质在受到某一方向的外力作用而发生形变(包括弯曲和伸缩形变) 时,由于内部电荷的极化,会在其表面产生电荷,称为“压电效应”,压电传感器正是利用了该原理。
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基架上。
3.2.5声级计声级计是最基本的噪声测量仪器,它是一种电子仪器,但又不同于电压表等客观电子仪表。
在把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时,可以模拟人耳对声波反应速度的时间特性;对高低频有不同灵敏度的频率特性以及不同响度时改变频率特性的强度特性。
因此,声级计是一种主观性的电子仪器。
下图为我组各传感器布置图:图3.1各传感器安装位置3. 3 传感器通道连接在连接仪器时,1通道为转速信号,3通道为噪声信号,5、6通道为电涡流传感器X、Y信号,7通道为速度传感器信号,8通道为加速度传感器信号。
其余通道为空。
下图为各通道连接图:图3.2传感器与动态信号采集系统的连接四、信号采集与分析4.1 信号采集本实验一共用到四种传感器分别是:光电转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
其中通过两个电涡流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得到轴心的运动轨迹。
用速度和加速度传感器以及电涡流传感器采集并得到转子转动引起的振动的时域和频域图,但由于在运用加速度传感器进行采集数据时,受到外围环境的影响,误差较大,所以我们就以电涡流传感器X测得数据进行时域测量分析,所以我们就以速度传感器测得数据进行频率域测量分析,同时采集得到噪声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图,进行比较分析。
4.2通道的连接、选择与初始化1通道为转速信号,3通道为噪声信号,5、6通道为电涡流传感器X、Y信号,7通道为速度传感器信号,8通道为加速度传感器信号。
其余通道为空。
下图为我组各通道之连接及通道参数的初始设定:4.3 转子轴心轨迹的测量轴心轨迹由两个互为90度的电涡流传感器测出。
可以反映出转轴的不平衡程度。
若转动平衡,轴心轨迹应为直径很小的圆,若不平衡,轨迹呈现尺寸较大的椭圆。
设置转速为1200rpm,测量轴心轨迹如图所示,由图可看出,转子中心转动不平衡,其峰峰值为177.84μm。
4.4 不同转速下转子振动的时域分析由于电涡流传感器得到的信号比速度传感器得到的信号好,故采用5号通道(即x方向上的位移信号)作为分析对象。
图 4.4.1 转速 600rpm 转子振动时域截图峰峰值159.08μm图 4.4.2 转速 800rpm 转子振动时域截图峰峰值165.51μm图 4.4.3 转速 1000rpm 转子振动时域截图峰峰值159.83μm图 4.4.4 转速 1200rpm 转子振动时域截图峰峰值181.90μm图 4.4.5 转速 1400rpm 转子振动时域截图峰峰值205.61μm图 4.4.6 转速 1600rpm 转子振动时域截图峰峰值229.94μm图 4.4.7 转速 1800rpm 转子振动时域截图峰峰值257.17μm 可知,随着转速的增大,振动幅值及频率均增大4.5 不同转速下转子振动的频域分析将转子转速从1800转至600转以200转为间隔进行测试从而得到了以下7个频域图谱。
我们采用的是速度传感器,即7号通道,与时域不同。
图 4.5.1 转速 1800rpm 转子振动频域截图最大值2.70mm/s,对应频率30.00Hz图 4.5.2 转速 1600rpm 转子振动频域截图最大值4.75mm/s,对应频率27.5Hz图 4.5.3 转速 1400rpm 转子振动频域截图最大值0.85mm/s,对应频率23.33Hz图 4.5.4 转速 1200rpm 转子振动频域截图最大值1.24mm/s,对应频率20.00Hz图 4.5.5 转速 1000rpm 转子振动频域截图最大值0.30mm/s,对应频率17.50Hz图 4.5.6 转速 800rpm 转子振动频域截图最大值0.06mm/s,对应频率13.3Hz图 4.5.7 转速 600rpm 转子振动频域截图最大值0.052mm/s,对应频率10Hz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振动信号表现出明显的谐波性,主要的峰值基本出现在工频处,其他的峰值所对应的频率也基本为工频的谐波。
以转速为1800转时的频谱为例,峰值在(1800/60=30HZ)处,而在二倍频60H处也有明显的振动信号。
当转速在1000转以上时,主要峰值出现在工频处,倍频处的峰值影响相对较小,振动主要是由于转子转动的不平衡引起的。
而当转速低于1000转时,工频处的峰值与倍频处的峰值相差无几,这时振动不仅是由于转子转动不平衡引起,还与其他的外界因素有较大关联。
而在不同转速下,振动信号峰值的大小也不一样,从一系列的频谱可以知道,转速越快,振动信号的峰值越大。
综上所述,振动主要是由转子转动时的不平衡所引起的,并且随着转速的增大,振动也会随之增大。
4.6 不同转速下噪声的时域分析图 4.6.1 转速 800rpm 噪声时域截图图 4.6.2 转速 1200rpm 噪声时域截图图 4.6.3 转速 1400rpm 噪声时域截图图 4.6.4 转速 1600rpm 噪声时域截图图 4.6.5 转速 1800rpm 噪声时域截图4.7 不同转速下噪声的频域分析图 4. 7. 1 转速1800rpm噪声频域截图总值76.12dB图 4.7.2 转速 1600rpm 噪声频域截图总值73.32dB图 4.7.3 转速 1400rpm 噪声频域截图总值74.43dB图 4.7.4 转速 1200rpm 噪声频域截图总值73.69dB图 4.7.5 转速 1000rpm 噪声频域截图总值73.38dB分析:噪声测量时,由于电动机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在频谱图中将会占据最主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