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统计指数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中的指数是指< )。
①总指数②广义的指数③狭义的指数④广义和狭义指数2、根据指数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可把它分为< )。
①个体指数和总指数②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③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④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3、编制综合指数时对资料的要求是须掌握< )。
①总体的全面调查资料②总体的非全面调查资料③代表产品的资料④同度量因素的资料4、设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说明了< )。
①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②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③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④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5、根据指数所反映现象的数量特征不同,可把它分为< )。
①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②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③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④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6、拉氏指数所选取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 )。
①报告期②基期③假定期④任意时期7、帕氏指数所选取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 )。
①报告期②基期③假定期④任意时期8、设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帕氏价格指数的公式是< )。
①②③④9、设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拉氏销售量指数的公式是< )。
①②③④10、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一般是采用< )作同度量因素。
①报告期数量指标②基期数量指标③报告期质量指标④基期质量指标11、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是采用< )作同度量因素。
①报告期数量指标②基期数量指标③报告期质量指标④基期质量指标12、某地区职工工资水平本年比上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工资总额增加了< )。
①7% ②7.1% ③10%④11%b5E2RGbCAP13、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产量增加5%,则生产费用< )。
①增加②降低③不变④难以判断14、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另一形式,计算的基础是< )。
①数量指数②质量指数③综合指数④个体指数15、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时的权数是< )。
①②③④16、与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对应的平均指数形式是< )。
①②③④17、平均指标指数中的平均指标通常是< )。
①简单算术平均指数②加权算术平均指数③简单调和平均指数④加权调和平均指数18、平均指标指数是由两个<)对比所形成的指数①个体指数②平均数指数③总量指标④平均指标19、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①都固定在基期②都固定在报告期③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④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20、某地区居民以同样多的人民币,2018年比2009年少购买5%的商品,则该地的物价< )。
①上涨了5% ②下降了5% ③上涨了5.3% ④下降了5.3%21、某工业企业2009年的现价总产值为1000万元,2018年的现价总产值为1400万元,若已知产品价格指数为106%,则该企业的产品产量增长了< )。
p1EanqFDPw① 7.9% ②32.1% ③40% ④48.4%22、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134.5%,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6.3%,则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 )。
DXDiTa9E3d①39.67% ②139.67% ③71.60% ④129.52%RTCrpUDGiT23、我国实际工作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是采用< )。
①加权综合指数法②固定权数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法③加权调和平均指数法④变形权数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法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指数范畴的有< )。
①动态相对数②比较相对数③计划完成相对数④离散系数⑤季节比率2、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数的有< )。
①工业产品产量指数②商品销售量指数③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④货币购买力指数⑤劳动生产率指数3、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有< )。
①工业产品产量指数②商品零售价格指数③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④货币购买力指数⑤劳动生产率指数4、设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则公式“∑p1q1-∑p0q1”的意义是< )。
①综合反映价格变动的绝对额②综合反映由于多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③综合反映由于价格变动而使消费者增减的货币支出④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⑤综合反映由于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5、加权综合指数的特点是< )。
①有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而成②分子或分母中有一个假定指标③固定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仅观察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动④编制时可按范围逐步扩大⑤编制时需要全面资料6、某企业2018年10月产品的生产总成本为2000万元,比9月多支出40万元,单位成本10月比9月降低2%,则< )。
5PCzVD7HxA①生产总成本指数为102% ②单位成本指数为2%③产品产量指数为104% ④单位成本指数为98%⑤由于单位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总成本为40.8万元7、帕氏综合指数的公式是< )。
①②③④⑤8、拉氏综合指数的公式是< )。
①②③④⑤9、平均指数< )。
①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②是计算总指数的一种形式③在计算方法上是先综合后对比④可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形式使用⑤资料选择时,既可采用全面资料,也可采用非全面资料10、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是一种< )。
①平均指数②综合指数③总指数④个体指数平均数⑤平均指标指数11、2009年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94.6%,这是< )。
①数量指数②质量指数③总指数④个体指数⑤平均指数12、指数因素分析法的前提条件是< )。
①各因素指数的乘积等于现象总变动指数②各因素指数之和等于现象总变动指数③各因素影响差额之和等于实际发生的总差额④各因素指数与总变动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⑤构成指数体系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关系13、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
①表现在总量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之和②表现在总量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之差③表现在总量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之积④表现在总量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之比⑤不仅表现在总量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之积的对等关系三、填空题1、统计指数的主要作用是:可以综合反映多种不同事物在数量上的变动< )和< )。
2、按编制方法不同,指数可分为< )和< )。
3、计算总指数时,为了解决现象的量不能直接相加而使用的一个媒介因素称< )。
4、用综合指数编制质量指数时,同度量因素一般固定在< );用综合指数编制数量指数时,同度量因素一般固定在< )。
jLBHrnAILg5、用综合指数编制总指数的关键问题就是同度量因素及其< )的选择问题。
6、常用的平均指数是个体指数的< )平均数。
7、将在经济上有联系、数量上有一定对等关系的若干指数所组成的整体称为< )。
四、判断题1、对同一社会经济现象计算的总指数,可以是综合指数、可以是平均指数、也可以是平均指标指数。
2、广义的指数泛指所反映事物变动的各种相对数。
3、总指数可以分为质量指数和数量指数,而个体指数却不能这样分。
4、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的区分是相对的。
5、平均指数就是平均指标指数。
6、拉氏指数所选取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报告期。
7、用综合指数编制数量指数时,同度量因素一般固定在基期。
8、平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变形。
9、平均指数计算所用的资料,既可以是由全面调查得到的,也可以是由非全面调查得到的。
10、为使成本总指数反映现实经济意义,编制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应是基期的产品产量。
11、2018年河南省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3.7%,表明用同样多的人民币2018年比2009年少购买3.7%的商品。
xHAQX74J0X五、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指数?其主要作用是什么?2、什么是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其特点各是什么?3、什么是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其计算结果不同说明了什么?4、编制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时有什么不同要求?为什么?5、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的作用是什么?其局限性有哪些?6、何谓可变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和固定构成指数?其假定性是什么?六、计算题1、某企业生产的A、B两种产品的产量及产值资料如下:计算该企业这两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
2、假设某企业三种商品的销售额及价格资料如下:试计算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
3、某公司下属三个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及单位成本的资料如下:求:分析各企业成本水平及产量结构变动对全公司总成本的影响情况。
4、宏发公司2018年和2009年员工人数及工资资料如下:分析各类员工结构和平均工资水平的变动对总平均工资变动的影响情况。
5、已知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试对该商店今年的销售额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6、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产量资料及对A种材料的单耗资料如下:计算并分析A种材料总消耗量的变动受产品产量及单耗变动的相对影响程度及影响的绝对量。
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