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施工组织及管理课程设计

建筑施工组织及管理课程设计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一、施工部署 (3)(一)、工期目标: (3)(二)、安全目标: (3)1. 无重大工程安全事故; (4)2. 无重大人身伤亡事故; (4)3. 无重大机械设备损坏事故; (4)4. 无重大火灾事故; (4)5. 杜绝在同一现场发生相同性质的事故; (4)6. 控制轻伤负伤频率在2‰以下。

(4)二、工程概况: (4)(一)、地质水文资料: (4)1.施工条件 (4)2.地质资料 (5)三、施工方案: (5)(一)、土石方工程 (5)1. 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设置排水沟→修坡整平→验槽 (6)2. 施工要点 (6)(二)、基础工程 (9)(三)、钢筋混泥土工程 (9)1.柱、墙模板 (9)2.梁模板 (9)3.模板拆除 (10)4.钢筋的加工和连接: (10)5. 混凝土的制备方案: (11)(四)、现场的垂直和水平运输 (12)1.垂直运输机械: (12)2.水平运输机械: (12)(五)、屋面工程 (12)1. 材料要求 (12)2. 工艺流程 (12)3. 施工要点 (12)(六)、装饰工程 (13)1.内墙面混合砂浆 (13)2.内墙面乳胶漆: (13)3.外墙面面砖: (14)4.天棚混合砂浆 (14)四、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15)(1).工期205天 (15)(2).质量:优良工程 (15)(3).造价:约279万元 (15)五、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15)(一).技术资料准备: (15)1.资料准备 (15)2.技术准备 (15)(二)、施工现场准备: (16)(三)、物资准备: (17)1.当地采购物资计划 (17)2.质量要求 (17)(四)、施工机械准备 (17)1.当地租赁设备: (17)2.自带设备: (17)(五)、劳动力准备: (17)(六)、季节施工准备 (18)(七)、主要技术组织措施: (18)(八)、安全生产的原则: (18)(九)、施工机具安全使用: (18)六、安全员: (19)七、附广联达办公大厦图纸: (19)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设计一、施工部署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采取均衡、有序的生产,合理安排施工组织。

我项目技术组从工期、质量、安全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如下:(一)、工期目标: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和实际情况,同时响应招标文件的开工日期的要求,施工总工期为205天。

(二)、安全目标:针对本工程项目施工条件及其它具体情况,我公司在本项目上的安全目标是:实现“四无”、“一杜绝”、“一控制”。

即实现:1. 无重大工程安全事故;2. 无重大人身伤亡事故;3. 无重大机械设备损坏事故;4. 无重大火灾事故;5. 杜绝在同一现场发生相同性质的事故;6. 控制轻伤负伤频率在2‰以下。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是广联达拟建的办公大厦,位于北京市郊,总建筑面积4745.60平方米,其中地面以上4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自室外筑成地面到女儿墙15.60米,层高为3.9米。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

本建筑物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墙体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楼面现浇,屋面为平屋面,有女儿墙,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

内墙面均为200厚陶粒空心砌块墙体,外墙地下部分均为250厚自防水钢筋混凝土墙体,地上部分均为250厚陶粒空心砖及35厚聚苯颗粒保温复合墙体。

(一)、地质水文资料:拟建场地位于北京上地科技园区的北部边缘地带,场地地势较平坦,地貌平缓,地下水的埋藏类型为上层滞水,地下水稳定水位为24.21~30.12m.1.施工条件本工程为一幢框架-剪力墙结构住宅楼,建筑面积4745.60 m2,建筑高度为15.60m,层高3.9m,外墙涂料、同墙毛胚,公用部位内墙涂料,采用塑料窗、钢板分户门。

(1).自然条件本工程施工要经过冬季、雨季、,该地属于温带气候,冬季较长,冬季较长会对施工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

(2).交通运输条件本地块临近内环线,物资运至现场的交通条件较好,能够满足要求。

(3).场地条件本工程施工现场场地已平整,场地宽敞。

(4).资源条件业主提供施工用电、用水,施工用电由场区外引入容量1500kVA,供水能力为DN300。

2.地质资料(1) .工程地质表层为黄褐色粉土质亚砂土,下层为青灰色细砂层。

地基承载力10~14吨/平方米。

硬土层埋深大于30米。

(2) .水文地质地块潜水位埋深0.5米左右,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一钙一镁及重碳酸一氯一钙一钠型水。

矿化度小于1.0克/升。

单位涌水量0.02升/秒米,渗透系数0.06~0.08米/昼夜。

(3). 地震该地块位于华北地震区东南边缘,地震强度中等,频度较低。

地震活动伴随大区地震而起伏,曾有影响,但未直接发生过地震。

三、施工方案:施工阶段划分及施工顺序按施工阶段划分为: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工程三个阶段,其中屋面工程和安装工程穿插在其中进行施工。

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采取对应的施工流水,组织相应的专业班组伍,在平面上采取流水,在工序上采取搭接流水。

在结构施工阶段采取分段流水,减少施工周转材料的一次性投入,在装饰阶段采取立体交叉作业,给各工种提供充足的施工面,以缩短工期。

(一)、土石方工程鉴于本工程基础形式及基础深度,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

1. 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设置排水沟→修坡整平→验槽2. 施工要点(1).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前,应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确定开挖范围。

按照本工程施工情况,挖土延钢板桩打设位置进行,基坑底按垫层边缘向外留出300 宽的施工操作面。

(2).切线分层开挖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

(3).设置排水沟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反映,当地地下水位较高,并考虑到基础施工时可能会下雨,在采取轻型井点降水的措施的同时,为确保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及开挖完成后,在基坑坑底的周圈设置临时排水沟,在基坑角点设集水井,将积水用泵抽至地面临时排水沟。

(4).修坡、整平当挖土至设计标高时,统一进行一次修坡、整平,检查坑底宽和标高,坑底凹凸不超过20mm。

(5).验槽根据设计要求,基坑开挖完成后要求进行钎探。

钎探间距为1.5m,布点呈梅花布置。

钎探作好钎探记录.主要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主要工程机具设备清单:(二)、基础工程基础工程组织一个专业班组依次进行土方开挖、基础混凝土垫层、独立基础柱钢筋混凝土、回填土,采取分部、分项、分工序搭接施工。

基础一次浇筑完成后,再依次进行基础梁的施工。

本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的主要形式是独立基础,施工内容包括基坑围护、基坑开挖、垫层、基础模板、独立基础钢筋、独立基础混凝土、基础梁钢筋、基础梁模板、基础梁混凝土、回填土。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主要流程为:基坑围护及措施→基坑开挖→基础垫层→独立基础及独立基础柱钢筋、模板、混凝土)→基础梁(钢筋、模板、混凝土)→土方回填。

(三)、钢筋混泥土工程1.柱、墙模板(1). 工艺流程:安装前检查→模板安装→检查对角线长度差→安装柱模板抱箍→全面检查校正→整体固定→柱、墙模修补。

(2). 模板安装前应在模板下口处铺一层水泥砂浆(10~20 厚),以免混凝土浇捣时造成柱、墙底漏浆。

(3). 矩形柱的模板由四面侧板、柱箍、支撑组成。

柱顶与梁交接处,要留出缺口,缺口尺寸即为梁的高及宽(梁高以扣除平板厚度计算),并在缺口两侧及口底钉上衬口档,衬口档离缺口边的距离即为梁侧板及底板的厚度。

为了防止在混凝土浇筑时模板产生变形,模外应设置柱箍,当柱边长≤600,采用钢管用扣件固定的抱箍。

当柱边长>600时,可采用方木与Ф14 钢螺栓拉杆组成的抱箍。

抱箍间距应根据柱模断面大小经计算确定,一般在柱下部1/3 范围内不得大于300mm,往上可逐渐增大抱箍间距,但也不得大于400mm。

安装柱模板时,应先在基础面(或楼面)上弹柱轴线及边线,同一柱列应先弹两端柱轴线及边线,然后拉通线弹出中间部分柱的轴线及边线。

按照边线先把底部方盘固定好,然后再对准边线安装柱模板,为了保证柱模的稳定,柱模之间要用水平撑、剪刀撑等互相拉结固定。

2.梁模板(1). 工艺流程:复核梁底标高及轴线位置→支梁底模(按规范规定起拱)→绑扎钢筋→梁侧模→复核梁模尺寸及位置→与相临梁模连接固定。

(2). 在梁底板下每隔一定间距用顶撑支设。

在主梁与次梁交接处,在主梁侧板上留缺口,并钉上衬口档,次梁的侧板和底板钉在衬口档上。

支承底模的顶撑用Ф48 钢管。

顶撑的间距要根据梁的断面大小而定,一般为800~1000mm。

次梁模板的安装,要待主梁模板安装并校正后才能进行。

梁模板安装后,要拉中线进行检查,复核各梁模中心位置是否对正。

待平板模板安装后,检查并调整标高,将木楔钉牢在垫块上。

各顶撑之间要设水平撑或剪刀撑,以保持顶撑的稳固。

当梁的跨度在4m 或4m 以上时,在梁模的跨中要起拱,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2‰。

当悬臂梁时,按悬臂长度的4‰起拱。

楼梯段模板时由底模、搁栅、牵杠、牵杠撑、外帮板、踏步侧板、反三角木等组成。

楼梯模板有的部分可按楼梯详图配置,有的部分则需放出楼梯的大样图,以便量出模板的准确尺寸。

3.模板拆除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达到以下要求:(1).不承重的模板(如柱、墙、梁侧模),其混凝土强度应在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2).承重的模板(如梁、板底模),当梁的结构跨度>8m 时,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时方可拆模;梁的结构跨度≤8m 时,混凝土强度达到75%方可拆模。

当板跨度≤2m 时,板的底模待混凝土强度达到50%设计强度时方可拆模;当板跨度>2m 且≤8m 时,板的底模待混凝土强度达75%设计强度时方可拆模。

当板跨度>8m 时,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时方可拆模。

混凝土强度根据相同条件下的试块试验来确定。

(3).悬挑构件施工完成后,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模板。

(4).应特别注意,拆模应考虑上部施工的荷载。

当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但强度尚不够承受上部施工荷载时应保留部分支撑。

4.钢筋的加工和连接:钢筋安装:对于加工好的钢筋在绑扎前认真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相符。

进行钢筋绑扎时先绑扎主要钢筋,然后绑扎次要钢筋及箍筋。

绑扎前在模板或垫层上标出位置准确,在柱梁及墙主筋上画出箍筋及分布筋位置线,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在浇捣混凝土前,将柱墙主筋在楼面处同箍筋及水平筋用电焊点牢,以防浇捣混凝土过程中柱墙筋发生移位。

(1).连接方式框架柱纵向钢筋采用及框架梁纵向钢筋采用机械连接。

(2).锚固长度纵向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纵向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0.7倍,纵向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0.7倍,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200mm.(3).钢筋接头位置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尽量少设接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