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7(一乙醇胺 )

007(一乙醇胺 )

HL-JS-11-2013
A/0
一乙醇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名称:一乙醇胺(MEA)
英文名: Monoethanolamine;Ethanolamine;colamine;ethylolamine
企业名称:浙江海亮环境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兴旺路1号(金浦桥旁)
邮编:311814
电子地址邮件:
传真号码:
电话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效日期:2013.11.21
国家应急电话: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外观:本品为澄清、无色或淡黄色,微有氨臭,中等黏性的液体。

分子式:C2H7NO
沸点:170.8℃
密度:在25℃1.01179/cm3,在40℃0.99989/cm3,在60℃0.98449/cm3 解离指数:在25℃,pKa=9.4
熔点:10.3℃
表面张力:49 mN/m
HL-JS-11-2013
A/0
、乙醇苯1:72、氯仿、、甘油、、水、等物质混溶。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单乙醇胺:是有刺激性和腐蚀性;虽然有报道本品具有致敏反应,但当将它用于中性注射剂和局部用制剂时,通常没有不良反应。

一般而论,单乙醇胺盐的毒性要小于单乙醇胺。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过敏,刺激,请用清水及时冲洗至少15分钟后,即刻就医。

眼睛接触:警示,对眼睛有严重伤害,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用清水及时冲洗至少15分钟后,即刻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服,在上风向灭火。

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灭火注意事项: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者发出滋滋声,要立马撤离。

用灭火剂将溢出液体稀释至不能燃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
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生产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
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也可以将漏水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消除方法: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第七部分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当处理单乙醇胺浓溶液时,应该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例如适当的口罩、耐化学腐蚀的手套、安全眼镜以及其他的防护服装。

转移或制备单乙醇胺只能在化学通风橱内进行。

单乙醇胺蒸气可沿着表面飘流至远处的燃烧源并飘回原处。

遇热的密闭容器可能会爆炸。

接触到强氧化剂可能起火。

在英国,对于单乙醇胺,短期(15分钟)职业暴露极限浓度为
15mg/m3(6ppm),而长期的暴露极限浓度(8小时TWA)为7.6mg/m3(3ppm)。

储存注意事项:单乙醇胺非常易于吸潮,并且遇光不稳定。

水溶液可经热压灭菌。

当大量贮藏单乙醇胺时,如果长期贮藏最好使用不锈钢容器。

而铜、铜合金、锌、镀锌铁容器均可被胺类
逐渐腐蚀,因此不应使用这些材料来制造贮藏容器,单乙醇胺容易吸收空气中水分和
HL-JS-11-2013
A/0
CO2;也可以与CO2发生反应。

将惰性气体隔离单乙醇胺可阻止这些反应的发生。

较少量的单乙醇胺应该置于避光的气密容器内,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第十三部分操作注意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时间:2013/11/24
填表部门:技术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