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伦理道德试题

浙江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伦理道德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1、教师职业的特点就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这说明教师应该( )。

BA.言行一致,身体力行;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C.严于律己,勇于自责;D.以上都是2、“它可以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以上描述体现出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的()。

CA.肯定性服务;B.否定性服务;C.前导性服务;D.超越性服务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精神的内涵表现在()。

DA.从价值角度说,要有人文社会价值取向;B.从功能角度讲,要以广义的科技文化作为动力;C.从社会角度讲,要落实到塑造文明主体上;D.以上都是4、以下不属于高校社会服务中的教学服务的是()。

CA.委托培养;B.推广教育;C.技术咨询;D.举办技术创新人才培训5、对科研成果进行鉴定是应该杜绝以什么作为参照标准()。

CA.科学事实和客观标准;B.学术创新的程度;C.各项人际关系;D.学术研究的难易程度6、下列不属于学术规范的是()。

DA.引文出处的规定;B.对引用成果的说明;C.学术制度、学风;D.学术创新7、下列不属于我国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的有()。

BA.增强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B.促进国际科学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为世界公民精神作出贡献;C.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D.以德修身,率先垂范8、一切学术活动尤其是学术研究的灵魂是()。

BA.求真;B.创新;C.美德;D.严谨9、被称为“新科技时代的伦理”或一种超越了传统伦理学的“新伦理”的是()。

BA.制度伦理学;B.责任伦理学;C.美德伦理学;D.个体伦理学10、“科学知识要经受检测与批判,绝不轻信盲从。

”以上描述属于下列哪一种科学规范()。

DA.普遍主义;B.公有主义;C.无偏见性;D.有条理的怀疑精神11、工具理性的膨胀,导致了人文价值的失落。

这体现的是()。

CA.技术工具化;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C.技术社会自由丧失;D.技术异化的显现12、人的需要和目的被消融到追求经济增长的技术目标中,人反而成了实现目标的工具。

这体现的是()。

BA.技术工具化;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C.技术社会的自由丧失;D.技术异化的显现13、“人类创造了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能力,技术成了一种无政府状态,成了一种破坏力量。

”以上观点属于()。

DA.技术决定论者;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C.技术乐观主义;D.技术悲观主义14、肯定技术具有相对的价值独立性,把技术看作是一种自主的、独立的力量的是()。

AA.技术决定论者;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C.技术乐观主义;D.技术悲观主义15、法国的J·埃吕尔说:“技术的特点就在于它拒绝温情的道德判断,技术决不接受在道德和非道德运用之间的区分相反,他旨在创造一种完全独立的技术道德。

”埃吕尔的这段话表明他属于()。

AA.技术决定论者;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C.技术乐观主义;D.技术悲观主义16、雅斯贝尔斯认为:“技术仅是一种手段,它本身并无善恶,一切取决于人从中造出什么,它为什么目的而服务于人,人将置于什么条件下。

”雅斯贝尔斯的这段话表明他属于()。

B A.技术决定论者; 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C.技术乐观主义;D.技术悲观主义17、教师在从事教育职业活动时对社会和他人应承担的责任是指()。

BA.教师道德责任;B.教师道德义务;C.教师道德范畴;D.教师道德公正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A.教师如果无视自己的教育义务,只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那必然严重造成教育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B.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与教师道德义务观是密不可分的;C.高校教师面对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主要需要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解决;D.经过教师教育活动的反复实践和认识,道德义务会内化为教师的“内心需要”19、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包括()。

DA.教书育人;B.以科研推动社会科学技术进步;C.以智力和技能优势为社会服务;D.以上都是20、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高校教师应该有怎样的伦理向度()。

DA.增强理性能力;B.改变情感倾向;C.端正价值导向;D.以上都是21、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孔孟的主张属于()。

BA.重利轻义观;B.重义轻利观;C.义利并重观;D.以上都不是2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影响比较深广的是()。

BA.重利轻义观;B.重义轻利观;C.义利并重观;D.以上都不是23、墨翟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他的主张属于()。

CA.重利轻义观;B.重义轻利观;C.义利并重观;D.以上都不是24、关于物质利益说法不正确的是()。

DA.物质利益不能等同于个人利益;B.物质利益不能等同于“向钱看”;C.物质利益主要指的是经济利益;D.作为高校教师是不应当提倡追求物质利益的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A.科技创新要从往日的“单打独斗”变为“团结协作”;B.高校开展区域化服务有其人才智力的优势;C.高校为社会服务,一般是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而不包括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D.在服务过程中,应该要讲究成本核算,讲投入要素的收益回报率,讲合作“双赢”或“多赢”26、教师在教学中的师德规范主要体现在( )。

DA.热爱学生,诲人不倦;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C.精通业务,学而不厌;D.以上都是27、教学过程中伦理矛盾的体现为( )。

DA.师生之间的矛盾;B.教师个人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不能适应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引起的矛盾;C.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不能满足教学工作要求引起的矛盾;D.以上都是28、一边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反而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

这种情况反映了师生伦理关系中哪一方面受到了影响( )。

B A.传统思想和师生个性的特点; B.师生之间相互的认知度;C.教师的领导方式和态度;D.师生交往的时空、性别等因素29、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使得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视了,从而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疏远。

以上这种情况反映出是师生伦理关系中哪一方面受到了影响( )。

CA.传统思想和师生个性的特点;B.师生之间相互的认知度;C.教师的领导方式和态度;D.师生交往的时空、性别等因素30、师生关系最大的功能是( )。

CA.调节功能;B.凝固功能;C.教育功能;D.约束功能31、师生关系的基础是( )。

AA.教学工作关系;B.心理情感关系;C.个人交往关系;D.道德责任关系3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会有缺点、失误和不足之处。

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言传和身教的关系时要( )。

CA.言行一致,身体力行;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C.严于律己,勇于自责;D.以上都是33、正确处理言教和身教的关系要认真把握的是( )。

DA.言行一致,身体力行;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C.严于律己,勇于自责;D.以上都是34、“‘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这句话表明教师应该( )。

D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35、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知者”,这表明教师在处理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的关系上应该注意的是( )。

B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36、关于教书和育人的辩证统一关系,应当处理好的关系是( )。

DA.寓思想教育于传授知识中;B.寓思想教育于各个教学环节中;C.寓思想教育于师生的交往中;D.以上都是37、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 )。

CA.生生关系;B.师师关系;C.师生关系;D.教师与社会的关系38、人们常把教师喻作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把教师的职业赞为“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这实质上是( )。

DA.对教师道德行为的高度肯定;B.对教师个人的高度肯定;C.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肯定;D.对教师道德品质的高度赞美39、师德原则的基本功能的实现途径是( )。

BA.教育事业整体利益;B.教师个人的职业行为;C.教师的道德情感;D.教师的道德责任心40、教师道德原则的核心是( )。

CA.正确处理教师道德义务和道德情感之间的关系;B.正确处理教师道德行为和道德良心之间的关系;C.正确处理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和教师个人利益的关系;D.正确处理教育事业的长期利益和教师短期利益之间的关系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1、教师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最基本的矛盾有()。

BCA.教师个人利益与教育事业整体利益间的矛盾;B.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与教师个人的道德选择能力、道德践行能力间的矛盾;C.共产主义品质与非共产主义品质间的矛盾;D.教师创新精神与教育传统间的矛盾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BDA.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B.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C.马克思主义理论;D.社会主义荣辱观3、我国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环节包括()。

ABCDA.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B.中国近现代史教育;C.形势政策教育;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E.专业技能教育4、对为人师表的认识正确的是()。

ABCDA.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项最起码的要求;B.是社会发展对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C.是从师立业的根本前提;D.为人师表是师德教育的准则5、师德教育的一般方法包括()。

ABCDEA.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B.日常教育和系统教育相结合;C.软性手段和综合手段相结合;D.榜样引导和舆论监督相结合;E.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6、我国师德教育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CA.公民道德是师德教育的底线,为人师表是师德教育的准则;B.理想信念是师德教育的支柱,以人为本是师德教育的任务;C.改革创新是师德教育的理念,严谨治学是师德教育的任务;D.规章制度是师德教育的保障,传统美德是师德教育的核心7、对师德养成过程中各要素关系论述正确的是()。

ABCDEA.道德认识是基础;B.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两个重要的内在条件;C.道德信念是核心;D.道德行为是认知的结果;E.师德养成过程中,需要使各要素达到有机统一8、教师道德养成具有的现实意义包括()。

ABCDA.师德养成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B.师德养成是受教育者成长的需要;C.师德养成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D.师德养成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9、有关师德教育和师德修养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