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拟上市企业股改涉税问题深度解析

第二节:拟上市企业股改涉税问题深度解析

主讲人:徐老师课程目录一、企业股改基本概念解析二、企业股改所得税政策及案例解析三、企业股改其他税种政策解析四、限售股税收政策解析一、企业股改基本概念解析“股改”基本概念简介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表现形式差异○《公司法》第三条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VS 股份有限公司二、企业股改所得税政策 及案例解析15%15%70%甲个人乙个人丙公司某市XX科技有限公司(简称“A 公司”),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其中自然人甲、乙各持股15%,丙企业持股70%。

图一:股东结构图股改分析2020年2月18日,该公司召开股东会,形成股东会决议,以发起设立方式,将A有限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B 股份公司”)。

A有限公司截止2019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为12000万元(其中原实收资本3000万、盈余积累9000万),按1:2.67折股比例折股为B股份公司股本8000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

股改后,股份结构比例不变。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2018修正)第九条发行人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但经国务院批准的除外。

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续经营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

股改分析(一)股本8000万实收资本3000万股本8000万原实收资本3000万,是否征税?原盈余积累5000万转增股本,是否征税?自然人股东法人股东溢价形成资本公积非溢价形成资本公积溢价形成资本公积非溢价形成资本公积个人所得税: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及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国税发[1997]198号)股份制企业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转增股本数额,不作为个人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探讨:12股份制企业、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有啥区别?《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原城市信用社在转制为城市合作银行过程中个人股增值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批复》(国税函[1998]289号)国税发[1997]198号中所表述的“资本公积金”是指股份制企业股票溢价发行收入所形成的资本公积金。

将此转增股本由个人取得的数额,不作为应税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而与此不相符合的其他资本公积金分配个人所得部分,应当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10]54号)加强企业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管理,对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除股票溢价发行外的其他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的,要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1.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向个人股东转增股本时,个人股东一次缴纳个人所得税确有困难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分期缴税计划,在不超过5个公历年度内(含)分期缴纳,并将有关资料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3.股东转让股权并取得现金收入的,该现金收入应优先用于缴纳尚未缴清的税款。

2.个人股东获得转增的股本,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适用2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5.本通知所称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注册在中国境内实行查账征收的、经认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且年销售额和资产总额均不超过2亿元、从业人数不超过500人的企业。

B 知识链接:解读财税〔2015〕116号C关于企业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政策企业所得税: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及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 )四、关于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收入确认问题。

企业权益性投资取得股息、红利等收入,应以被投资企业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作出利润分配或转股决定的日期,确定收入的实现。

被投资企业将股权(票)溢价所形成的资本公积转为股本的,不作为投资方企业的股息、红利收入,投资方企业也不得增加该项长期投资的计税基础。

企业所得税:权益性投资收益税收优惠政策解析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 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居民企业权益性投资收益直接投资连续持有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国发【2013】49号) “挂牌公司依法纳入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股改分析(二)盈余积累4000万资本公积4000万视同利润分配处理未视同利润分配处理盈余积累4000万是否要缴税?自然人股东法人股东自然人股东法人股东思考: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能否直接转增资本公积?上市公司的案例资本公积来源“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是权益性交易(与投资者投入有关资本交易所产01生的权益)形成的。

主要有:①有限公司股东投入资本形成的资本溢价;②股份公司股东投入股本形成的股本溢价;③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涉及的资本公积;④专项拨款转入形成的资本公积;⑤接受股东或股东子公司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则是其他综合收益(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02关所产生的权益)形成的。

主要包括:①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②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③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④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⑤金融资产的重分类;⑥可转债的分拆;⑦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第一种观点:3000万元5000万元4000万元3.留存收益结转资本公积部分,不应视同分配,自然人股东不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在本案例中,另外4000万元留存收益转资本公积,则自然人股东甲、乙暂不申报缴纳个税。

2.留存收益转增股本部分,视同利润分配,自然人股东按照持股比例,计算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在本案例中5000万元留存收益转增股本,则自然人股东甲、乙各需缴纳个税=5000*15%*20%=150万元,两股东合计缴纳个税300万元;因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故法人股东免征企业所得税。

1.原注册资本部分转为股本,股东不涉及税务处理股改完成后,各股东持有股份的投资成本1自然人股东自然人股东甲、乙持有股份8000*30%=2400万股;税务部门认可的投资成本合计=3000*30%+5000*30%=2400万元。

法人股东2法人股东丙公司持有股份8000*70%=5600万股;税务部门认可的投资成本合计=3000*70%+5000*70%=5600万元。

思考题:为什么该笔交易成本是5600万元?股改后,假设股东以2.5元/股转让其持有股份,此时应纳个税或企税多少?法人股东丙公司应纳企税=(5600*2.5-5600)*25%=2100万元¥自然人股东自然人股东甲、乙合计应纳个税=(2400*2.5-2400)*20%=720万元法人股东第二种观点3000万元5000万元4000万元3.留存收益结转资本公积部分,视同利润分配,自然人股东按照持股比例,计算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在本案例中4000万元留存收益转增股本,则自然人股东甲、乙各需缴纳个税=4000*15%*20%=120万元,两股东合计缴纳个税240万元;而法人股东作免税处理。

2.留存收益转增股本部分,视同利润分配,自然人股东按照持股比例,计算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本案例中5000万元留存收益转增股本,则自然人股东甲、乙各需缴纳个税=5000*15%*20%=150万元,两股东合计缴纳个税300万元;而法人股东作免税处理。

1.原注册资本部分转为股本,股东不涉及税务处理股改完成后,各股东持有股份的投资成本1自然人股东自然人股东甲、乙持有股份8000*30%=2400万股;税务部门认可的投资成本合计=3000*30%+(5000+4000)*30%=3600万元。

法人股东2法人股东丙公司持有股份8000*70%=5600万股;税务部门认可的投资成本合计=3000*70%+(5000+4000)*70%=8400万元。

股改后,假设股东以2.5元/股转让其持有股份,此时应纳个税或企税多少?法人股东丙公司应纳企税=(5600*2.5-8400)*25%=1400万元¥自然人股东自然人股东甲、乙合计应纳个税=(2400*2.5-3600)*20%=480万元法人股东观点比较01自然人股东甲、乙合计应纳个税=300+720=1020万元。

02 法人股东应纳企税=0+2100=2100万元。

0102法人股东应纳企税=0+1400=1400万元。

自然人股东甲、乙合计应纳个税300+240+480=1020万元。

观点一观点二表格分析投资主体第一种观点前后两次缴纳的所得税第二种观点前后两次缴纳的所得税差异数差异原因股改时缴纳的所得税再次转让缴纳的所得税(以2.5元/股为例)合计数股改时缴纳的所得税再次转让缴纳的所得税(以2.5元/股为例)合计数自然人股东300720102054048010200无差异法人股东021002100014001400700由于第一种观点下,4000万元留存收益转作资本公积部分,没有视同利润分配,也就不被认可为投资成本。

知识链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三、关于股权转让所得确认和计算问题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

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

思考题:哪种观点比较合适?(一)节税股改+再次转让(1)自然人股东:税负一致;(2)法人股东:第一种做法比第二种多缴税(二)合法合规三、企业股改其他税种 政策解析企业股改土地增值税政策《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实施企业改制重组有关土地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7号)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非公司制企业整体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对改制前的企业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以下称房地产)转移、变更到改制后的企业,暂不征土地增值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