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被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ppt课件

植被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ppt课件


命题角度一 植被生长发育及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归纳反思
植被分布独特性、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2018·北京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
作不断深化。多米尼加动植物种类丰富,东北部海域为大西洋座头鲸 的洄游区,中部山区的植物达数千种,西南部湖泊是世界著名鳄鱼保 护区。
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宜草则草);( 2分)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 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
的启示。(4分)
工干预( 2分)
命题角度三 人类对植被的各种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无论初心为何,对自然的合理干预和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要服从自然规律,而不能以人类的主观意志随意行事。 因此,在任何具体的行为过程中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 的和谐却需要进行一个科学的认知和研判。
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
量恢落大复于。脚4在0点年0毫降(米水核的量心地小区于价,4值0林0毫草)植米:被的树得地区到立较(因好地 地【制标宜准答的案环】境修复观
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 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
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
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 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
气候

地形

植态

审题分析
环 境
水文 土壤
良 结 果
植被
命题角度二 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途 径
归纳反思
数量:植被增加或植被减少 类型:人工林与原生林
方向
有利或不利
(2013·全国Ⅱ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
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 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 后的变化。
【2016·海南卷】 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
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 此完成问题。
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
沙漠的南缘适合( )
A.植树
B.种草
√ C.栽灌木 D.自然演化
遵循生态演变规律——警惕生态灾难
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
【标准答案】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4分)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4分)
【 2018·海南】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 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图6所示区域
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
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8分)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
果。(8分)
【标准答案】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2分)树木(“小老头 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 , (2分) 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1分)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 分, (1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 (1分)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1分)
西北某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植被分布及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全国卷Ⅰ 环境保护 2017 全国卷Ⅰ 综合题
分析东北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山地苔原带为背景,考查植物分布的多样性。
2.植被全国对卷地Ⅱ 理环境环保护境的分影析次响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更好的原因。
3.人类全国对卷植Ⅲ 被环境的保护各种分活析人动工对种植地的橡理胶林环比雨境林产湿度生低的的原因影响
说明多米尼加植物多样性丰富 的原因。(6分)
【标准答案】 纬度低,热量条件好;(2分) 山区面积大,地形类型多样;(2分) 海拔高,气候差异性显著,植被类型 多样; (2分)
【 2018·海南】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 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图6所示区域 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 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 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 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 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 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 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 择题 2018
考查汾河流域植被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
全国卷Ⅱ 环境保护
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
1.【理解】植被生长发育及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2.【分析】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3.【评价】人类生态修复活动的合理性,提升人地协调观。 4.【构建】植被与环境相互影响命题结构图。
【 2018·海南】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
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图6所示区域
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
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
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
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 【标准答案】
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 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
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 ,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
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 水分不足。(3分)
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
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3分)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2分
(8分)

答案质疑
1.此问主要考查植被的哪个方向? 2.此问答案在材料中有何信息暗示? 3.降水量少,地下水位低,可否写成气候干旱,土壤 水分缺乏? 4.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可否写成土壤贫瘠?
黄土高原的前世今生
植被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
汉代的黄土高原,草肥水美、山 青水秀。
今天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水土流失严重。
高三地理二轮地理复习
微专题
植被与环境
考情分析
考卷
题型
考查内容
全国卷Ⅱ
综合题
2016
全国卷Ⅲ 选择题
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特征及原因 植被破坏与恢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查方向】 全国卷Ⅰ 选择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