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的构造
3)褥垫排水 用块石、砾石平铺在靠下游侧的坝基上,并在其周围 布置反滤层而构成的水平排水体,伸入坝体长度1/2~1/3 坝底宽。 特 点:下游无水时,能有效降低浸润线,有助于坝基排 水,但对不均匀沉降的适应性较差,当下游水位高于排水 设备时,降低浸润线的效果明显降低,我国应用较少。 适用场合: 下游无水或水位较低的情况.
二、土料填筑标准的确定
土料的填筑标准:较高密实度、均匀性、强度 和较小的压缩性,在满足渗流条件和坝坡稳定 要求下,取得经济合理的坝体剖面。 确定填筑标准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①坝高、坝型、坝的级别和坝的不同部位; ②坝体填料特性:土石料的压实特性、参数 ③坝基土的强度和压缩性; ④当地气候、设计地震烈度和其他影响; ⑤采用的压实机具、施工难易程度; ⑥不同填筑标准对造价的影响。
的要求。 在分区坝的防渗体与坝壳之间,根据需要与土料情况可以 只设置反滤层,也可同时设置反滤层和过渡层。
.5 1:1
2 1 2
1:1 .75
1:2
3
3 1:0.3
3
1:2 .25
泥山土心墙堆石坝(美国) 1——心墙;2——反滤层;3——堆石
⑴反滤层的类型 Ⅰ型反滤,反滤层位于被保护土的下部, 渗流方向主要由上向下,如:斜墙后的反滤层。 Ⅰ型反滤要承受被保护土层的自重和渗流压力 的双重作用,其防止渗流变形的条件更为不利。
▽墙顶=▽设计+(0.6~0.8)m 常用2~3m。
墙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当地冻土或干燥深度;且≮1m。
2.沥青砼防渗墙
沥青砼具有较好的塑性和柔性,k=10–7 ~10–10 cm/s,防渗和适应变形的能力均较好,裂
缝时,有一定的自愈功能,且施工受气候的影响也
小,适用作土石坝的防渗材料。 【奥地利】欧申力克沥青砼斜墙堆石坝,H=106m; 【石砭峪】沥青砼斜墙定向爆破堆石坝,H=85m。
4)混合式排水 将上述几种排水混合使用。
2.反滤层及过渡层
反滤的作用:滤土排水,防止在渗流逸出处遭受管涌、流土
等渗流变形的破坏以及不同土层界面处的接触冲刷。
位置:①土质防渗体与坝壳或坝基透水层之间,
②坝壳与坝基的透水部位均应尽量满足反滤原则。
过渡层:主要对其两侧土料的变形起协调作用。
反滤层可起过渡层的作用,而过渡层却不一定能满足反滤
Ⅱ型反滤,反滤层位于被保护土的上部,渗流 方向主要由下向上,如:位于地基渗流逸出处的反滤 层。 渗流方向水平而反滤层成垂直向的,属过渡型, 如:心墙、减压井、竖式排水等的反滤层。
⑵反滤层设计要求
1)被保护土层不发生管涌等有害的渗流变形,在防渗体出 现裂缝的情况下,土颗粒不会被带出反滤层,而且能促使裂缝自 行愈合。这就要求反滤料必须具有足够小的孔隙,以防土粒被冲 入孔隙或通过孔隙而被冲走。 2)透水性大于被保护土层,能通畅地排出渗透水流,同时 不致被细粒土淤塞而失效。要求反滤料必须具有足够大的孔隙。 3) 反滤层组成:由1~3层级配均匀,耐风化的砂、砾、卵 石或碎石构成。
(3)卵石或碎石护坡 适用于由砂或砾石填筑的下游坝坡,卵石或碎石的粒径应为 5~10cm,厚度40cm。 (4)钢筋混凝土框格填石护坡 适用坝坡较陡、仅仅采用卵石或碎石护坡不稳定且不适宜采用 草皮护坡的情况。框格尺寸一般为4~5m×4~5m,框条宽0.2m, 厚0.3m,在框格中填卵石或碎石。 对干砌石、浆砌石、卵石或碎石、沥青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 护坡,护坡的下部都应设置碎石或砂、砂砾石垫层。 垫层厚度约为15~30cm。冰冻地区,垫层厚度还应满足坝坡 不冻要求。
1
0.
0. 3
5
1 2 3 0.5
0.
0. 2
1.5 2 3
2
0. 5
1.0 (b)
(a)
干砌石护坡(单位:m) 1-干砌石;2-垫层;3-坝体
(2)浆砌石护坡: 浆砌石是在块石之间充填砂浆或细石混凝土。 适用于波浪高、压力大、容易被冲坏的情况。 浆砌石护坡稳定性较好,其厚度可比干砌石护 坡酌情减小。 (3)混凝土护坡: 混凝土护坡有现浇和预制两种形式,如图所示。采用方 形5m×5m~20m×20m厚度为15~20cm的现浇板块、六角形预 制块; 其他如沥青混凝土护坡和水泥土护坡,可参考有关文献论 述。 如碧口、刘家峡黄山副坝、陆浑等工程,使用效果都较好, 在石料缺乏的地区可考虑采用。
1.粘性土的填筑标准 我国《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 2001)对粘性土的填筑标准作出如下规定 粘性土的填筑标准以压实度和最优含水率作为 控制指标:设计干容重应以击实最大干容重乘 以压实度确定: γd = Pγmax 对于I、II级坝和高坝的压实度P应取98%~ 100%,III—V级坝和中、低坝应取0.95~0.98, V级坝和低坝取小值,设计地震烈度为8~9度 时取最大值。 对混凝土防渗墙顶部的高塑性土、湿陷性黄土, 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压实度.
土石坝下游卵石或碎石护坡
土石坝下游草皮护坡
土石坝下游草皮护坡
土石坝下游干砌石护坡
三、坝体排水和反滤层 2、排水设备 主要作用:控制和引导渗流,降低浸润线,加速孔
隙水压力消散,以增加稳定性,保护下游坝坡免遭 冻胀破坏。 反滤的作用:保护渗流出口,防止坝体坝基发生管涌、 流土等渗透变形。
型式: 贴坡排水 棱体排水 褥垫排水 综合排水
1)贴坡排水:又称表层排水。设置在下游坝坡底 部,由1~2 层堆石或砌石构成,在石块与坝坡之间应设反滤层; 特 点:形式简单,省料且易于检修,可防止渗透破坏。因 未伸入坝体,但不能降低浸润线,且防冻性较差。 适用场合: 中小型且下游无水 的均质坝及防渗体浸润线较低的 中等高度的土坝。
2)棱体排水: 又称为滤水坝址,在下游坝脚处用块石堆成棱体,需设反 滤层。 特 点:可降低浸润线,防止坝坡冻胀和渗透变形,保护下 游坝脚不受尾水淘刷且有支持坝体增加其稳定的作用,还可 与坝基排水相连接,是一种可靠的排水型式,但石料用量大, 费用高,检修困难。 适用场合: 较高的土坝及石料较多的地区。
▽墙顶=▽设计+(0.3~0.6)m 且 ▽墙顶≮▽校核
墙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当地冻土或干燥深度;且≮1m。 (2)粘土斜墙 底厚: 顶厚: 斜墙坡比: 墙顶高程: 内坡不陡于1:2; 外坡不陡于1:2.5; ▽墙顶=▽正常+(0.6~0.8)m 且 ▽墙顶≮▽校核 (垂直于斜墙下游坡) 【J】=5
蹄脂保护层。按施工要求,斜墙的上游坝坡不应陡于 1:
1.6~1:1.7。
图5–31 沥青砼斜墙和心墙坝(高程:m,尺寸:cm) (a)斜墙坝;(b)心墙坝
(2)沥青混凝土心墙
沥青混凝土心墙可做成竖直的或倾斜的。
顶厚: 底厚: 中低坝 高坝 δc=30~50cm
B H
40 60
(H-坝高) 且≮40cm。 且≮40cm (H为坝高) 。
(1)沥青砼斜墙
早期的斜墙做成双层,在两层沥青砼防渗层之间夹
一层排水层,排除透过防渗层的渗水。但实践表明效果 并不明显。近年来倾向于不设排水层。斜墙铺设在垫层 上,垫层一般为厚1~3m的碎石,上铺3~4cm厚的沥
青碎石层作为斜墙的基垫。斜墙防渗层厚20cm左右,
分层铺压,每一层厚3~6cm。在迎水面涂一层沥青马
对冲积粘土、膨胀土,开挖、冻土和分散性粘土不宜 作为防渗体的填筑土料。 红粘土、湿陷性黄土、砾石土可用于防渗体。 (2)坝壳土石料的要求 坝壳土石料应满足排水性能好、抗剪强度高、易压 实和抗震稳定性良好的要求。 料场开采和坝区开挖的砂、砾石、卵石、石料和风 化料及砾石均可作为坝壳的填筑材料。 均匀中细砂只能用于中、低坝坝壳浸润线以上的干 燥区,高坝和地震区不宜采用这种土料。 下游坝壳应采用透水性能良好的土石料填筑。 对软化系数低,不能压碎成砾石土的风化石料和软岩 宜在坝壳的干燥区填筑。
2.坝体不同部位对土石料的要求
土石坝材料的选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风化料、软岩、砾石土均用 于筑坝。 (1)防渗体对土料的要求: 防渗土料用粘性土, 1) 渗透系数要求:均质坝应不大于1×10-4cm/s,心墙和斜墙应 不大于1×10-5cm/s; 2)水溶盐含量:均质坝、心墙坝应不大于3%; 3) 有机质含量(按质量计):均质坝应不大于5%,心墙和斜墙应 不大于2%; 4) 具有较好的塑性和稳定性; 5) 浸水与失水时体积变化较小。
土石坝浆砌石护坡
5
5 ~2 0 1
1 5 4
3
3 2 4
图 混凝土板护坡矩形板;(b)六角形板 1-矩形混凝土板;2-六角形混凝土板;3-碎石或砾石;4-木板柱;5-结合缝
5 ~2 0 1
5 ~2 0 1
土石坝混凝土板护坡矩形板
土石坝混凝土板护坡六角形板
下游坝坡 下游坝坡工作条件相对上游坝坡好些,一般宜简化设置。下游 护坡型式一般有草皮护坡、单层干砌石护坡、卵石或碎石护坡和 混凝土框格填石护坡等。 (1)草皮护坡 是均质坝常见的护坡形式,国内应用较普遍,如果坝面排水 布置合理,护坡效果良好,而且可以美化环境。草皮护坡的草苗 宜采用爬地草或矮草,以减少日常维护工作。若坝坡为无粘性土 时,则可在草皮下铺一层20~30 cm厚的腐植土,以利于草的生 长。 (2)干砌石护坡 国内使用较多,一般采用单层干砌形式、厚度0.2~0.3m, 通常在石料丰富且砌石费用便宜的地区可以考虑采用。
2.砂和砾石的填筑标准
对砂、砂砾石等,通过击实可提高其抗剪强度和减小压缩性、 防止液化。 试验表明:砂砾的压实与级配和压实功有关;填筑标准应以 相对密度为设计控制指标。
emax e Dr emax emin
对于砂料,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反滤料宜为0.7,砂砾石 不应低于0.75。 对于砂砾石,根据室内结果整理出级配~干容重~相对密度 关系,以便现场挖坑取样检查。 对于堆石料,宜用孔隙率为设计控制指标,孔隙率宜取 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