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个人层面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个人层面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个人层面解读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创作了儒家经典,并周游列国宣扬儒家人格思想“仁、义、礼、智、信”,逐渐成为历代推崇的核心价值观,比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观早了上千年。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最新的概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共24个字,质朴亲切又掷地有声,简明扼要又内涵丰富,语言平实又高屋建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是相契合的,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相承接的,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今天我大家共同学习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是个人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爱国、敬业、诚信、奉献这四种价值观。

第一提出背景第二主要内容第三如何践行第二部分:一、爱国爱国就是要对祖国忠诚和热爱。

俗话说有国有千万家,国才有家,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全国各民族、各阶层团结一致的强大动力,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荣的有力支撑。

自古以来,爱国者被后人敬仰,卖国贼遭人唾弃。

PPT31爱国就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形象和利益;爱国就是要热爱广大的人民群众,孝老爱亲,怀着感恩之心,为人民服务,努力回报社会、回报人民,让人民生活更富裕、更美好;爱国就是要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自觉学习,大力继承发扬;爱国就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甘于奉献,甘于牺牲,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情系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进入近代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通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侵略手段,肆意践踏中国的主权,横行霸道,巧取豪夺,操纵着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把中国拖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封建统治者则昏庸腐朽,丧权辱国,勾结帝国主义残酷压榨中国人民。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人民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争取民族的振兴,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和推动下,与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反动势力进行了前赴后继、可歌可泣的斗争,经过百余年艰苦卓绝、英勇不屈的顽强拼搏,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并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周总理:“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名言流传至今,少年周恩来在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体会到中华不振,从而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情,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及爱国情怀。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在回答美国来访者的提问时说:我是中国人,其次我也是共产党人。

中国共产党要为中国人民服务,要为中国的振兴、发展、崛起贡献力量。

这就是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统一。

‘我是中国人,其次我也是共产党人’这种信念,充分说明了爱国主义在共产党人、社会主义者心目中的分量和地位。

事例:PPT36 :1945年重庆谈判,毛蒋的唯一一张合影。

1945年中国的南方,美国政治家马希尔主张蒋介石不要北上,而蒋介石坚决不肯,宁愿下台也要统一中国。

当时中国的北方斯大林主张中国共产党不要南下,不要过长江,而领袖毛泽东更是坚决不肯。

在东北解放以后,以‘不可沽名学霸王’和‘横扫千军如卷席’这样的英雄气概,打过长江,统一中国。

所以斯大林说只要中国能统一,比任何国家的进步都要快。

流动在毛泽东、蒋介石身上的爱国主义热血,强烈的情怀,这是中国政治家的特点,中国精英分子的特点。

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有的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爱国主义不仅激励国内人民,也是连接海外华人的纽带。

歌曲《我的中国心》《我的中国心》是张明敏演唱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由黄沾作词,王福龄作曲,收录在张明敏1982年发行的同名专辑《我的中国心》以及2005年发行的专辑《明敏龙情》中。

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张明敏演唱了《我的中国心》;同年这首歌曲获得了中国音乐协会歌曲编辑部颁发的第三届神钟奖[1]? 。

这首歌唱出了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深情赞美和无限热爱。

天下炎黄子孙的爱国情怀。

2002年4月,美国新闻周刊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认为华裔对中国比对美国更忠心。

值得警惕的是,由于分裂势力的影响和破坏,现在一些人丧失了爱国主义。

1998年的特大洪水,冲毁了无数的家园,但它冲不垮中华民族坚强的意志力;2003年的“非典”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但它夺不走中华民族勇于向上的精神;5·12汶川大地震,震倒了无数栋房屋,掩埋了无数张笑脸,但它震不碎中华民族这颗顽强的心;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大多数的国家面临经济困难,但是中国却在它的冲击下,保持了强大的发展能力与潜力。

面对困难,我们中国一次又一次用坚强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一次又一次用坚持诠释了中华民族之魂。

这一切,都证明我们中国有着最坚强的精神旗帜,这就是爱国主义精神。

国家认同和民族意识淡化PPT37。

我们坚持爱国主义价值观,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坚持国家统一,这是至高无上的。

要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各种言论和行动。

对台湾问题的态度:1994年台湾发起了‘台湾建州’运动,企图将台湾建成美国的一个洲。

1998年有一本书说美国纽约主张通过沟通,让台湾成为美国的一个新洲。

2002年台湾的民意调查中心调查了1030名13岁到22岁的学生,其中百分之七十九认为他们是台湾人,百分之五十五的人希望台湾成为美国的一个洲,这种情况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

还是一个问题是要拥护共产党,拥护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共产党不能等同于我们国家,但是他是三个代表,是领导我们的核心力量。

所以在爱国这一核心价值观中,拥护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必须具有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

虽然我们党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腐败使得我们党面临巨大的执政考验,但是在中国没有共产党是办来成事的。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苏联最后一任总书记、总统戈尔巴乔夫2006年,对中国记者说:“我给中国朋友的忠告是,千万不要搞民主化。

那样不会有好结果,千万不要让局势混乱。

我深深体会到加强党对国家改革进程的领导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我想通过我们的惨痛失误来提醒中国朋友,如果党失去对社会改革的领导,就会出现混乱,那将是非常危险的。

”二、敬业:《现代汉语词典》对敬业的解释是: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

敬业:敬业是一个职业道德的范畴,是一个人从业态度,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的态度。

基本要求: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持之以恒。

敬业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的负责。

敬业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基石。

敬业就是要履行应尽义务、承担起责任。

敬业需要忠于职守的工作态度,一个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担任何种职务,都应该辛勤劳动,扎实工作,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勇于承担责任,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干好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相应的贡献;敬业需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情感,充分调动自己的工作热情,积极学习,勤于思考,深入钻研,勇于实践,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敬业之内涵与精神:敬业价值观的诸多内涵在人类思想史上已经被深刻地阐释和概括过,很多方面的要求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变成普通的生活常规。

敬业价值观有时很高迈,有时又很普通;有时很理想,有时又非常平实,体现出不同的层次和境界。

1敬业首先是一种对待劳动、工作、职业、事业、使命、义务、职责的敬畏态度和负责精神。

敬业是对待生产劳动和人类生存的一种根本价值态度。

敬业之“业”,涵盖了人们所从事的一切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劳动领域和工作领域,而劳动和工作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对劳动和工作的珍视,本质上就是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根基的珍视。

敬业所以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本质上就是由劳动和工作的重要地位决定的。

从哲学历史观的高度审视,敬业价值观所规范的内容,触及到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也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没有生产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也就没有全部的人类社会生活。

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发展到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始终是生产劳动支撑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这就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事实。

马克思曾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要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要言之,生产劳动的重要性决定了敬业价值观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人生活于社会之中,都从事某种特殊工作。

人的一生总是在某种特定的职业生活或工作中度过的。

如何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投入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前提。

敬业价值观首先要求人们尊重和认同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工作,珍惜自己的工作,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有所敬畏和认真负责,是对待工作的起码态度,也是敬业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中国古代思想家在论及职业精神和工作态度时,首倡一个“敬”字,专注一个“敬”字。

孔子及其弟子历来珍视“敬”的价值。

孔子把“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视为仁德的基本要求;把“事思敬”作为对待一切工作的总要求。

做事的精义就在于“敬事”。

从今天来看,“敬事”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确立尊重劳动、珍视工作的态度,就是要确立劳动神圣、工作神圣、事业神圣、创造神圣的信念,并以此作为工作的基本信条。

2、敬业的深层含义还在于要有全身心投入的专注精神和勤奋、刻苦、执着、精益求精的品质。

尊重、珍惜、敬畏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但要真正把工作做好做精,还必须刻苦勤奋,苦干实干,精益求精。

这是对待一切事业和工作的根本态度,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不仅是党和国家所倡导的整体工作作风,也是每一个个体对待自身工作的正确态度。

中外古今,凡成就一番事业者,凡各行各业的那些成功者,无不具有这种对工作对事业的勤奋、刻苦、执着、专注的精神品质。

这种精神品质集中体现在对工作对事业全心全意、尽心竭力、一丝不苟、甚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执着精神;体现在刻苦耐劳、废寝忘食、乐以忘忧的吃苦精神;体现在终始如一、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

为了一项事业而放弃生活享受,为了一个愿望而终身投入,为了一个承诺而善始善终,一天不做工作就感到若有所失,都是这种精神品质的表现。

韩愈在《进学解》中所说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可以作为敬业价值观的一个经典注解。

3敬业的第三层含义是视职业、工作、劳动、创造、贡献为公民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视劳动和工作为实现个人理想和个人价值的基本途径。

这是敬业价值的最高境界。

审视人们的工作动机和动力可以看到,人们从事一种工作的动机和动力是各不相同的。

有的人的工作动机仅仅是为了谋生,为了个人和家庭生活幸福;有的人的工作动机可能是基于某种兴趣爱好,基于一种理想的人生规划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些人则把工作视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视为一种人生价值追求或生命追求,视为个人自我实现的基本途径,甚至把工作和奉献当作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