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深模(六)[25页]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二十二次课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六)
第九节 拉深模设计实例
5.主要零部件设计
(2)其它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① 弹性元件的设计 顶件块(压边、卸件),其压力由标准缓冲器提供。 ②模架及其它零部件的选用
模具选用中间导柱标准模架,可承受较大的冲压力。为防止 装模时,上模误转180°装配,将模架中两对导柱与导套作成 粗细不等,具体计算见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来自第二十二次课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六)
第九节 拉深模设计实例
4.模具的总体设计 (1)模具类型的选择
落料-拉深复合模 (2)定位方式的选择
导料板(固定卸料板与导料板一体)+挡料销 (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固定卸料,刚性打件,标准缓冲器提供压边力 (4)导向方式的选择
中间导柱的导向方式
该工件作为另一零件的盖,口部尺寸φ69可稍作小些。而工件 总高度尺寸14mm可在拉深后采用修边达要求 。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二十二次课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六)
第九节 拉深模设计实例
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方案一:先落料,后拉深。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拉深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拉深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第二十二次课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六)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二十二次课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六) 复习内容
1.拉深模的压边装置有哪些类型?其中哪种压边效果比较好? 2.首次拉深模与以后各次拉深模有什么区别? 3.反拉深有什么优、缺点?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八章 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
(5) 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落料和拉深的凸、凹模的工作尺寸计算见表8.2.8所示。其
中因为该工件口部尺寸要求要与另一件配合,所以在设计时可 将其尺寸作小些,即拉深凹模尺寸取φ68.1+0.08mm,相应拉 深凸模尺寸取φ66.1-0.05mm。工件底部尺寸φ43 mm、φ40 mm、3mm与R2 mm因为属于过渡尺寸,要求不高,为简单方便, 实际生产中直接按工件尺寸作拉深凸、凹模该处尺寸。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二十二次课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六)
第九节 拉深模设计实例
6.模具总装图 由以上设计,可得到如图所示的模具总装图。为了实现先落料, 后拉深,应保证模具装配后,拉深凸模6的端面比落料凹模5端 面低3mm。模具工作过程:将条料送入刚性卸料板3下长条形槽 中,平放在凹模面上,并靠槽的一侧,压力机滑块带着上模下 行,凸凹模1下表面首先接触条料,并与顶件块4一起压住条料, 先落料,后拉深;当拉深结束后,上模回程,落料后的条料由 刚性卸料板3从凸凹模上卸下,拉深成形的工件由压力机上活动 横梁通过推件块2从凸凹模中刚性打下,用手工将工件取走后, 将条料往前送进一个步距,进行下一个工件的生产。
3.主要设计计算
(1) 毛坯尺寸计算
根据表面积相等原则,用解析法求该零件的毛坯直径D,具体
计算见表8.2.7。 (2)排样及相关计算
采用有废料直排的排样方式,相关计算见表8.2.7。查板材 标准,宜选750mm×1000mm的冷轧钢板,每张钢板可剪 裁为8张条料(93mm×1000mm),每张条料可冲10个工 件,故每张钢板的材料利用率为68%。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二十二次课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六) 第九节 拉深模设计实例
7.冲压设备的选定 通过校核,选择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J23-25能满足使用要求。 8.工作零件的加工工艺
本模具工作零件都旋转体,形状较简单,加工主要采用车削。
所示凸凹模的加工工艺过程如表8.2.9 所示。拉深凸模和落料 凹模的加工方法与凸凹模相似,限于篇幅,在此就不介绍了。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二十二次课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六) 第九节 拉深模设计实例
(4)冲压工序压力计算
拟采用正装复合模,固定卸料与刚性推件,具体冲压 力计算见表8.2.7所示。
根据冲压工艺总力计算结果并结合工件高度,初选开 式双柱可倾压力机J23-25。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二十二次课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六) 第九节 拉深模设计实例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二十二次课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六) 第九节 拉深模设计实例
9.模具的装配 本模具的装配选凸凹模为基准件,先装上模,再装下模。具
体装配过程见第7章。装配后应保证间隙均匀,落料凹模刃口面 应高出拉深凸模工作端面3mm,顶件块上端面应高出落料凹模刃 口面0.5 mm,以实现落料前先压料,落料后再拉深。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二十二次课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六) 第九节 拉深模设计实例
3.主要设计计算 (3)成形次数的确定
该工件底部有一台阶,按阶梯形件的拉深来计算,求出 h/dmin=15.2/40=0.38,根据毛坯相对厚度t/D=1/90.5=1.1, 查教材表5-10发现h/dmin小于表中数值,能一次拉深成形。 所以能采用落料-拉深复合冲压。
第九节 拉深模设计实例
零件名称:盖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镀锌铁皮 材料厚度:1mm
第二十二次课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六) 第九节 拉深模设计实例
1.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冲压工序:落料、拉深; 材料:为镀锌铁皮,具有良好的拉深性能,适合拉深; 结构:简单对称; 精度:全部为自由公差,工件厚度变化也没有作要求,只是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 方案二生产效率较高,尽管模具结构较复杂,但因零件简单 对称,模具制造并不困难; 方案三生产效率高,但模具结构比较复杂,送进操作不方便, 加之工件尺寸偏大。
结论:采用方案二为佳。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二十二次课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六)
第九节 拉深模设计实例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二十二次课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六)
第九节 拉深模设计实例
5.主要零部件设计 (1)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整体结构,拉深凸模、落料凹模和凸凹模的结构如图所示。 为了实现先落料后拉深,模具装配后,应使拉深凸模的端面比 落料凹模端面低3mm。其长度L可按下式计算:
凸凹模因为型孔较多,为了防止淬火变形,除了采用工作部分 局部淬火(硬度58~62HRC)外,材料也用淬火变形小的 CrWMn模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