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阅读训练(唐代传奇小说)

文言文阅读训练(唐代传奇小说)

文言文阅读训练(唐代传奇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李使君■ 康骈乾符中,有李使君出牧罢归,居在东洛。

深感一贵家旧恩,欲召诸子从容。

有敬爱寺僧圣刚者,常所往来,李因以具宴为说。

僧曰:“某与为门徒久矣。

每观其食,穷极水陆滋味;常馔必以炭炊,往往不惬其意。

此乃骄逸成性,使君召之可乎?”李曰:“若朱象髓、白猩唇,恐未能致;止于精办小筵,亦未为难。

”于是广求珍异,俾妻孥亲为调鼎,备陈绮席雕盘。

选日邀致。

弟兄列坐矜持俨若冰玉肴羞每至曾不入口主人揖之再三唯沾果实而已。

及至冰餐,具置一匙于口,各相眄良久,咸若啮蘖吞针。

李莫究其由,但以失饪为谢。

明日复见圣刚,备述诸子情貌。

僧曰:“前者所说岂谬哉!”既而,造其门而问之曰:“李使君特备一筵,肴馔可谓丰洁,何不略领其意?”诸子曰:“燔炙煎和未得法。

”僧曰:“他物纵不可食,炭炊之餐,又嫌何事?”乃曰:“上人未知,凡以炭炊馔,先烧令熟,谓之‘炼炭’,方可入爨;不然,犹有烟气。

李使君宅炭不经炼,是以难食。

”僧拊掌大笑曰:“此则非贫道所知也!”及巢寇陷洛,财产剽掠俱尽。

昆仲数人,乃与圣刚同窜,潜伏山谷,不食者至于三日,贼锋稍远,徒步将往河桥。

道中小店始开,以脱粟为餐而卖。

僧囊中有钱数百,买于土杯同食;腹枵既甚,膏粱之美不如。

僧笑而谓之曰:“此非炼炭所炊,不知堪与郎君吃否?”皆低头惭,无复词对。

(选自《剧谈录》)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欲召诸子从容从:随从B.穷极水陆滋味穷:尽,全C.李莫究其由究:搞清楚D.既而,造其门而问之曰造:造访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李因以具宴为说/某与为门徒久矣B.常馔必以炭炊/但以失饪为谢C.每观其食/李莫究其由D.以脱粟为餐而卖/僧笑而谓之曰3.下列各句表示的意思不是描述权贵子弟前后对待饭菜截然不同的态度的一句话是()A.常馔必以炭炊,往往不惬其意B.每观其食,穷极水陆滋味C.腹枵既甚,膏粱之美不如D.此非炼炭所炊,不知堪与郎君吃否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使君想要对权贵感恩,邀请其子来吃饭,被和尚圣刚好意劝阻,这是故事情节的第一次波折。

B.虽说有和尚的劝阻,李使君还是动员全家人精心准备了美食,可是却遭遇权贵子弟的冷遇,他们几乎没有吃。

故事情节再起波澜。

C.圣刚和尚后来还是探究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这几个子弟认为李使君家人烧菜的程序不当,所以不吃。

D.最终,当黄巢起义军攻下洛阳,权贵家失去全部家产后,其子弟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食。

故事情节可谓一波三折。

5.断句和翻译。

(1)用“/”号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弟兄列坐矜持俨若冰玉肴羞每至曾不入口主人揖之再三唯沾果实而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乃骄逸成性,使君召之可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李使君特备一筵,肴馔可谓丰洁,何不略领其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韦陟■ 段成式韦斌虽生于贵门,而性颇厚质。

然其地望素高,冠冕特盛,虽门风稍奢。

而斌立朝侃侃,容止专严,有大臣之体。

每会朝,未尝与同列笑语。

旧制,群臣立于殿庭。

既而遇雨雪,亦不移步于廊下。

忽一旦密雪骤降,自三事以下,莫不振其簪裾,或更其立位。

独斌意色益恭,俄雪甚至膝。

朝既罢,斌于雪中拔身而去。

见之者咸叹重焉。

斌兄陟,早以文学识度著名于时。

善属文,攻草、隶书。

出入清显,践历崇贵。

自以门第才华,坐取卿相。

而接物简傲,未尝与人款曲。

衣服车马,尤尚奢侈。

侍儿阉竖,左右常数十人。

或隐几搘颐,竟日懒为一言。

其于馔羞,尤为精洁,仍以鸟羽择米。

每食毕,视厨中所委弃,不啻万钱之直。

若宴于公卿,虽水陆具陈,曾不下箸。

每令侍婢主尺牍,往来覆章。

未尝自札,受意而已。

词旨轻重,正合陟意。

而书体遒利,皆有楷法,陟唯署名。

常自谓所书陟字,如五朵云。

当时人多仿效,谓之“郇公五云体”。

尝以五彩纸为缄题。

其侈纵自奉,皆此类也。

然家法整肃。

其子允,课习经史。

日加诲励夜分犹使人视之若允习读不辍旦夕问安颜色必悦若稍怠惰即遽使人止之,令立于堂下,或弥旬不与语。

陟虽家僮数千人,应门宾客,必遣允为之,寒暑未尝辍也。

颇为当时称之。

然陟竟以简倨特才,常为持权者所忌。

(选自《酉阳杂俎》)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门风稍奢稍:稍微B.斌立朝侃侃侃:刚直C.善属文,攻草、隶书属:撰写D.必遣允为之遣:遣送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而性颇厚质/而书体遒利B.群臣立于殿庭/若宴于公卿C.未尝与同列笑语/或弥旬不与语D.有大臣之体/即遽使人止之3.下列各句表示的意思不是描写韦陟、韦斌兄弟俩“接物简傲”的一句话是()A.地望素高,冠冕特盛,虽门风稍奢B.独斌意色益恭,俄雪甚至膝C.或隐几搘颐,竟日懒为一言D.其于馔羞,尤为精洁,仍以鸟羽择米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韦斌虽然生在显贵的人家,然而他的禀性却很耿直厚道。

B.有一次上朝,刚好遇上下大雪,韦斌一直站在雪中,直到朝会结束后,才从雪中拔脚走回去。

C.韦斌像其哥哥韦陟一样,两人很早就以他在文学上的造诣与知识见识,而闻名于当世。

D.韦陟竟然因为他高傲恃才,常常为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所忌恨,有宰相之才,却无法当上宰相。

5.断句和翻译。

(1)用“/”号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日加诲励夜分犹使人视之若允习读不辍旦夕问安颜色必悦若稍怠惰即遽使人止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食毕,视厨中所委弃,不啻万钱之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自三事以下,莫不振其簪裾,或更其立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芸辉堂■ 苏鹗元载造芸辉堂于私第。

芸辉香草名也,出于阗国,其香洁白如玉。

入土不朽烂,舂之为屑,以涂其壁,故号芸辉。

而更以沉香为梁栋,金银为户牖。

内设悬黎屏风、紫绡帐。

其屏风本杨国忠之宝也。

其上刻前代美女妓乐之形,外以玳瑁水晶为押,络饰以真珠瑟瑟。

精巧之妙,殆非人工所及。

紫绡帐得于南海溪洞之帅首,即绞绡类也。

轻疏而薄,如无所碍。

虽当时凝寒,风不能入;盛夏则清凉自至。

其色隐隐,或不知其帐也,谓载卧内有紫气。

其余服玩奢僭,率皆拟于帝王家。

芸辉堂前有池,以文石砌其岸。

中有苹阳花,亦类于白苹,其花红而且大,如有牡丹。

更有碧芙蓉,香洁菡萏,伟于常者。

载因暇日,凭栏以观。

忽闻歌声清亮,若十四五女子唱焉,其曲则《玉树后庭花》也。

载惊异,莫知所在。

及审听之,乃芙蓉中也。

俯而视之,闻喘息之音。

载大恶,遂剖其花,一无所见。

因秘不令人说。

及载受戮,而逸奴为平庐军卒,人故得其实。

载龙髯拂,紫色如烂椹。

可长三尺,削水晶以为柄,刻红玉以为环钮。

或风雨晦暝,临流沾湿,则光彩动摇,奋然如怒。

置之于堂中夜则蚊蚋不能近拂之为声则鸡犬牛马无不惊逸若垂之于池潭则鳞甲之属悉俯伏而至;引水于空中,即成瀑布长三五尺,而未尝辄断;烧燕肉薰之,则焪焪焉若生云雾。

厥后上知其异,载不得已而进内。

载自云,得之于洞庭道士张志和。

(选自《杜阳编》)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更以沉香为梁栋更:更加B.如无所碍碍:阻碍C.及审听之,乃芙蓉中也审:仔细D.厥后上知其异厥:那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出于阗国/率皆拟于帝王家B.金银为户牖/削水晶以为柄C.载因暇日,凭栏以观/因秘不令人说D.俯而视之/而逸奴为平庐军卒3.下列各句表示的意思不是描写元载家里奢华建筑或摆设的一句话是()A.其上刻前代美女妓乐之形,外以玳瑁水晶为押,络饰以真珠瑟瑟。

B.紫绡帐得于南海溪洞之帅首,即绞绡类也。

C.中有苹阳花,亦类于白苹,其花红而且大,如有牡丹。

D.或风雨晦暝,临流沾湿,则光彩动摇,奋然如怒。

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载在自己的宅院里建造了一座厅堂,因为刷墙壁用的涂料是来自远方的于阗国的涂料芸辉而得名。

B.住的用具,元载的紫绡帐因冬暖夏凉而令人惊讶,其余的东西如服饰、古玩、用具,也都特别的奢华。

C.一次,元载忽然听到清亮的歌声,像十四五岁的少女唱的,唱的歌曲是《玉树后庭花》,后来发现歌声来自水中荷花。

D.元载有一把龙髯拂尘,颜色绛紫,像熟透了的桑椹。

最后被皇帝收缴了。

5.断句和翻译。

(1)用“/”号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置之于堂中夜则蚊蚋不能近拂之为声则鸡犬牛马无不惊逸若垂之于池潭则鳞甲之属悉俯伏而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色隐隐,或不知其帐也,谓载卧内有紫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载大恶,遂剖其花,一无所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