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3)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3)

电子数据证据具有高度的直观性和生动形 象性。它可以将与案件有关的图像、声音 、符号等信息,直观地再现在司法人员面 前。我们经常能够见到的QQ聊天记录、网 页截图、电子邮件、微博留言等,都将更多 地出现在证据之中。
h
13
❖ 电子数据独立后,首先涉及到它的内涵和 外延的明确界定,它与视听资料的界限划 分。视听资料偏重于以录音、录像等大多 采取传统电子技术和模拟信号方式存在、 传输,如在现代通信技术应用中形成的电报 电文、电话录音、传真资料等和电视电影 技术应用中的影视胶片等音像材料。
h
11
❖ (五)电子数据
❖ 所谓电子数据,有的称为电子证据,是指 基于电子技术生成、以数字化形式存在于 一定载体,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数据。我 们常见的电子合同、电子提单、电子保险 单、电子发票、电子文章、电子邮件、网 页、域名等都涉及到电子数据。
h
12
❖ 电子数据证据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它能 够再现与案件有关的文字、图象、数据和 信息,生动形象地展现案件事实。
h
9
❖ (三)物证
❖ 以物品的外形、特征、质量、性能等证明案件事 实的物品,称为物证。
❖ 物证的种类很多,常见的物证包括所有权、使用 权有争议的物品,侵权纠纷中受到损坏的物品等。
❖ 应当注意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同一物品兼具物 证和书证的双重属性,即可作物证,又可作书证。
h
10
❖ (四)视听资料
❖ 视听资料,就是利用录像或录音磁带等反 映出的形象和印象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视听资料大多采取传统电子技术和模拟信 号方式存在、传输,如在现代通信技术应用 中形成的电报电文、电话录音、传真资料 等和电视电影技术应用中的影视胶片等音 像材料。
❖ 证人,是指了解案件情况并受人民法院传 唤出庭作证的人。证人将其所了解的案件 事实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称为证人证 言。
h
16
❖ 证人证言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证人证言 是了解案件事实的人提供证明。第二,证人证言 只包括能够正确表达意志的人就案件事实所作的 陈述。第三,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可靠性受到多 种因素的影响。证人作为自然人,对于案件的事 实的感知要受到主观和客观各种因素的制约和限 制。因此,证人证言可能有真有假,审判人员应 尽可能的结合其他证据对其进行印证,印证后无 误的,才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8
❖ (二)书证
❖ 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记载的内容或 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的证据。这种物品之 所以称为书证,不仅因它的外观呈书面形式,而 更重要的是它记载或表示的内容能够证明案件事 实。从司法实践来看,书证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 样的,有书写的、打印的,也有刻制的等;从书 证的载体上来看,有纸张、竹木、布料以及石块 等。而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常见的有合同、文书、 票据、商标图案等等。
h
14
❖ 而电子数据则侧重于应用“0”和“1”通过 二进制的数字化处理产生一种脉冲信号,如 以计算机技术应用为基础的数据库、字处 理文件、图形处理文件、程序文件等和在 网络技术应用中的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 换、电子资金划拨、电子聊天记录、电子 公告牌记录、电子签名、博客等。
h
15
❖ (六)证人证言
❖ 2.关联性。是指民事诉讼证据必须与证明的案 件事实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 3.合法性。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人们使用特定 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时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不为法律所禁止,否则不具有证据效力。
h
3
❖ 二、民事证据理论上的分类
❖ 1.本证与反证
❖ 按诉讼证据与当事人主张事实的关系,诉讼证据 可以分为本证和反证。能够证明当事人一方所主 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称为本证。本证是一种肯 定性证据,它证明当事人一方所主张的事实是真 实的。
❖ 当事人向法院陈述的内容很多,概括起来 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有关案件事实的叙 述,二是请求人民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裁 判的叙述。只有前者能作为证据,后者不 能作为证据。
❖ 当事人陈述的特点:真伪并存。当事人是
案件客观事实的经历者,其陈述可以揭示
案件真实情况。当事人是案件利害关系人,
其陈述可能存在片面h性和虚假性。
❖ 能够证明当事人一方所主张的事实不存在的证据, 称为反证,它是从反面否定或推翻对方当事人所 2.原始证据和派生证据
按证据的来源,诉讼证据可以分为原始证 据和派生证据。原始证据是直接来源于案 件事实的证据,即通常所说的第一手材料。
❖ 派生证据也叫传来证据,是由原始证据派 生的证据,它不是由案件事实直接形成, 而是经过了一定的中间环节,也就是常所 说的第二手材料。
第八章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
h
1
❖ 一、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 (一)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
❖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是指在民事诉讼中能 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资料,简称为 “民事证据”,是民事诉讼中法院认定案 件事实作出裁判的根据。
h
2
❖ (二)民事证据的特征
❖ 1.客观性。是指一切民事诉讼证据都必须是客 观存在的真实的事实。任何主观想象、推测都不 能作为证据。
h
17
❖ 修改后民诉法对证人制度的完善:(1)明
确规定哪些情形下证人可以不出庭,而以
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
方式作证。(2)明确规定证人出庭作证费用
的负担。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出
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费用以及误工
损失,由败诉一方当事人负担。当事人申
请证人作证的,由该当事人先行垫付;当事
h
5
❖ 3.直接证据、间接证据
以单独一个诉讼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反映 程度为标准,可以把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 间接证据。
❖ 能够单独地、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 据,是直接证据。
❖ 不能单独直接说明案件主要事实而必须与 其他证据联系起来才能说明案件主要事实 的证据,是间接证据。
h
6
❖ 三、 民事证据的种类
❖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证据有八种:
❖ (一)当事人的陈述;
❖ (二)书证;
❖ (三)物证;
❖ (四)视听资料;
❖ (五)电子数据;
❖ (六)证人证言;
❖ (七)鉴定意见;
❖ (八)勘验笔录。 h
7
❖ (一)当事人陈述 当事人在诉讼中就与案件有关的事实向人 民法院所作的叙述,称为当事人陈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