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研究论文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研究论文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水资源的污染和使用量都在不断增加,需要引起人们的
广泛关注。

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性的作用。

文章从生态环境的
内涵进行分析,描述了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对水资源
的保护和利用作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水资源;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生态用水
1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和内涵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西部大开发的
重要内容之一。

虽然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还没有明确,还在逐步探索之中,但其作用已经
十分明显。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带来的发展的恶果也越来越明显,生态
环境建设是着手对于遭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重新建设。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对于生
态环境建设的内容进行了规定:“就我国陆地部分而言,包括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植
树种草、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草原建设、生态农业等。

”生态环境建设按照采用的手
段不同也可分为两种:①植被建设,借助生物措施;②工程建设,使用工程措施,二者相
辅相成共同为生态环境建设作出努力,其中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是水土保持以及沙漠化防治。

2植被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经济环境建设中的乱砍乱伐、污染等都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大气污染、植被破坏、
水文破坏等,这其中植被破坏尤其是关键,植被与其他几方面息息相关。

生态环境建设时
要充分考虑植被恢复。

植被建设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森林植被至关重要,其适应性和稳
定性都极强,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也关系重大。

1)森林植被储备能力较强。

森林植被
可以对各个层级的水分进行拦截、吸收和锁住。

根据数据调查显示,四个气候带中的森林
对降水的储蓄能力最高可达约170mm。

2)森林可以调节河川径流。

森林生态系统的蓄水能力,可以将地表径流的水分锁住转为地下水,在暴雨或洪峰来临之时,起到延缓和削弱的
作用,地下水也可以帮助渡过枯水期,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很大作用。

3)森林能保
护水质,改善流域水环境。

森林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可以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过
滤污染,达到保护水资源的目标。

这一成果已经被证明,因此许多国家都使用森林来对水
进行清洁。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
水土保持工作来应对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土保持工作
要高度关注被水侵蚀的对象,进行防治工作,因此对水资源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
现在以下方面:1)增加蓄水能力,提高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更好的
拦截降水,缓解农村人用水困难等问题,增强土壤的含水量,可有效抵御干旱。

此外,水
土保持的植被面积在不断增大,可有效锁住水分,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2)减洪增枯,
提高河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水土保持工作增加了植被的面积,其对地表水流的拦截更加显著。

这可以有效减缓或者延迟洪峰的到来,避免造成破坏,同时,在枯水期,植被可以使用地下水来补充水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改善水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工作对于改善水质的作用与植被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处。

水土保持工作有效锁水、调节水流、改善水质等都能为农业建设提高更多的良田,增加农民收入。

在这方面成功的事例多不胜数。

因此,水土保持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4荒漠化防治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土地荒漠化多数是因为水分不足、风力侵蚀造成的土地退化。

其中风力侵蚀造成的土地荒漠化所占比重最大,特点也较为明显,文章对荒漠化防治的阐述主要针对风力侵蚀造成的荒漠化地区。

土地沙漠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干旱、缺水。

但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半干旱、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与植被间已达成一定的平衡,一般不会造成沙漠化。

突然沙漠化的原因是现代经济发展造成的不管不顾的乱砍乱伐、过度开发等。

防治荒漠化首先要根除这些原因,退耕还林、种植植被,甚至需要一定的水利工程,这些工程的完成都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

破除荒漠化首先要破除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要呵护现有植被,充分利用降水,选择适应自然环境的植被来锁住水分,避免水分的过渡蒸发,这一过程需要使用部分水资源来完成。

为了使植被能够顺利安家落户,要准备足够的河川生态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对用水进行合理规划,留出灌溉用水。

总而言之,荒漠化的防治工作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这就需要对水资源的利用进行合理的规划。

5结束语
经济发展不应该是竭泽而渔,而是要可持续的,有利于子孙后代的,这就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合理进行退耕还林、注重水土保持、进行沙漠化防治等工作,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能增强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对减少水资源污染,保护水资源有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秋萍.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及效率测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21.
[2]刘世强.水资源二级产权设置与流域生态补偿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1.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