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成绩100分=70分卷面+30分平时成绩卷面成绩100分,按70%折合,考试时间为2小时一、 选择题 1.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 1000 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 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 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 A. 该研究的样本是 1000 名易感儿童 B. 该研究的样本是 228 名阳性儿童 C. 该研究的总体是 300 名易感儿童 D. 该研究的总体是 1000 名易感儿童 E. 该研究的总体是 228 名阳性儿童 2.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 、两者均不变D 、两者均改变E 、以上均不对 3. 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 A 、全距 B. 标准差 C. 方差 D. 变异系数 E 、极差 4.统计学中的小概率事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反复多次观察,绝对不发生的事件B .在一次观察中,可以认为不会发生的事件C .发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D .发生概率小于0.001的事件E .发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 5.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A .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B .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C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D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E .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 6. 横轴上,标准正态曲线下从0到1.96的面积为: A.95% B.45% C.97.5% D.47.5% E.49.5%7. 当第二类错误β由0.2变到0.3时,则第一类错误α是: A.增大 B.减小 C.不确定 D.不变化 E.以上都不对 8.各种概率抽样方法按抽样误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其顺序为 A. 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B. 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 C. 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 D. 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 E. 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抽样 9.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0H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0HC.拒绝了实际上不成立的1H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0HE.拒绝0H 时所犯的错误10. 两样本比较作t 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 值越小说明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 I 型错误越大11. 经调查甲乙两地的冠心病粗死亡率均为 4/105,经统一年龄构成后,甲地标化率为 4.5/105,乙地为3.8/105。
因此可认为A.甲地人群平均年龄较乙地大B.甲地人群平均年龄较乙地小C.甲地老年人构成较乙地大D.甲地各年龄别冠心病死亡率都较乙地高E.甲地人群冠心病平均死亡风险较乙地高12.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P 愈小则:A 、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B 、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C 、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D 、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 、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13. 已知正常人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平均数为1.44U ,现测得10例慢性气管炎患者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分别为:1.50,2.19,2.32,2.41,2.11,2.54,2.20,2.22 1.42,2.17。
欲比较慢性气管炎患者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总体均数与正常人有无显著性的差别,用:A. 两样本均数的t 检验B. 配对设计t 检验C. 两样本均数的u 检验D.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t 检验E.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u 检验14. 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的总变异可分解为几部分A .3,2B .4,2C .3,3D .2.3E .4,3 15. 方差分析中,组内变异反映的是A. 测量误差B. 个体差异C. 随机误差,包括个体差异及测量误差D. 抽样误差E. 系统误差16. 四格表资料中的实际数与理论数分别用A 与T 表示,其基本公式与专用公式求2χ的条件为A. A ≥5B. T ≥5C. A ≥5 且 T ≥5D. A ≥5 且n ≥40E. T ≥5 且n ≥40 17.R ×C 表的2χ检验的自由度为:A.1R -B.1C -C.1RC -D.(1)(1)R C -- E.2R C ⨯-18. 当组数等于 2 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与 t 检验的关系是A. 完全等价且 F=tB. 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C. t 检验结果更准确 C. 完全等价且 t = FE. 以上都不对19. 作两均数比较,已知1n 、2n 均小于30,总体方差不齐且分布呈极度偏态,宜用A. t 检验B. u 检验C.秩和检验D. F 检验E.2χ检验 20. 在假设检验中,P 值和α的关系为:A. P 值越大,α值就越大B. P 值越大,α值就越小C. P 值和α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D. P 值和α值都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E. P 值的大小与α值的大小无关21. 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某地中青年男性血细胞比容(Y)与海拔高度(X)的回归方程Y =45.200+0.003X ,说明A. 血细胞比容与海拔高度之间相关关系较弱B. 海拔高度增加一个单位,血细胞比容平均增加45.203个单位C. 海拔高度增大导致血细胞比容降低D. 如果假设检验P<0.05,则两者关系密切E. 如果假设检验P<0.05,则两者有直线关系22.回归分析是研究A. 两变量X, Y 变化的关联性B. 两变量X, Y 变化的方向性C. 因变量依赖自变量变化的数量关系D. 两变量变化的紧密程度23.下列关于生存分析几个基本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存率是指某一观察对象活过t时点的概率B.生存时间是指从随访观察开始到随访截止的时间C.生存分析是同时考虑随访时间和结局的统计分析方法D.生存时间的截尾值是指失访或中途退出研究的观察对象的观测值E.生存分析中,当随访截止时,全部观察对象必然都发生某事件,如死亡24.Cox回归分析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A.应变量为二分类变量的资料b.因变量为多分类变量的资料c.因变量为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d.因变量为有序多分类的资料e.应变量为生存时间资料,存在截尾数据25.由10对(20个)数据组成的资料作配对t检验,其自由度等于A、10B、20C、9D、18E、19二、简答题1.定量资料中常用的集中趋势指标及适用条件各是什么?2.标准差,标准误有何区别和联系?3.参考值范围与可信区间区别是什么?4.直线回归与直线相关的区别与联系。
5.某地抽样调查144名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数(万/立方毫米), 此资料符合正态分布, 现计算其均数为537.8(万/立方毫米),标准差为40.9(万/立方毫米),标准误为3.66(万/立方毫米), 故该地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的95%可信区间下限为537.8-1.96×40.9=457.64(万/立方毫米); 上限为537.8+1.96×4 0.9=617.96(万/立方毫米)。
该分析正确否? 为什么?6.某医院为了解激素疗法治疗肾上腺样瘤的疗效,进行了一次试验。
试验组18名肾上腺样瘤患者,其中7名死亡,11名缓解;对照组18名肾上腺样瘤患者,其中16名死亡,2名缓解。
得出2=9.753,P<0.05,因此认为激素疗法治疗肾上腺样瘤有效。
试述该统计分析方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第三大题:计算题1.某内分泌科对100例确诊糖尿病病例,用A试纸检测结果尿葡萄糖阳性90例,同时用B试纸检测阳性74例,其中A,B均阳性70例。
问:(1)将结果整理成合理的表格形式。
(2)该研究设计属于何种类型?资料属于何种资料?(3)欲比较A,B两种试纸检验结果的阳性率是否相同,应该采用什么统计方法?请写出具体的步骤及结果。
第四大题:SPSS结果分析题1、以统一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三个不同基因型的24只动物,分为三组进行实验,即对照组、WT野生型H-Mutant基因型和WT野生型Y-Mutant基因型,用分光光度计测得LDH的分光光度值如,数据略。
根据SPSS结果,3组分光光度值是否不同,以及上述两型基因与对照组是否有差别?(请写出主要分析步骤和结果)SPSS结果如下:附录:可能用到的公式S =∑∑∑-=-n X X X X 222)()(X X X t S μ-===d d d d d t S μ-===X X u =t ==∑-=T T A 22)(χ ∑--=TT A c 22)5.0|(|χ ))()()(()(22d b c a d c b a n bc ad ++++-=χ22(||/2)()()()()cad bc n na b c d a c b d χ--=++++cb c b +-=22)(χcb c b c+--=22)1|(|χ)1(22-=∑cr n n A n χ2()()()XY XXX X Y Y l b X X l --==-∑∑ b S b t 0-= XXX Y b l SS .= 22)ˆ(2.-=--=∑n SS n Y Y S X Y 剩YYXX XY l l l Y Y X X Y Y X X r =----=∑∑22)()())(( 2102--=-=n r r S r t r1212X X X XX X X X Z s --===22122212max(,)min(,)s s F s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