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都科技董事长刘伟人脸识别是万亿市场多年来,正是因为那颗不变的技术心,才有了刘伟和佳都科技的持续创新,以及不断地把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
刘伟坦言:“智能手机包括大量的摄像头都是高清的,可以看到人的脸纹。
人脸识别领域应该是一个万亿市场。
”他是第一代大学生创业者;他是在新加坡主板上市的中国第一家科技企业领军者;他是智能安防和智能化轨道交通应用领域龙头企业的掌舵人;他是人脸识别技术的践行者;他还是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十大经济人物”....................面对这一连串的头衔和身份,刘伟说:“其实我就是一个技术男,一直有颗技术的心。
”正是因为那颗不变的技术心,才有了刘伟和佳都科技的持续创新,以及不断地把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让这个IT “倒爷”,变身为融合信息、通信和技术(ICT)的现代信息服务业“大腕”。
第一代大学生创业者时间倒回到1992 年。
那一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那一年,刘伟27 岁,他与其他6 个刚入职场不久的大学生选择了辞职创业,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创业者。
“那个时候,不叫创业,叫个体户。
”出身书香门第的刘伟坦言当时人们的思想远未有今天这么开放。
作为大学教师的父母对他的行为也不太理解,父亲甚至为此整晚睡不着觉。
尽管如此,刘伟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
收入稳定、专业对口,刘伟大学毕业后的工作令不少同龄人羡慕。
20 多岁的刘伟却因一个偶然的场景改变了人生轨迹。
那晚,他在广东省轻工设计院加班,如往日一样埋头画设计图的他猛然一个抬头,看到前面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也在伏案作图。
这一刻,刘伟看到的是30 年后的自己。
他坚定了一个想法:年轻人需要改变。
经过一夜思考,刘伟辞职了。
在市场上摸爬滚打3 年后,由刘伟领头,7 个年轻人摩拳擦掌,用20 万元启动资金创办了公司,从事电脑和绘图仪的批发。
此后,刘伟带领着佳都集团在IT分销领域一路“高歌猛进”从广州一家区域性公司到亚洲IT电子产品分销亚军;2005 年,也就是他创业的第13 个年头,公司营业额超过100 亿元。
靠货物一进一出赚取贸易利润,刘伟因此曾被称为I“T 倒爷”尽管合作伙伴尽是微软、IBM、惠普等高科技企业,经手的产品也都是高科技产品,但刘伟明白,“这些都不是自己的”。
技术男有颗技术心有一件事让刘伟一直印象深刻,当年他把打印机的一个软件稍作改进,产品立即就升值了几倍。
这是他第一次亲身感受到产品技术升级的魅力和价值。
2005 年,在公司电子分销业务营业额达到100 亿元时,刘伟带领佳都集团攻入国际巨头垄断的智能化轨道交通应用领域,开始了他的创业第二季。
为什么在企业蒸蒸日上、业绩飘红的巅峰时刻选择转型?在许多人眼里,这是放着好日子不过,自讨苦吃。
“我是学技术出身的,一直有颗技术的心,没有核心技术,业务发展得再大也没有底气。
”刘伟说。
在“自有品牌、自有技术、自有产品”的愿景感召下,佳都集团开始了长达6 年的国际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
从2005 年开始,他们每年投入3000 万元用于技术研发。
那时,科技企业在市场融资并不容易,刘伟和他的创业伙伴们不得不通过其他业务的收入和股票套现来支撑技术研发。
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让刘伟团队最终掌握了智能化轨道交通关键系统的核心技术。
2009 年,刘伟拿到了新业务的第一张订单一一中标广州地铁四号线的自动票检系统,金额超过1 亿元。
凭什么敢这么去拼?有人说,刘伟有一个望远镜,能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机会,能洞见未来潜藏的危机,顺势而变,转危为机。
刘伟说,在电子分销业务达到顶峰时,实际上也就到了它的发展瓶颈,必须主动谋变。
之所以认定智慧城市应用这个细分领域,是因为认准了城市化是未来中国30 年发展的新引擎,这个产业必然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让刘伟更有信心的是他身后的专业团队,1000 多名高学历、年轻的研发人员。
在当下最炙手可热的人脸识别领域,他们引入了师承“计算机视觉之父” 的周曦团队。
这位由中科院“百人计划” 引进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一名80 后。
在位于广州市天河软件园的佳都科技公司展厅,记者看到的是地铁自动售票机、进站闸机、屏蔽门等一个个大型科技设备。
然而,这家企业却没有一间工厂。
刘伟说,在智能化设备领域,佳都科技的业务模型与苹果公司一致,只负责技术、软件和设计。
在他的周围,有300 家企业为其配套生产。
“这一批研发人员就是我们公司最贵的资产。
”刘伟说,专业团队对技术有感觉,他们的软件设计和研发能力很强,最终实现了从学习模仿者变身为超越者。
“只有技术团队强,才有可能让中国企业成长为世界级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两个星期前,佳都科技击败对手成功竞标了洛杉矶地铁系统解决方案。
“我们当初没想到可以与国际巨头同场竞争,因为过去一直是仰视它们,现在我们有能力在细分领域超过它们。
” 刘伟说。
自主创新10 年,佳都科技在智能安防和智能化轨道交通领域拥有发明专利400 多项,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掌握综合监控、屏蔽门系统和自动售检票系统解决方案三大核心技术的企业。
通过掌握核心技术,佳都科技不仅打破外国厂商的技术垄断,在一些技术上已经远超对手。
例如,在轨道交通中央控制系统,他们应用了自主研发的“并发多进程控制技术” ,将系统的关键技术指标“全线停送电时间”由国外产品的1800 秒大幅缩短至40 秒。
社会同样分享了佳都科技自主创新的成果。
在轨道交通领域,过去由于依赖国外厂商,地铁每公里造价高达12 亿元,如今已降至6 亿元左右。
而一条线的自动票检系统也从5000 万元降至2000 万元。
核心技术才是企业发展根源“10 年前,没人相信我们可以跟西门子等国际巨头同场竞争。
如今在细分市场上,我们能跟国际巨头竞争,靠的就是自有核心技术。
”刘伟说。
目前国内智能轨道交通、智能安防等系统建设项目上,佳都科技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抢占了部分外资企业的市场。
2005 年,佳都集团投资5000 万元成立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智能化轨道交通的公司,2007 年全面启动智能化技术和服务业务转型。
2009 年,刘伟带领佳都集团拿到了转型后的第一单业务――广州4 号线票检系统。
“拿到订单对公司来说有着革命性的影响。
”刘伟说。
2005 年到2009年的4年间,公司每年投入两3000 万元在核心模块的研发上,“这都是在没有任何项目情况下的投入,没有国家或其他机构一分钱投资,如果不成功就打了水漂。
”刘伟说,“我们成功中标广州4 号线的票检系统时,确实有扬眉吐气之感,因为打破了一批国外知名厂商在轨道交通智能领域的技术垄断。
我认为真正在市场上把国外对手PK下来,得到客户的认可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出路和关键的衡量标准。
”“虽然一开始做电子产品分销,但我们的团队都是大学生,本身对技术、产品有自己的理念和感觉。
”这是刘伟成功的第一个“秘诀” 。
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收购整合的新太科技公司技术底子厚,拥有很强的技术研发能力,是他们进入智能化研发的强大支持。
发展到现在,刘伟专注于两个主要领域:一是智能化轨道交通领域,以自动票检系统为代表;另一个是智能安防领域,以大数据平台和智能算法技术为代表。
例如人脸识别技术,“现阶段用于银行办证开户业务,将来还可应用到支付上”。
刘伟在资本市场的操作保证了研发资本的持续投入,而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让技术创新可持续。
“我们的固定资产并不多,人才是最大的资产。
”刘伟深有体会地说,“好的股权激励很重要,去年我们发了2000 万股给104 位员工。
去年股价13 元左右,现在是40 多元,我们就是要在人才上舍得投资。
”这一举措正好契合了刘伟带领的佳都科技的理念―― “共同进步,共享丰盛” 。
科技创新的前途在产业化持续投入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让佳都科技得以承担“核高基”等数十个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其人脸识别核心算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视频智能分析系统获得广州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大型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这些技术和科技成果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继广州多条线路之后,佳都科技又中标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屏蔽门系统解决方案,其自动售检票系统已应用在青岛、成都和天津地铁;在智能安防领域,已获得克拉玛依平安城市项目等作为技术派,佳都科技公司建有1 家技术规划研究院,1 家国家级联合实验室和2 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还与中科院、中山大学等科研院所紧密合作。
作为企业掌舵人,刘伟更注重将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布局。
“科技创新最终的检验标准就是产业化,在市场上把国外竞争者PK 下去才是硬道理。
”作为人大代表,他建议在产学研上,政府应更注重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财政资金的支撑和配套不应以传统的固定资产规模为依据,应该更加重视人的创新价值,更多的扶持应面向人。
如今,佳都科技公司正在朝着自主创新的第二个100 亿元迈进,成为“ ICT'的现代信息服务业高科技企业。
在刘伟看来,中国巨大的市场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这给科技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这个角度看,个人创业、企业创新与国家经济发展的脉络是一致的。
'刘伟说。
人脸识别是万亿市场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刘伟看到了一个广阔的市场――人脸识别技术“现在静态人脸识别技术的识别率高达99.5%,而人眼的识别率只是80%,受过特殊训练的人眼识别率可以达到95%,人脸识别领域应该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
”刘伟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技术出身的刘伟谈及佳都科技的核心业务及技术创新时,更像是技术员或工程师,而不仅仅是实际控制人或董事长,正如在两会期间建言“加大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转换” 一样,刘伟对佳都科技的科技创新及市场拓展充满信心。
谈及未来发展时,刘伟说,快速提升产品及项目交付能力是佳都科技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人脸识别技术起源于上世纪60 年代,基于较高的技术难度及推广问题,人脸识别技术并未广泛进行商用。
相关数据显示,人脸识别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规模已达千亿美元级别,2014 年国内的市场规模不到20 亿元。
佳都科技在人脸识别领域涉足时间较早,去年4 月份,佳都科技更与关联方新余卓安投资共同出资5000 万元,取得广州云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7%的股权,后者专注于人脸识别等智能分析算法及产品研发。
在佳都科技看来,人脸识别技术具有重要的入口价值,其市场规模将随着商业模式的创新而超预期发展。
“佳都科技两大基础业务智慧城市、智能化轨道交通,都有生物识别的内容,涉及可视化大数据,腾讯、华为、阿里等巨头在这方面均有所涉猎。
”刘伟指出,可视化大数据有一个非常好的入口,即人脸识别或者生物识别,在互联网金融、安保、教育、医疗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可视化大数据有领先基础的公司不多,有市场积累的公司也不多,佳都科技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