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试题

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试题

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2015湖北重点高中起点考试)古代希腊人将流放视为一种比死刑更为严重的刑罚,因而其对被处死刑者以逃亡他乡而逃避死刑的情形加以放任。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海外流放生活痛苦不堪B.希腊缺少民主法治精神C.城邦是个人荣誉的源泉D.希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古希腊的城邦制度,题眼是“流放视为一种比死刑更为严重的刑罚”。

材料没有体现海外流放生活状况,故A项错误;希腊缺少民主法治精神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古代希腊人珍爱自己的城邦,将城邦利益看得至高无上,因此流放被视为比死刑更为严重的刑罚,故C项正确;希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与材料反映的现象无关,故D项错误。

2.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源于社会契约论——国家是平等独立的个人的集合,公民权是受法律保障的个人权利。

古代希腊的公民观念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A.公民的身份特权B.公民的义务责任C.公共事务的意识D.参政议政的权利〚导学号13300821〛答案:A解析:民主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古希腊的民主是奴隶制下的民主,只有城邦内的成年男性公民才具有民主的权利,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被排除在外;近代西方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所以公民的身份有所不同,故A项正确;近代西方和古希腊的民主在义务责任、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公民在参政的权利上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3.(2015湖北荆门高三调研)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

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A.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B.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特权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D.导致了官僚政治的衰落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克里斯提尼改革和郡县制的比较,题眼是“共同的进步意义”。

中央集权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克里斯提尼用地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未涉及中央集权统治问题,故A项错误;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克里斯提尼用地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有利于打破部落贵族对政权的控制,故B项正确;此时的雅典社会不存在君主专制统治,故C项错误;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导致了官僚政治的衰落说法有误,故D项错误。

4.(2015河南新乡一模)伯利克里时期几乎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雅典人相信抽签是天意所归,赋予它以一定的神圣意义,因此也更显得公平。

这表明雅典()A.政治环境阻碍人文思潮产生B.旧有贵族退出政治舞台C.提供了相对广泛的参政机会D.宗教势力操控政治生活〚导学号13300822〛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伯利克里改革,题眼是“几乎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

雅典宽松的民主政治环境,推动了人文思潮产生,不是阻碍,故A项错误;“几乎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并不能说明旧有贵族退出政治舞台,故B项错误;“几乎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说明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相对广泛的参政机会,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教势力,故D项错误。

5.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A.妇女B.外邦人C.全体公民D.奴隶答案:C解析:题眼是“古希腊人有一部分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根据所学知识,这“一部分人”就是指享有古希腊民主的人,即希腊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不属于古希腊公民,故A、B、D三项错误。

6.“这力量一方面将整饬腐化堕落的希腊化世界,使它那散漫放荡的作风就范于一种铁的纪律和不可伸缩的法律;另一方面将消除希腊文化中刚刚出现的分裂和二元对立状况,以一种片面性的单纯来取代希腊的和谐之美。

”材料中“这力量”来自()A.马其顿B.古罗马C.意大利D.德意志〚导学号13300823〛答案:B解析:题眼是“这力量”“就范”“消除希腊文化”。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推断“这”指的是罗马帝国的扩张和万民法的形成,由此得出“这力量”应来自古罗马,故B项正确;A项误将希腊化世界与希腊等同,故排除;C、D两项与材料所反映的时代不符合,故排除。

7.(2015湖南永州一模)古罗马的等级制把政治权利与兵役义务紧密结合起来。

第一等级的公民人数少,社会地位高,他们交税最多,尽的军事义务也最多,所获政治权利也就最大。

这样()A.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B.有利于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C.体现了“法律面前公民平等”的原则D.推动了罗马帝国的迅速扩张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古罗马的政治制度,题眼是“政治权利与兵役义务紧密结合”。

“把政治权利与兵役义务紧密结合”即地位越高,获得权利越多,义务也就越多,说明等级高的公民付出最多,这有利于缓和各个等级之间的矛盾,故A项正确;第一等级社会地位高,但交税最多,义务也最多,意味着没有维护贵族特权,故B项错误;“法律面前公民平等”与“第一等级的公民人数少,社会地位高”不符,故C项错误;“第一等级的公民人数少……尽的军事义务也最多”,难以推动帝国的迅速扩张,且“古罗马”并未明确是罗马帝国,故D项错误。

8.(2015新疆乌鲁木齐三模)《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死者的财产须按其遗嘱处理;如无遗嘱又无继承人,由其最近父系亲属继承;若无父系近亲可由同氏族成员继承。

《十二铜表法》这一规定是为了()A.维护女性公民的利益B.给外邦人以适当的法律保障C.保留习惯法的内容D.限制高利贷的行为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十二铜表法》,题眼是“这一规定”。

根据“由其最近父系亲属继承”可知没有维护女性公民的利益,故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故B项错误;“由其最近父系亲属继承;若无父系近亲可由同氏族成员继承”,可知保留有氏族习惯法的内容,故C项正确;题干指“死者的财产……处理”,没有涉及高利贷,故D项错误。

9.(2015山西高三联考一)公元3世纪初,罗马各行省的社会关系日益接近首都的社会关系。

居民逐渐分裂为三个由极复杂的成分凑成的阶级(或集团):富人、没有财产的自由人、广大的群众——奴隶。

“前两个阶级对于国家即对于皇帝来说,几乎同奴隶对于奴隶主一样没有权利。

”从法律角度看,这反映出()A.罗马法不能有效维护富人利益B.罗马法是专制统治工具的本质C.公民法的适用地域得到了扩展D.罗马法消弭了帝国内部的矛盾〚导学号13300824〛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罗马法的实质,题眼是“对于皇帝来说,几乎同奴隶对于奴隶主一样没有权利”。

材料并未说明罗马法不能有效维护富人利益,故A项错误;据材料“前两个阶级对于国家即对于皇帝来说,几乎同奴隶对于奴隶主一样没有权利”可知,罗马法是专制统治工具的本质,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公民法的适用地域得到了扩展,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罗马法消弭了帝国内部的矛盾,故D 项错误。

10.随着罗马国家的扩大和奴隶制的发展,元老院不断地通过决议,裁判官也不断地发布告示、作出判决,这些判决和决议就累积成为罗马法。

上述材料表明罗马法()A.内容上侧重国家政治事务的处理B.很大程度上表现了统治者的意志C.是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D.由贵族垄断立法权并可随意曲解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罗马人的法律,题眼是“这些判决和决议就累积成为罗马法”。

根据“元老院不断地通过决议,裁判官也不断地发布告示、作出判决,这些判决和决议就累积成为罗马法”,可知罗马法是元老院的决议、裁判官的告示、判决累积而成,体现了统治者的意志,故B项正确;A、C、D三项题干材料并没有体现,均排除。

11.“罗马法的内容和立法技术远比其他奴隶制法和封建制法更为详尽……尤其是它所提出的自由民在‘私法’范围内形式上平等、契约以当事人之合意为生效的主要条件和财产无限制私有等原则,都是适合于资产阶级采用的现成的准则。

”材料表明罗马法()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具有深远影响和实用价值C.保障罗马人的私有财产D.在古代法律体系中最完备〚导学号13300825〛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题眼是“适合于资产阶级采用的现成的准则”。

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利益,不能实现人人平等,故A项错误;从“都是适合于资产阶级采用的现成的准则”可知,罗马法的一些内容适用于资产阶级,表明罗马法具有深远影响和实用价值,故B项正确;从“都是适合于资产阶级采用的现成的准则”可知,材料体现的不是罗马法对罗马的影响,故C项错误;从“都是适合于资产阶级采用的现成的准则”可知,材料强调罗马法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与法律体系中最完备无关,故D项错误。

12.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

罗马法还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

罗马法的此项规定()A.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C.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D.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罗马法的历史影响。

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理论武器是启蒙思想,故A项错误;古罗马是奴隶制经济,虽然有保护商品经济发展的条款,但是不能说直接为后世的资本主义经济提供“法律形式”,只能说提供某些精神或原则,另外材料反映的是罗马身份权而不是经济权,故B项错误;根据关键信息“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等可知,材料主要表述罗马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这成为后世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主张主权在民思想的源头,故C项正确;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楷模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民法典》,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3.(2015湖北重点高中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希腊作为奴隶占有制社会,具有界限分明的等级秩序。

对内体现为公民、自由人和奴隶的身份划分,对外则体现为希腊人与蛮族的区别。

希腊人是从根本不同的概念出发去理解和实际承认国际法主体的。

这些概念的基础是将城邦视为独立自主的政治单位,只有自由出生的本国公民才是城邦的成员。

只有他们才享有充分的权利,然而同样也要对祖国的命运承担责任。

——摘编自万震《古希腊国际法人本制度的缺失与反思》材料二亚里士多德指出平民主义立法能扩大政治参与,把体制外的反对要素纳入体制内,消弭抵触心理。

轮番任期原则通过立法尽力防患权力腐变,对那些“损公自肥”的官员进行严惩,对为政清廉者立法嘉奖,体现了用良法对权力进行法律监督和制约的民权思想。

——摘编自翟月玲《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民权思想对政府公信力建设之启示》(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社会政治生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