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措施
一、学校加强内部管理 一是学校成立领导专班。
以校长周景龙为组长。
以派出所副所长王
世敬、副校长吕福军为副组长。
下设护校队。
二是认真梳理并调整学校现有的不适应工作要求的值日人员,专门
设立保卫科,并聘请守门人员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治安保卫和巡
逻防范工作。
三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严格学籍管理,控制学生流失,采
取积极有效地措施,不让一名学生成为“流生”。
四是学校自身经常组织开展有效地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抵制校园周边不良环境的诱惑。
二、配合公安机关加大治理、打击力度
一是坚持一校一警,深入校园开展法制教育和宣传。
以责任区民警
为主要力量,保证一校一警,经常深入校园,做到学生能经常见到警
察,同时针对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不强的现象,充
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身份,组织开展专门的法制辅导讲座,将《未成年
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
管理法》等法律知识融入到典型案事件中进行讲解,树立学生的遵纪守
法意识。
二是经常性的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活动。
经常性地对学校及周边人员
集中场所开展以“防火、防盗、防安全责任事故” 和管制刀具、危险
物品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逐一督促落实整改措
施,限期解决,切实保障学校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三是开展校园周边矛盾纠纷的化解和重点人员的管控工作。
经常性
的在校园及周边环境开展走访摸排工作,化解矛盾纠纷,并联合学校对
在校学生的表现进行梳理,列出表现差,有不良喜好或有违法犯罪倾
向,经常与社会闲散人员、不良青少年结伙的重点学生,进行重点帮教和定期回访,与其家长和老师长期形成联系制度,有针对地开展工作,教育、引导其走上健康成长之路。
四是加强校园周边及重点路段的巡逻执勤,优先处警,确保平安。
白天以责任区民警徒步巡逻和值班民警机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强化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路段的巡逻守护。
夜间采取警车机动巡逻的方式,在重点学校周边,以及学生上、下晚自习的重点路段进行巡逻,清理混在校园中的社会闲散青少年、辍学人员等,对影响校园秩序的不良少年、外校学生及时批评教育。
对涉及学校和学生的报警及校内外发生的治安案件,做到优先处警、快速处警,尽快消除不良影响,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五是整治学校周边重点场所,清理相关车辆。
在对学校周围的流动人口、租赁房屋和中小旅馆强化日常监督管理的同时,针对校园周边的店铺、书摊点开展治安整治,坚决查处涉黄涉赌涉毒问题,净化文化环境。
根据辖区校园周边交通实际,制定校园及周边交通秩序整治方案,与交警联合办公,开展联合执勤,重点清理学校门口车辆乱停乱放、超速行驶等问题,确保师生出行安全。
六是落实工作汇报制度,强化校园及周边治安防控体系。
通过责任区民警定期向学校汇报校园及周边环境凸显问题的有利时机,动员广大教职工、学校安保力量投入学校安全防范工作中,以派出所牵头,定期召开派出所、学校、村委会三方联系会,分析和总结发生在校园及周边的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特点和原因,积极探索寻求学校、村、公安机关共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治工作,形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三、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长治久安
一是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
根据辖区实际,定期组织民警进行集
中整治,派出所与民警、民警与学校签订安全责任状,把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纳入到民警的日常考核,明确奖惩,落实责任。
二是一校一警制度。
以责任区民警为主要力量,保证一校一警,民警经常深入校园执勤签到,并详细记录到校时间,盘嫌问疑、纠正违章、清理占道以及解决其他治安问题等工作情况,派出所和学校定期查阅签到薄,检查民警到校执勤情况。
三是建立定期联系制度。
定期召开工作汇报会、座谈会通报情况,加强与学校及学生家长的联系,积极开展定期回访工作,反馈治安信息,从而构筑信息共享平台,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四是建立特困学生资助制度。
深入关爱无助儿童,集派出所全所之力,重点帮扶特困学生,防止学生因家庭生活困难辍学和走下坡路,缓解了社会、家庭和学校压力。
五是建立警校共建制度。
采取民警包干和学校自行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指导校方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开展警校联谊、座谈会和组织军训等形式,巩固和加强公安机关与学校的共建关系,与学校共同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2013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