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压力的测量 绝对压力P 表压力Pg 大气压力Po P=Pg+Po Pv=Po-P
发动机的滑油压力、燃油压力等液体压力测量都是 表压;在热力学计算中,都必须使用绝对压力。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PV图:图中任意一点都能表T气体的一个状态,曲线表 示气体状态变化过程。
点的流动的参数不随时间的变 化而变化的流动,也叫定常流 动。
发动机稳定工作时气体的流 动接近于稳定流动。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2、音速和马赫数 音速是弱扰动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音速描述了介质的压缩性:a越大,说明介质受压后, 其密度变化小,介质不易压缩;a越小,说明介质受压后, 其密度变化大,介质易压缩;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 1.自发过程的不可逆性 自然界的自发过程是不可逆的,要使逆过程进行,必须外加条
件。 2.热力学第二定律(“开尔芬说法”) 要制成只从一个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转换成机械功的发动
机是不可能的。 任何一种热机,要将热能转变成机械能,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5.气体的热力过程
等容过程:V不变(燃烧过程) (4-8线)
等压过程:P不变(燃烧过程) (1-5线)
等温过程:T不变(2-6线) 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
交换。(3-7线)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二、气体的基础知识
1.稳定流动与流体的连续性 稳定流动:指流体在空间各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3)油气比:混合气中燃料的质量与空气质量的比值。 油气比用C表示,即:
油气比可直接反应混合气中燃料和空气的比 例,但不能直观反应混合气贫、富油程度。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4. 混合气的放热量 单位重量的混合气的 放热量。 a<1,多余的燃料吸热, 放热量↓。 a>1,多余的空气吸热, 放热量↓。 a=0.97,放热量最大。


1、性能参数
发动机的加速性: — 发动机转速上升的快慢程度 — 影响飞机的起飞越障能力和复飞性能 — 活塞发动机的加速性好于喷气发动机 发动机高空性: — 指发动机性能随飞行高度增加的下降程度 — 高空性主要限制飞机的实用升限 — 喷气发动机的高空性好于活塞发动机


2、发动机的可靠性
指发动机在各种工作条件和外界环境下, 在规定的寿命期内完成规定性能的能力。 衡量发动机可靠性的指标 — 空中停车率 发动机在每飞行1000小时因发动机本身故障 引起的空中停车次数,单位:次/1000飞行小 时。 — 提前换发率(非计划换发率) 单位:次/1000飞行小时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燃烧的基础知识
一、燃烧反应 1.燃烧的实质:物质产生发光、发热剧烈的化学反应。
完全燃烧:燃烧产物中无可燃物质。 2.余气系数和油气比
要使发动机中混合气中燃料完全燃烧,混合气中油和气的比 例必须适当,描述混合气中油和空气成分的参数有余气系数和油 气比。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必须具备热源和冷源,工质必须向冷源排热,因而只能将部分热 能转变成机械能,这是热机热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之一。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机械能可以自发地转变为热能,而热能则不会自发地转变 成机械能,应该有条件地转变成机械能。
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为自然界的一条客观规律,人类必须遵 守,不能违背。历史上曾有人企图创造一种发动机,利用大气 所含热能来源源不断地做功。这种只从一个热源(大气)吸收 热能来做功的发动机(称第二类永动机)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 律的(没有冷源),转变机械能的热量与废气带走的热量是不 可能实现的。


二、对航空发动机的要求
一般衡量发动机品质的主要指标有:
— 性能参数 — 可靠性 — 维修性 — 总寿命


1、性能参数
推重比:发动机的推力与自身重量的比值
重功比:发动机的重量与发动机产生的功率的比值
燃油消耗率:发动机在单位时间产生单位推力(功率) 的燃油量。
意义:表示发动机经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飞机的有 效载重,航程和续航时间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二、火焰的传播 1.混合气的着火 (1)混合气的着火:混合气温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开始出现火焰而 燃烧起来的现象。 (2)着火温度:混合气着火所需的最低温度。 (3)着火方法:点燃(航空发动机)、压燃(柴油发动机) 2. 混合气中火焰的传播 (1)静止混合气中火焰的传播 火焰前锋:己燃混合气和新鲜混合气之间的一层向前推进的正在起 剧烈化学反应的发光、发热的气体薄层。是己燃区和未然区的分界 面。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气温:描述气体的冷热程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移动功 能的度量。当向气体加热时,气体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 平均移动动能增加,反映出来就是温度上升。
温度的分度方法叫温标。常用温标有:摄氏温度(℃), 华氏温度(℉),热力学温度(K)。
T=t+273℃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3)混合气的初温、初压 初温↑→混合气达到着火温度时间↓→燃烧后气体的温度
↑→活性中心浓度↑,扩散↑ 初温↑ →Vp↑ 初压:静止混合气,初压对Vp基本无影响。紊流混合气,初压
↑ →Vp↑。 (4)气流的紊流强度 气流紊流强度↑ →Vp↑ (5)点火能量 点火能量↑→混合气达到着火温度的时间↓ →Vp↑ 对航空
活塞式发动机+螺旋桨的组合成为飞机固定的推进模式。



第一台
重75kg,功率12hP 。








一、热机和航空发动机
发动机是一种将某种能量转换成机械功的动力装置。 根据能量来源不同可分为:热力发动机、水力发动 机、电力发动机、原子能发动机等。


热机的工作由两大步骤组成:
首先必须使燃料燃烧释放出热能;再将释放出的 热能转换成机械功。 根据热机燃料燃烧方式,分为:外燃机和内燃机。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对气体介质,经推导:
k—气体绝热系数 T—气体绝对温度
R—气体常数
当标准大气,温度为288K时,音速为340m/s,1224km/h; 当在11000高空时,大气温度降为216.5K,音速值减少为 295m/s,1062km/h。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3.影响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 (1)混合气性质:热值越大,燃料与氧化剂进行化学反应
所需的活化能越小,混合气导热性越好→混合气达到着火温 度时间越短→Vp越大。
(2)混合气的余气系数 a=0.9,Vp最大;a=1.6,贫油极限,a=0.3,富油极限。 a稍小于1,放热量最大→热传递和活性中心扩散最强→Vp 最大。 a过大或过小,放热量小,不能点燃新鲜混合气→燃烧中 断。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物理意义:描述了气流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绝能流动 时总温不变。
总压:气体绝能、无摩擦地阻滞到速度为零时气体的压 力。用P *表示。
不可压流的总压等于静压与动压之和。 物理意义:描述了气流所具有的总机械能大小及气体做 功的能力。绝能、无摩擦流动时总压不变。 气流M=1时的状态叫临界状态。此状态下,总压与静压 之比成为气体的临界压力比。
第一节 气体、气流的基础知识
一、气体的基础知识
1、工质 航空发动机是一种热力发动机,热机工作时,
必须以某种物质为媒介,才能将热能转换成机械 能,完成这种能量转换的媒介物叫工质。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2、理想气体 分子本身只有质量而不占体积; 分子间不存在吸引力。
3、气体的状态参数 描述气体状态的物理量:比容、压力、和温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M<1,收敛形管道,截面积A↓,流速C↑,T, P↓; 扩散形管道,截面积A ↑,流速C↓ ,T, P↑;
M>1,收敛形管道,截面积Aபைடு நூலகம்↓,流速C↓ ,T, P↑; 扩散形管道,截面积A ↑,流速C↑ ,T, P↓;
单纯的收敛形管不可能将亚音速气流加速到超音速或单 纯的扩张形通道不通过激波将超音速气流减速到亚音速气流。 实现上述功能可以利用收敛一扩散性管道(拉瓦尔管),喉部 为音速


4、发动机的寿命
早期: 翻修寿命和总寿命
现在: 部件(关键件)寿命、视情维护
衡量寿命的指标: —发动机工作时间(小时) —或发动机循环次数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1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2 航空活塞发动机的组成与工作 3 航空活塞发动机的性能 4 航空活塞式动力装置的工作系统
第一章 航空动力装置的基础知识


3、发动机的维修性
指在规定条件下(包括维修等级、燃 油技术水平与资源等),在规定时间内,按 规定程序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发动机性 能的能力。 提高发动机的维修性: — 可以确保飞行安全和飞行任务的完成 — 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3、发动机的维修性
衡量发动机维修性的指标: — 每飞行小时直接维修工时; — 更换发动机时间; — 外场可更换组件的更换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