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
应用日语专业可行性论证
————————学院
二零零八年七月
——————学院应用日语专业
可行性论证
一、设置理由、人才预测情况及行业背景
(一)设置应用日语专业的理由
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明确规定:学校按照“强化基础、加强应用、提高素质、注重能力”的培养思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设置应用日语专业即致力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日语人才。
目前,——地区尚无进行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院校,只有社会上的短期培训学校提供一些业余学习机会,这远远满足不了中日合资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需求。
高职应用日语专业的定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社会赋予高职高专教育的功能,也是高职高专教育的基本理由。
依照创新思维里“人无我有”的创新理念,我们有必要开设这个专业。
(二)应用日语专业的行业背景
首先,开设应用日语专业适应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加入WTO以后,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与世界经济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这也迎来了日语人才需求的高温热潮。
2001年以来,中日贸易持续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据日本国驻华大使馆2006年3月的数字统计,2005年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额,日本对中国的出口为804亿美元,中国对日本的出口为1090亿美元。
另外,据中国官方的统
计数据,2006年,中日贸易达到2073.6亿美元(日方统计为2113亿美元)。
2007年1-5月,中日贸易总额为912.4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5.5%,占中日外贸总额的11.4%。
其中中国从日本进口增长18.4%,对日出口增加12%。
截止2007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项目达35124个,合同投资金额786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534亿美元。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日两国经贸相互依存关系会进一步加深,对应用日语人才的需要量也会不断增加。
其次,开设应用日语专业适应了外经贸发展的需要。
据日本外务省的官方网站透露,现在日本在华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了10万人,而且以平均每天还要诞生两家日资企业的速度在增加。
因此,非常需要精通日语和熟悉日本商务习惯的人才来充实一般管理层及辅助性管理工作。
我们从日资企业集中、日语人才缺口较大的上海地区的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在上海的日本公司和代表处已达7000余家。
而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地区日企数量更达3万家,遍及金融、贸易、制造业等各大领域,再加上国内企业、欧美企业等因为业务关系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在上涨,“瓜分”了相当一部分日语人才,更使得日语人才供给显得捉襟见肘,企业求贤若渴。
这些都将给日语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非常大的空间。
另外,开设应用日语专业符合学生的择业需求。
我校应用日语专业尝试于2007年,专业方向主要为商务日语。
尽管专业开设时间不长,但是招生情况非常有前景。
到目前为止,应用日语专业共招收30名,这反映了本专业的设置满足了广大学生的择业需求和志
趣。
据了解,日资企业越来越多,对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从人才供应来看,明显不足。
因此应用日语专业方向的学生毕业后,就业率高,学生报考的热情也就高。
(三)设置应用日语专业社会需求的预测
从自身所处地理区域优势来看,——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环京津经济圈的中心,大北京规划圈的腹地,位于京津塘高速公路——出入口处。
——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有1000多家企业进区,其中包括美国天河集团、德国鲁尔集团、德国西门子、韩国LG集团、澳大利亚BHP等15家世界500强企业。
其中,滨凇光子有限公司,电科院东芝避雷器有限公司,鑫谷光电股份公司,中本包装公司,阿童木涂料有限公司均为日本独资企业;其他还有依耐斯厨具有限公司、赛诺科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佳世化工有限公司、智爱富食品有限公司、爱普包装有限公司、乾雄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爱普食品有限公司、东洋管材有限公司等等多家日资企业。
便捷的交通,众多的日资企业,都为日语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实训和就业资源。
就此我们作了大量的市场调查,也与很多企业进行了有效的沟通,诸多企业表示欢迎我们的毕业生在两三年后到企业实习就业。
二、师资状况
(一)教师队伍现状
1、教师的学历结构
硕士研究生4人
本科(包括5名在读硕士) 29人2、教师的职称结构
副教授14人讲师7人
助理讲师17人3、教师的年龄结构
40—50岁10人30—40岁11人30岁以下17人4、教师基本情况表
(二)教师的拟任课情况
(三)现有教学科研情况
外语系教师十分重视教学研究工作,近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26篇,编写教材10种,辞书2种。
在研项目2个,其中有省级项目“高中高职英语衔接教学之研究与对策”。
吉美贞教授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文章。
外语系教师非常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并带领学生到外资企业实习,学生的表现受到实习企业的一致好评。
(四)培训及引进教师情况
1、现有教师培训计划
2、引进教师计划
三、已投入建设资金和资金投向
外语系已经投入70万元用于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的建设。
48座语音室2个、84座语音室2个、多媒体教室2个,共投入资金70万元。
购置专业相关工具书、期刊杂志、影音资料等3千册(套),投资1万元。
2007-2010年将陆续投入20万元的资金,用于语音室及相关设施,力争日语教学计算机化、数字化和现代化。
四、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及建设计划
1、实验室现状及建设计划
现有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万元人民币。
计划再投入:20万元人民币,用于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及相关设施建设;投资6万元人民币用于教学实习软件和逐步扩大实验室及实习实训基地规模。
2、图书资料现状及建设计划
院图书馆藏书共95万册,现已有本专业相关的图书资料6万余册,专业书籍1000余册,其中核心期刊5种,影音资料1000余套,基本满足教学及科研的需要。
学院在继续进行图书馆的建设,加大对本专业书籍资料的投资力度,计划购置新的学习和科研资料2千册,投资1万元。
五、院内外实验、实践基地情况
校内48座数字语音听力实验室2个,80座语音听力实验室2个,多媒体教室12个。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有:日清公司、三菱公司、日本重机公司、滨凇光子有限公司、电科院东芝避雷器有限公司、
鑫谷光电股份公司、中本包装公司、阿童木涂料有限公司等多家日资企业。
六、教材建设情况
根据教育部及省教育厅要求,全部选用高等职高专统编教材。
七、日语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
学制:三年
(二)培养层次:专科层次高职
(三)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牢固掌握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人才,能够从事涉外秘书、导游、办公文员、营销、翻译等方面工作。
2、专业培养基本要求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专业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知识: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文化修养、服务意识和健全的身心;
2)掌握扎实的日语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3)懂得涉外工作的有关法令、法规;
4)掌握国际金融及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对与涉外工
作有关的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具备熟练参与经贸活动,并从事商务翻译工作的能力。
获得商务日语的基础知识及训练
5)获得商务日语的基础知识及训练;
6)能熟练操作涉外工作所需的办公自动化、并具备普通话等其它
方面的基本素质
3、毕业标准及要求
学生不违反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规定,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者即可毕业:
1. 通过国际日语能力水平测试(JPT)二级考试;
2. 取得计算机国家(省)一级证书或相应水平证书;
3. 取得普通话测试二级乙等或以上合格证书;
4. 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之一(日语导游翻译资格证书、托业资格证书—中国职业英语水平等级考试证书、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证书、涉外文秘证书、人力资源证书、公关员证书、翻译职业资格、初级证书推销员证书)
(四)课程设置
1、课程分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2、主修课程:
日语精读、日语泛读、日语听说、日文写作、日语语法、日语翻译、商务日语、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计算机文化基础等。
3、学时分配:全学程共38门课程,总计2700学时。
其中,理
论教学1353学时,实验教学707学时。
(第六学期为实际练习阶段:共16周*40学时/周=640学时)
(五)日语专业教学活动与时间分配表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应用日语专业教学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