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区域地理第二课南亚印度中亚综合测试题

(完整版)区域地理第二课南亚印度中亚综合测试题

南亚印度中亚综合测试题
考点基础过关
考点1:南亚
考纲一级标题考点二极整合
(1)位置、范围 1.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
(2)主要区域特征 2.三种地形
3.两条河流
1.与我国相邻的南亚国家有()
A.马尔代夫、孟加拉国、不丹B.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
C.斯里兰卡、尼泊尔、巴基斯坦D.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2.关于南亚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部为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B.中部为印度河和恒河平原
C.南部为德干高原D.德干高原东高西低
3.南亚主要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是()
A.北部山地B.中部平原C.南部高原D.海上岛屿
考点2:印度
考纲一级标题考点二极整合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印度 1.热带季风气候成因、特征及其对农业的
影响
2.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3.主要工业中心、部门及分布
读表2-1所示气候资料,回答4-6题。

表2-1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20.1 23.0 27.6 30.2 30.7 30.3 降水/mm 11 30 35 60 142 288
月份7 8 9 10 11 12
气温/℃29.2 29.1 29.1 28.2 24.9 20.8 降水/mm 411 349 288 143 26 17 4.该气候资料所属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5.该地月均温最高出现在5月而不是7月的原因是()
①地处低纬度,5月太阳高度角已经很大
②5月降水量还不太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还不强
③受西南来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强烈④受地形的影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该地在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少的原因是()
A.盛行西风控制B.东北信风控制
C.东南信风控制D.赤道低气压控制
根据所学知识,读图2-1,回答7-9题。

图2-1
7.伊斯兰堡是下列哪个国家的首都()
A.巴基斯坦B.印度C.斯里兰卡D.孟加拉国
8.关于A、B两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城为加尔各答,B城为孟买B.A城是印度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港口C.B城是印度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D.B城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9.关于印度农作物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
B.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
C.黄麻分布在恒河中上游D.茶叶分布在东北部
考点3:中亚
考纲一级标题考点二级整合
(1)位置、范围1.中亚的位置、范围
(2)主要区域特征2.深居大陆内部的位置和交通枢纽
3.干旱的自然环境与农牧业
4.矿产资源与工业
5.环境问题与治理
10.有关中亚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叙述是()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B.地处西风带,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湿
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D.境内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读图2-2,回答11-13题。

图2-2
11.图中代号所示地理名称正确的是()
①乌拉尔山③伏尔加河④勒拿河⑥阿姆河⑧里海⑩咸海
A.①③④⑧B.①③⑥⑧C.①③⑧D.①③⑧⑩12.下列关于中亚各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国沙漠广布,有著名的卡拉库姆沙漠
B.B国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的美誉
C.D国的首都为阿拉木图D.E国的名称为土库曼斯坦
13.第二亚欧大陆桥横贯的国家是()
A.A国B.B国C.C国D.B国和C国14.中亚各国的居民多信奉()
A.基督教B.东正教C.伊斯兰教D.佛教
考点综合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是()
A.蒙古B.哈萨克斯坦C.阿富汗D.澳大利亚2.中亚地区最紧缺的资源是()
①土地资源②矿产资源③水资源④森林资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读图2-3,图甲所示著名的古代建筑由白色大理石筑成。

回答3-5题。

图2-3
3.大理石()
A.因变质作用而形成B.按成因属于岩浆岩
C.因外力作用而形成D.形成于地壳硅镁层
4.该建筑位于图乙中的()
A.①B.②C.③D.④
5.图乙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相比()
A.①、②两地均为荒漠B.②地年降水量最少
C.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D.④地比①地气温年较差大
读某地区等压线图2-4(单位:百帕),回答6-7题。

图2-4
6.此时①海域的表层海水的盐度,理由是()
A.偏高大量淡水注入稀释了海水B.偏低大量淡水注入稀释了海水C.偏高气温高,蒸发量大D.偏低气温高,蒸发量大
7.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绝大部分位于温带,雨热同期②绝大部分位于热带,雨热同期
③耕地面积广大④降水量稳定,有丰收的保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图2-5表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8-10题。

图2-5
8.导致图中甲地等温线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差异B.洋流影响C.纬度位置D.地形起伏9.图中岛上甲地的气温可能是()
A.14℃B.17℃C.18℃D.21℃10.图中显示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二、综合题
1.读南亚区域略图2-6,回答下列问题。

图2-6
(1)图中甲、乙所代表的海域名称分别为:
甲;乙。

(2)A国为世界农业大国,分析该国农业生产的利与弊:
有利条件;不利条件:。

(3)A国的最大港口城市是(填序号),工业部门是。

城市①是,该城市附近因盛产(经济作物)而成为世界著名麻纺织工业中心。

城市③是,该城市成为世界电脑软件中心的原因是。

(4)城市a所在的河流是,该河与流经巴基斯坦的最主要河流在水文特征上的差异有、等。

2.读图2-7“德干高原地形剖面和农作物分布图”,回答问题。

图2-7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海②湾③山脉④山脉。

(2)水稻主要分布在⑤,即,原因是。

(3)棉花主要分布在⑥,即,原因是。

高考经典试题
(2004年·全国)如图2-8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

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

读图2-8,完成下列要求。

图2-8
(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

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5)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2.(2002年·全国)图2-9中甲地年降水量为680 mm,丙河年径流总量为118亿m3(黄河年径流总量为575亿m3)。

回答:
图2-9
(1)丙河的汛期在季,其主要补给水源为、。

(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于、,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

(3)乙湖具有明显的咸淡分区,它的(东部或西部)盐度较高,成因为;
另一部分盐度较低,成因为。

(4)丁地所在的国家是。

南亚印度中亚综合测试题
参考答案
考点基础过关1.B 2.D 3.B 4.B 5.B 6.B 7.A 8.D 9.C 10.D 11.C
12.D 13.A 14.C
考点综合训练一、1.B 2.C 3.A 4.C 5.C 6.B 7.B 8.D 9.A 10.D 二、1.(1)孟加拉湾阿拉伯海(2)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耕地面积广大;劳动力丰富旱涝灾害频发、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3)②棉纺织加尔各答黄麻班加罗尔科技力量雄厚(4)恒河恒河水量更大,含沙量较印度河小2.(1)①阿拉伯海②孟加拉湾③西高止山脉④东高止山脉(2)东西两侧沿海地区降水丰沛,水热条件好,地势平坦,土壤肥沃(3)德干高原西北部光照强,热量充足,土壤透气性好,土壤肥沃
高考经典试题1.(1)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气温(温度)(2)风(风力)(3)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导致土地沙化(沙漠化或土地退化)(4)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矿物质(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

(5)(入湖水量减少)湖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6)“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开垦耕地及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

2.(1)夏雨水、高山冰雪融水(2)大西洋、北冰洋海洋水汽进入山区、由于山地的阻挡抬升作用,多形成地形雨。

(3)东部乙湖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蒸发强河水注入(4)哈萨克斯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