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专业发声技巧之人声的共鸣作用
播音主持专业发声技巧之人声的共鸣作用”
大家知道,人的声音分为高、中、低三个声区,不同声区使用的共鸣不一样,低音是胸声区,其共鸣以胸腔为主,口腔次之,头腔
更次之。
中音是混声区,其共鸣以口咽腔为主,头腔次之,胸腔更
次之。
高音属于头声区,它以鼻腔及其周围的"窦"为主要共鸣器官,口咽腔次之,胸腔更次之。
合乎理想的共鸣效果,是声音在通过共鸣腔时,步步得到共鸣的助力,到最后由口腔透出的时候,音量已显着增大,音质也大大改善。
合理的调节方法,是根据音的高低与当时呼气强弱的情形,精
密地调节各共鸣腔,配合音量与音色的需要。
声音白声带发出,到
从口腔透出,在过程中遇到配合共鸣的地方越多,得到的共鸣的助
力就越大,声音就越洪亮动听。
喉腔喉腔是第一个共鸣腔,它的形状对于整个声音质量都有影响。
喉头一定要放松,不能挤压。
挤压喉部,会使声音变窄变横,
卡在嗓子眼里,闷塞难听。
必须放松喉部,才能产生良好的共鸣。
咽腔咽腔包括三个部分,喉咽、口咽、鼻咽。
咽腔管子很长,
容积很大,是声音的必经之路,对共鸣有重要作用。
咽部的活动还
有控制气息的作用。
发音带所发出的音起"基音"共鸣,而且还能利
用它做呼气的一种阻力,以控制气息,使声带比较能正常工作。
鼻腔它的共鸣作用,一是由于腔内空气的振动,二是由于骨骼
的传导。
鼻腔属于上部共鸣区,对于高音共鸣作用大。
头腔头腔共鸣主要靠鼻腔周围四对"窦",即:较大洞状的额窦,
蝶窦和上颌窦,以及像蜂窝状的筛窦。
它们有各自的管道与鼻腔相通,"窦"内充满空气,可以起共鸣作用。
"窦"自然地长在头上,它
们自身不能改形状,不会自发产生共鸣,它们的共鸣必须靠外力--
加大声波压力,同时口咽腔作相应的变形,才能使声波改道,由原来从口腔通道折射出去,改为(逼导)经由口咽尤其是鼻咽腔导向头腔,引起头腔四对"窦"共振。
高音主要靠头腔共鸣。
胸腔下部共鸣。
振动感觉是沿胸骨上下移动的。
胸腔共鸣可使音量扩大,声音雄浑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