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组织和公约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组织和公约


2020/10/31
2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主要途径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是指一国缔结或参加多边公约 或双边条约,以国内法在不违反国际公约所规定 最低限度的情况下保护他国的知识产权。
除了在法语非洲国家、北美自由贸易区及欧盟国 家外,也不是指以国际条约取代或覆盖国内法, 因此,“国际保护”并不能使知识产权的“地域 性”消失,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使“地域性”被消 弱了而已。
《巴黎公约》第4条规定,“已经在本联盟的一个 国家正式提出专利、实用新型注册、外观设计 注册或商标注册的申请的任何人、或其权利继 受人,为了在其他国家提出申请,在以下规定 的时间内享有优先权”。
关于优先权的时间,根据公约规定,对于专利 和实用新型应为12个月,对于外观设计和商标 应为6个月。
2020/10/31
2020/10/31
13
• 工业产权的最低标准原则
对专利的最低标准包括: 1)专利的独立性 2)发明人的署名权 3)法律禁止销售产品的专利性。4)进口和专利的维持 5)强制许可
对某些进口产品的权利 7)国际交通工具中使用的专利产品
6)方法专利权人
2020/10/31
14
• 对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的最低标准
公约规定各成员国均有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的义务 。
成员国可以通过专门立法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也 可通过专利法、版权法或制止不正当竞争法中的 规定为外观设计提供保护。
2020/10/31
15
• 对商标保护的最低标准
1)商标权的独立性 2)驰名商标的保护 3)禁用商标的规定
2020/10/31
16
《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组织和公约
第一节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概述
•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产生
在知识产权领域没有任何国际公约时,任何人想 要在本国以外获得知识产权的保护是相当困难的 。
从19世纪80年代起,各国开始通过签订符合国际协 定或公约谋求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而1883年《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和1886年《保护文学艺 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等公约的签订,标志着知识 产权国际保护体系的产生和形成。
2020/10/31
5
第二节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组织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宗旨:通过国家之间的合作,必要时通过与其他 国际组织的协作,促进全世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确保各知识产权联盟之间的行政合作。
具体职能:协助各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立法 进程;为工业产权在国家范围的应用提供服务; 促进知识产权方面的信息交换;为各国尤其是发 展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法律援助和技术援助 ;建立处理知识产权争端的解决机制;推动信息 技术在各国的发展。
• 《马德里协定》保护的对象包括了商标与服务商 标,其宗旨是解决商标的国际注册问题。按照这 个协定的规定,凡申请国家注册的申请人必须是 《马德里协定》成员的国民和在成员中有住所或 有实际营业所的非成员国民;商标注册的申请人 向本国主管部门递交一份法文和统一格式书写的 “国际注册申请案”,并缴纳有关费用,本国商 标主管部门核查后,转至世界知识产权国际局, 经审查符合要求的,就可能能取得在两个以上国 家的注册。
2020/10/31
6
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各国政府间讨论关于教育 、科学和文化问题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通过教 育、科学及文化来促进各国间的合作,对和平与 安全作出贡献,以增进对正义、法治及联合国宪 章所确认的世界人民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 教均享有人权与基本自由的普遍尊重。
2020/10/31
9
国民待遇原则适用于缔约国法律授予其国民在 工业产权保护方面的一切利益。具体包括:(1) 获得各种工业产权的权利。(2)这些权利的范围 和期限。(3)对侵犯这些权利的法律上的救济手 段。(4)国家法律为保护这些权利所采用的各种 制裁手段。
2020/10/31
10
• 优先权原则
11
• 独立性原则
专利的独立性原则:在巴黎公约成员国内,当 有资格享有国民待遇的人,就同一发明而在非成 员国内享有的专利权,彼此应当是“互相独立” 的。
“本联盟国家的国民向本联盟各国申请的专利 ,与在其他国家,不论是否本联盟的成员国,就 同一发明所取得的专利是互相独立的。”
商标的独立性原则:如果一项商标没有能够在本国
国际劳工组织
2020/10/31
7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
• 狭义的知识产权,即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包括 两个部分:文学产权和工业产权。
• 涉及工业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
《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 《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关于工业产权的其他重要国际公约
• 涉及版权领域的重要国际公约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世界版权公约》 兼有工业产权和版权的重要国际公约
2020/10/31
8
《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
• 工业产权概念界定
• 国民待遇原则
所谓国民待遇,是指一个国家给予外国人(包括无国籍 人)以相同于其国人的待遇。在给予国民待遇的范围内, 外国人享有与国人相同的权利;同时,承担不超过过人应 承担的义务和限制。
根据公约的规定,在公约成员国内,其他成员国的国民 在遵守对该国国民适用的条件和手续的情况下,应和该国 国民享受同样的保护,并在他们的权利遭受任何侵害时, 得到同样的法律救济。只要是成员国的国民,在工业产权 的取得、行使和保护方面,在其他成员国内享有与该国国 民相同的“便利”。
国际上知识产权保护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2020/10/31
3
• 互惠保护 • 双边条约保护 • 多边(国际)公约保护
世界性公约和区域性公约
2020/10/31
பைடு நூலகம்
4
•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的标准不断提升,表现为 :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范围不断扩大 ;不断创新的权利;减少和限制对知 识产权权利的限制和例外规定
获得注册,或它在本国的注册被撤销,不得影响
它在其他202成0/10员/31 国的注册申请被批准。
12
• 临时保护性原则
《巴黎公约》第11条第1款规定,“本联盟国家应该按其本国法律对在本联盟任何国家领土 内举办的官方或经官方承认的国际展览会展出的商品中可以取得专利的发明、实用新 型、外观设计和商标,给予临时保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