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古典名著之旅5草船借箭新科考点一、会写字周瑜[yú]妒忌[jì]督[dū]幔[màn]子水寨[zhài]擂[léi]鼓呐[nà]喊弓弩[nǔ]手丞[chéng]相二、会写字妒[dù](妒忌)(妒火)忌[jì](妒忌)(忌讳)曹[cáo](姓曹)督[dū](督办)(督促)委[wěi](委托)(原委)鲁[lǔ](粗鲁)(鲁莽)遮[zhē](遮住)(遮掩)寨[zhài](水寨)(山寨)擂[léi](擂鼓)(自吹自擂)呐[nà](呐喊)插[chā](插队)(插入)三、多音字饮[yǐn](饮酒)[yìn](饮马)擂[lèi](擂台)[léi](擂鼓)四、近义词才干-才智推却-推辞紧急-紧迫惩罚-处罚吩咐-叮嘱商议-商讨迟延-拖延妒忌-嫉妒五、反义词惩罚-奖励齐全-短缺推却-接受紧急-缓慢六、词语理解军令状:为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的,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果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治罪。
推却:拒绝,推辞。
迟延:耽搁,拖延。
探听:探问。
私自:背着组织或有关的人,自己做不和规章制度的事。
自有妙用:自然有巧妙的用处。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
形容有预见性且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并决定策略。
七、词语搭配立下(军令状)吩咐(军匠们)准备(材料)支援(水军)逼近(水寨)八、重点句品析1.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事件起因:点明“草船借箭”的原因。
第一段话开门见山,交代了周瑜要设计陷害诸葛亮的原因,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2.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对话描写:这是周瑜设好的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计害人。
周瑜的不动声色,反映出他的险恶用心。
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对答如流,表现出他的坚定果断。
3.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语言描写:(1)设置悬念,说明按正常的办法造箭是无法完成的。
(2)揭露了周瑜让诸葛亮造箭是假,想借机杀掉诸葛亮才是真,表现了周瑜用心险恶,手段卑劣。
4.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对话描写:诸葛亮让鲁肃保密,鲁肃果然没有把借船的事告诉周瑜,说明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可以信赖,体现了诸葛亮有计谋、有胆略、知己知彼。
5.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品词:“私自”说明鲁肃帮助诸葛亮一事确实没有告诉周瑜,照应上文。
6.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品词:(1)“大雾漫天”指到处都是大雾,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推测准确。
(2)“一字摆开”“擂鼓”“呐喊”这些布置可以看出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
7.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品词:“顺风顺水”显示出诸葛亮有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并且会灵活运用。
8.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反衬:周瑜的长叹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同时,反衬了诸葛亮的军事才干,使诸葛亮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九、疑难探究1.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结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结果成功了。
有这样的结果的原因是:(1)诸葛亮精通气象,利用了有雾的天气条件。
(2)诸葛亮利用了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
(3)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2.诸葛亮能成功“借箭”的四个原因: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谋划周密。
3.文中的周瑜和诸葛亮各有什么特点?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诸葛亮:才智过人、心胸宽广、足智多谋。
6景阳冈新课考点一、会认字倚[yǐ]靠著[zhù]名一碟[dié]俺[ǎn]们绰[chāo]手杖[zhàng]擒[qín]拿请勿[wù]自误肋[lèi]骨踉跄[liàng qiàng]呵[ā]腰胯[kuà]霹雳[pī lì]咆哮[páo xiào]铁锤[chuí]血泊[pō]二、会写字冈[gāng](景阳冈)(山岗)饥[jī](饥渴)(饥饿)碟[dié](碟子)(碟片)俺[ǎn](俺几个)榜(bǎng)(榜文)(榜样)杖[zhàng](手杖)(拐杖)申[shēn](申请)(申诉)兼[jiān](兼职)(兼并)勿[wù](切勿)拖[tuō](拖鞋)(拖拉)悉[xī](悉心)(悉力)肋[lèi](肋条)(肋骨)坠[zhuì](坠毁)(坠落)膛[táng](胸膛)(开膛)截[jié](截止)(截取)三、多音字泊[ bó ] 停泊[ pō ] 血泊四、近义词吓唬-恐吓诡计-奸计奇怪-古怪踉踉跄跄-跌跌撞撞五、反义词光滑-粗糙酥软-僵硬破碎-完整六、词语理解筛:斟酒或茶。
但凡:凡是,只要是。
诡计:狡诈的计策。
酥软:身体软弱无力。
平生气力:指所有的力气。
请勿自误:请不要自己耽误自己。
文中指自己害自己。
踉踉跄跄:指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七、词语搭配(败落)的山神庙(光挞挞)的大青石(咆哮)的大虫(疏软)的手脚(绰了)梢棒(袒开)胸膛(抡起)梢棒八、重点句品析1.正是晌午时候,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家酒店,门前挑着一面旗,上头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伏笔:“三碗不过冈”是下文店家只给武松三碗酒的原因。
2.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叫道∶“这酒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拿些来吃。
”店家道∶“只有熟牛肉。
”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
”铺垫:武松喝酒一饮而尽,吃牛肉要二三斤,这两处描写刻画了一个能喝酒吃肉的壮汉形象,为下文武松有力气打老虎做铺垫。
3.恰好吃了三碗酒,店家再也不来筛了。
过渡句:下文围绕着“店家再也不来筛了”展开人物对话,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彰显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4.店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叫做‘出门倒’,初入口时只觉得好吃,一会儿就醉倒了。
”武松从身边拿出些银子来,叫道∶“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语言描写:通过对话,交代了“三碗不过冈”的原因,与前文相呼应,从中可看出一个倔强豪爽的武松。
5.文中第四段话里的两个“不怕”,清晰地刻画了武松浑身是胆的形象,表现了武松勇敢无畏,倔强豪爽的性格特点,为下文武松勇猛打虎做铺垫。
6.文中第1~4段描写武松在酒店喝酒的情况,初步展现其性格特点,使故事更加生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7.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
”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心理描写:(1)对武松的心理描写十分真实,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2)为下文老虎的出现,与这场扣人心弦的人虎相搏渲染气氛。
8.武松一面走,一面把毡笠儿掀在脊梁上,把哨棒插在腰间。
回头一看,红日渐渐地坠下去了。
句析:写“红日渐渐地坠下去”,与上段“一轮红日慢慢地落下山去”,表明时间的变化,同时暗示危险临近。
9.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热起来了,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敞开,踉踉跄跄,奔过乱树林来。
||见一块光滑的大青石,武松把哨棒靠在一边,躺下来想睡一觉。
忽然起了一阵狂风。
那一阵风过了,只听见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动作描写:(1)描写武松醉酒后的动作,为下文徒手打虎做铺垫,表现出武松英勇机智,无所畏惧的性格。
(2)“起了一阵狂风”衬托出老虎的气势之大。
10.第九段中几个“闪”字准确地刻画了武松遭遇突然袭击的本能反应,体现了武松的敏捷机智。
“蹿、掀、吼”“扑、掀、剪”写出了老虎的气势,反衬武松徒手打虎的不得了。
11.第11段中运用“按、揪、提、打”等动词,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生动形象,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12.武松回到青石上坐了半歇,想道∶“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还是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
”武松在石头边找到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来。
心理与动作描写:(1)“挨”字生动形象的写出武松打虎后的精疲力尽。
(2)整段的作用:真实的对武松做了补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
7猴王出世新课考点一、会认字芝[zhī]兰遂[suì]迸[bèng]裂涧[jiàn]泉獐[zhāng]鹿猕猿(mí yuán)耶[yé]拖男挈[qiè]女瞑[míng]目石窍[qiào]楷[kǎi]书镌[juān]着抓耳挠[náo]腮顽劣[liè]列位呵[a]二、多音字呵[ hē ]笑呵呵[ a ] 列位呵三、近义词开辟-开拓炎热-酷暑欢喜-高兴宽阔-广阔四、反义词炎热-寒冷仔细-马虎宽阔-狭窄顽劣-乖巧五、词语理解灵通:指有了灵气,通了灵性。
迸裂:破裂,崩裂。
瞑目:闭上眼睛。
明明朗朗:很明白,很清楚。
喜不自胜:形容喜悦到了极点。
天造地设:自然形成又合乎理想。
造化:福气,运气。
力倦神疲:太累了而全身无力,精神不好。
抓耳挠腮:形容焦急、忙乱或苦闷得无计可施的样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拱伏无违:伏在地上,朝上礼拜,没有违抗的。
序齿排班:按年龄大小依次排序。
六、重点句品析1.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zhāng)鹿为友,猕(mí)猿(yuán)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