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2000年制定,2006年修改)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大学语文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Chinese课程编号:313360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总学时:32学分:2适用专业:全校非中文专业二、大学语文的性质和地位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具有审美性、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
是一门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课程,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社会、历史、自然等各种形象化的具体感性的知识,是非中文专业的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学好其它各门课程的先行课,是实现我校“二十字”的办学理念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
三、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必要性1、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人文素质教育是依托人文学科,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促进人文精神的体悟和内化的教育。
人文知识是人文学科知识的总称,包括历史、哲学等。
大学语文是人文知识的一门重要的课程。
她涵盖了语言应用和表达,应用写作和文学作品的鉴赏。
具有审美性、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
既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基础。
2、我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大众化”应用型人才。
“大众化”应用人才,有两个层面:一是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动手的应用能力;二是既能掌握一定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又要掌握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基础理论。
向通才教育发展。
蔡元培、梅贻琦等老一辈教育专家指出:大学语文对于把大学生培养成“沟通文理两科”的“通才”,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人文方面的“通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十世纪前期的沈尹默、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等他们是文学大师,同时他们的自然科学知识也极为深厚;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他们是理工大师,同时他们的语文修养都非常深厚。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是机械工程专家,人文底蕴非常丰厚。
所以要达到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开设大学语文势在必行!3、找回失落的人文精神。
现在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及年轻人缺乏人文精神,正象杨叔子总结的“四不”特点:对人不感激、对事不满意、对物不爱惜、对己不严厉。
他们只讲索取,不讲回报,普遍缺乏爱心。
这是很让人担忧的事。
要在大学生中找回失落的人文精神,就不能不接受祖国灿烂文化的教育,.一个人可以不写诗,不写小说,但不能不会欣赏诗歌和小说,不能丧失对美的鉴赏能力,对人文精神的感悟能力以及对世界的感知能力。
世界要一统化,在未来的世界文化格局中,汉语以及汉语所负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新文化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中国政府在全球建立百所“孔子学院”。
就是要在世界上推广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
作为21世纪的年轻大学生,“饮水必须思源,数典不能忘祖”。
要不断加强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和继承,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
四、大学语文的目标和要求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这种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文学鉴赏水平的提高,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一是通过对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为学好本专业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学科的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素质人才。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做到:第一、大学语文课程要有吸引力,富于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通过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篇优美的、引人入胜的文学佳作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领略汉语言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课程的理念。
第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继承传统的人文精神。
要让学生受到感悟和内化教育,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古今文化精品的感化教育下,受到爱国感情和高尚情操的滋养,升华思想境界和塑造健康的人格。
第三,夯实基础,提高语文水平。
大学语文课具有人文性,但同于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课;具有工具性,但也不同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课,语文课的名称表明在这门学科里要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教育,这种全面教育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
在教学中,不仅要学生学习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学习语文的表达形式——阅读和写作。
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语文水平,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第四,注重创新性,利用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重特点。
培养学生有更强的现代信息吸收欲望和处理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
使学生实现多元发展,成为理论型、思辩型、学术型、创造型的综合型人才。
五、课程开设的对象、课时和学分本课程为公共必修课。
面向全校非中文专业的文科和理科专业开设。
课时为54学时,学分为3分。
每个专业开设一个学期,文理对开。
六、教学内容第一编语言应用导言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及其应用第一节语素、词、短语一、语素二、词三、短语四、句子第二节词类的划分一、为什么要划分词类二、词类的划分标准三、词的类型四、词的归类五、纠正词类在运用中的错误第三节句子一、什么是句子二、句子的分类第四节语法中出现的错误一、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二、句法成分残缺三、词语位置不当四、句法成分杂糅五、代词指代不明六、数量表达混乱七、检查语法错误的两种方法第二章语言表达第一节语句的选择一、词语的选择二、句子的配置第二节节律的调整一、音节要整齐匀称二、声调要平仄相间、上下相对三、韵脚要和谐自然四、叠音要自然传神第三节句子的超常搭配一、什么是超常搭配二、超常搭配的分第三章语言的运用第一节语言运用一、语用的变异性二、语用的规律性三、语言环境第二节语言交际一、话语交际原则二、话语交际的要素第三节语言和文化一、语言的文化特征二、语言的文化镜像功能三、语言的文化传承功能第二编应用写作绪论现代人的“第一文化”第一章功底第一节思想素养与科学伦理一、思想素养二、科学理论第二节知识视野与实践根基一、知识视野二、实践根基第三节创新意识和想象之翅一、创新意识二、想象之翅第二章聚材第一节观察第二节阅读第三节亲历第三章运思第一节提炼主题一、主题的含义、特性及作用二、主题的提炼第二节谋篇布局一、谋篇布局的含义二、谋篇布局的方法三、谋篇布局的优化模式建构四、谋篇布局的原则和要求第四章表达第一节表达方式一、叙述二、描写三、抒情四、议论五、说明第二节表现技法一、文心之妙在乎“转”二、技法求变化宜自然、得体第五章学术论文写作第一节概念、特点、选题一、概念二、特点、分类三、选题、聚材、拟纲第二节一个主件,七个零件一、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二、正文三、参考文献四、附录五、外文提要六、致谢七、其他要求第六章大众传媒写作第一节消息一、概念、特点、分类二、标题三、导语、主体、结语、背景材料四、技法第二节通讯一、概念、特点、分类二、写作中的五个关系第三节演讲稿一、概念、分类二、写作三要点第七章一般应用文写作第一节公务文书写作一、公文类别二、公文体式三、几种常见的公文第二节事务文书写作一、调查报告二、计划三、总结第三节求职文书写作一、求职信的基本结构二、求职信的撰写技巧第四节经济文书写作第五节社交礼仪文书写作一、请柬二、贺词三、感谢信第三编文学鉴赏第一章文学与文学鉴赏第一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文学是什么二.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第二节文学鉴赏的一般规律一.什么是文学鉴赏二、文学鉴赏的性质三.文学鉴赏的心理特征第二章诗歌鉴赏第一节诗歌概说一、诗歌是什么二、诗歌的特征第二节诗歌鉴赏一.抒情诗的鉴赏二.叙事诗的鉴赏第三节例诗鉴赏第三章散文鉴赏第一节散文概说一、散文是什么二、散文的特征第二节散文鉴赏一.把握散文的思想意蕴二.辨识散文的表现技法三.品鉴散文的境界与谐趣第三节例文赏析第四章小说鉴赏第一节小说概说一.小说是什么二.小说的特征第二节小说鉴赏一.有选择地阅读小说二.鉴别小说的思想魅力三.鉴别小说的艺术魅力第三节例作赏析第五章戏剧鉴赏一节戏剧概说一.什么是戏剧二.戏剧的审美特征第二节戏剧鉴赏第三节例作赏析第四编文选篇★古代文学部分关雎…………………………………………………………《诗经》兼葭……………………………………………………《诗经》季氏篇(四、五、六、七、八)…………………………《论语》学而篇(一、四、六)……………………………………《论语》道德经六章………………………………………………《老子》秋水……………………………………………………《庄子》寡人与国也…………………………………………………《孟子。
梁惠王上》伯夷目不视恶色……………………………………………《孟子。
万章下》天行有常……………………………………………………《荀子。
天论》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战国策》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左传》管仲有病……………………………………………………《吕氏春秋》张良遇黄石公………………………………………………《史记·留侯世家》论积贮疏……………………………………………………《汉书》谏逐客书……………………………………………………李斯离骚(节选)……………………………………………屈原孔雀东南飞并序……………………………………………汉乐府短歌行………………………………………………………曹操腾王阁序………………………………………………………王勃燕歌行…………………………………………………………曹丕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将进酒…………………………………………………………李白黄鹤楼…………………………………………………………崔颢杜甫诗两首……………………………………………………杜甫长恨歌…………………………………………………………白居易苏轼诗词赋各一首……………………………………………苏轼木兰花…………………………………………………………宋祁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哀江南赋………………………………………………………庾信祭十二郎文……………………………………………………韩愈关山月…………………………………………………………陆游鹊桥仙…………………………………………………………秦观临江仙…………………………………………………………晏几道徐文长传………………………………………………………袁宏道双调。
夜行船(秋思)………………………………………马致远西厢记(长亭送别)…………………………………………王实甫黛玉葬花………………………………………………………曹雪芹★现当代文学部分伤逝……………………………………………………………鲁迅谈独立与思考…………………………………………………茅盾再别康桥………………………………………………………徐志摩文学的趣味………………………………………………………朱光潜翠翠(边城)…………………………………………………沈从文雨巷…………………………………………………………戴望舒论快乐…………………………………………………………钱钟书怀念萧珊…………………………………………………………巴金雅舍………………………………………………………………梁实秋春之声…………………………………………………………王蒙华威先生………………………………………………………张天翼受戒……………………………………………………………汪曾琪西湖梦……………………………………………………………余秋雨双桅船……………………………………………………………舒婷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