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容摘要】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以学生的认识活动为主体,教会学生识字方法,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及手段,采取多样教学策略,找到识字教学的规律,识字教学就是轻松愉快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激发兴趣识字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由此看出,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讲,它首先要为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从促进大脑发育的角度看,由于识字活动必须通过视觉、听觉、动手等多条渠道获取外界信息,从而形成对大脑的综合刺激,强化大脑各区的神经联系和贯通。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识字能力,让学生从想学,乐学到主动学习,是识字教学的关键。

结合教学经验,我觉得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积极认识倾向,它推动人去探索新知识,发展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也把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

可见,识字教学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比较活泼、好动。

在单调的识字过程中,简单机械、枯燥无味的教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容易产生疲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

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探究学习方法,总结识字规律,烦琐的识字,就会变得轻松、愉悦。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几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轻松愉快地识字。

1、用故事激发识字兴趣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

听故事,讲故事既可以丰富儿童的知识,又可以发展他们的语言。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我们使用听故事、讲故事的方法来组织教学,不仅能进一步发展儿童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入学儿童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常常是利用课前的两三分钟,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当故事讲到精彩的地方时却突然停住,然后告诉孩子后面的故事就要大家自己看故事书才知道,而且要认识很多字才能读故事书,才能讲出更多动人的故事。

有时,又让知道这个故事的孩子起来讲给其他同学听等。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孩子识字的主动性,激发了孩子自主识字的兴趣。

2、用游戏激发识字兴趣喜欢玩游戏是孩子的又一天性,枯燥乏味的学习令他们厌恶。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

朱熹更主:在“咏歌舞蹈”的游戏活动中,增强儿童的学习自觉性,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可以使得学生愉快识字。

如:我们常常使用的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贴字游戏、头饰表演、找朋友、送信……这些都是一些我们在教学中常使用的。

当然,游戏的种类繁多,方法各异,还有“登山”、“想象”、“兵捉贼”、“火眼金睛”等。

游戏使用的时机以及时间的长短可以随便控制,在游戏中,枯燥乏味的汉字很容易记住。

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原理,教师努力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识字学习环境,尊重孩子的学习天性,让孩子在轻松愉快地游戏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实现字词的意义建构,同时能养成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并最终实现及早独立识字的教学目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常常使识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用猜谜激发识字兴趣除上述方法以外,低年级教师还可以根据汉字字形特点,采用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联想方法,将生字编成字谜让学生猜,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准确地记忆字形。

在识字活动中运用猜字谜、编字谜,不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巩固了所学的生字。

如:教学“碧”字时,出示谜语:王大妈穿白衣坐在石头上。

教学“告”时,出示:一口咬掉牛尾巴。

教学“笔”时,出示:上边竹子下边毛,写字画画离不了。

教学“秋”时,出示:一边绿,一边红,一边怕水,一边怕虫。

教学“绿”时,绕丝旁,横山下横长,水变聚四点。

这样,就将简单乏味的生字变成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谜语。

学生猜谜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有些学生还能一字说出多个谜语。

除了编谜让学生猜字外,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抓住某些汉字的字形特点,进行联想,学着编谜语。

首先可以让学生试着编一些描述性的谜语。

描述字往往是:“左什么、右什么,上什么、下什么”或“外什么、什么”等。

学生学着编谜语,一定要认真分析字形,抓住特点。

谜语帮助识字的方法,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推到主体的位置上,能获得学生对识字的浓厚兴趣。

4、用比赛激发识字兴趣少年儿童的好胜心、荣誉感极强,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认可。

给他们进行展示自己本领和成绩的平台,他们的学习动力就会源源不绝。

所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能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

如:语文课前五分钟,可安排识字比赛,评出“认字小能手”。

容包括练字、讲故事、诵读等方面,让学生在边学边读、边练边写中提高了他们的识字技能。

比赛为孩子们搭建了锻炼和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不仅锻炼了识字能力,而且增强了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

二、交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新大纲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方法远比教给知识重要。

低年级学生在短短两年时间要认识2000左右的字,显然要求教师尽快地“授之以渔”。

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则是识字训练的重点。

学生掌握了识字规律,学会方法,从而提高了识字效率。

学生识字的方法有:1、寻找规律识字在语言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让学生去挖掘识字的方法和规律,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如:“作”是单人旁,意思是工作,而日字旁是“昨”,意思是昨天。

揭示构字的规律,举一反三,在学习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2、借助插图练习识字低年级语文课本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有丰富的识字容。

在教学象形字时,如“川、舟、石、月、水、羊”等字,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图与字、物与字结合,知道这种模拟事物的样子造出来的字就是象形字,让学生在学习和比较中掌握象形字的识记规律,由形到字,由字到形,形象识记,引导学生学会识字。

3、基本字带字法基本字带字,就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基本字和偏旁部首之后,再通过加、减和反复比较的办法教识字。

在日常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①、直接带字法这种方法就是用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基本字,直接带出所要学的一组生字,如利用基本字“青”就可以带出“请”“清”“情”“晴”“箐”“精”“睛”几个字,由于基本字是熟字,学习他所带出的字,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

举一反三:“少”又可以带出“沙”“砂”“纱”“吵”“抄”“炒”等。

②、间接带字法有些基本字都有一定的构字能力,因此采用换取偏旁、部首的方法。

如教带“隹”字组,就说“难”字去掉又字旁,换上口字旁念“唯”,唯一的唯;换上提土旁,念“堆”,一堆的堆,换上言字旁念“谁”;换上提手旁念“推”,以此类推……4、偏旁识字法偏旁部首是构成汉字的重要部件,认识和掌握偏旁部首就会简化识字的分析和记忆的过程。

如教“打、提、挂、排、拍”这几个字,它们的部首是提手旁,这几个字的意思,都跟手的动作有关系,所以用了提手旁做部首。

学生掌握了方法,就容易理解字义,就能较好地组词造句,进行有效地学习课文和阅读朗诵。

5、比较识字法汉字中有许多字在字音、字形方面都很相象,字义却相差很远,怎样来识记区别这些字呢?可以用比较法学习,就是把这些字写出来进行比较。

如“大”和“太”,“乌”和“鸟”,“做、作、坐、座”,“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嘴,‘喝’是口字旁。

”都可以在比较中达到深层认识和巩固,也可让学生自编顺口溜识记。

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区分、辨别,抓住异同点,巧记,活记。

6、让学生自学与互学识字团结协作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个互助合作的过程,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同桌互学、前后四人小组及游戏等形式,逐渐养成互助互爱、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学习习惯,并从中感受到亲如兄弟姐妹的同学关系,从而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并促进了认知与感情的全面发展。

三、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集体交流《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从生活中学习生字,学生们学习兴趣非常高,因为:第一,这是他们身边的、亲眼目睹的;第二,这是他们自己亲自发现的,有成就感;第三,可以骄傲地读给爸爸妈妈和同学听,能够换来大家的赞扬。

“生活识字法”激起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对于识字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1、校园文化结合识字教学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识字愿望,只要我们积极引导,定会收到好效果。

我们可以利用周围的文化氛围进行识字教学。

如学校的名字,学校的实验室、宣传栏、黑板报、草坪的环保标志等,让学生愉快的学习,增加了他们的识字量。

2、从观察、生活中识字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应该回归于生活。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为学习语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

要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教师就要经常给学生展示生活识字的机会,提供在生活中识字的舞台,生活就成了学生识字的广阔天地。

家庭、街道、车站、商店等都是识字的好环境。

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随时随地养成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的习惯,对生字的认知是大有帮助的。

比如到超市里去买东西,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要孩子们一下子记住是不可能的,那就分类来记,前几次记薯片,过几次记糖果类……把识字与认识物体有机地结合,这又是一种不错的识字方法,我们可以大力宣扬,热情鼓励,促使孩子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3、从自我体验中识字能力、态度和情感是亲身实践的结果,反过来又对实践产生影响。

显然,能力、态度、情感的培养是不能靠“灌输”来完成的。

体验是一个人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所引起的一系列感受,它能引发强烈的表达欲望,而且还善于在运用中体会字句的含义,久而久之,便可以达到学会识字的目的。

同时,教师应在传授知识中成为小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以教师的自我体验生活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也能在自我体验中去学会识字。

总而言之,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以学生的认识活动为主体,教会识字方法,灵活地融合多种方法,学生能主动参与,成为识字的主人,努力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及手段,采取多样教学策略,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课堂识字的教学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