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教室设计方案

智慧教室设计方案

智慧教室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X月目录第1章项目概述 (5)1.1 项目背景 (5)1.2 项目需求 (6)第2章方案设计 (9)2.1 系统概述 (9)2.2 设计原则 (10)2.3 设计目标 (13)2.4 系统设计 (14)2.5 应用优势 (16)2.6 全自动高清录播系统概述 (18)2.6.1 系统概述 (18)2.6.2 系统详细功能介绍 (22)2.6.3 方案建设示意图 (26)2.6.4 精品录播教室系统组成说明 (30)2.6.5 系统功能特点 (51)2.6.6 产品参数 (62)2.7 教学资源集中管理平台 (89)2.7.1 概述 (89)2.7.2 平台功能详细介绍 (90)2.7.3 产品参数 (98)2.8 集中存储阵列 (107)2.8.1 概述 (107)2.8.2 功能特点 (107)2.9 系统集成 (110)2.9.1 集成建设总体原则 (110)2.9.2 本期集成项目集成规划思路 (124)2.9.3 项目成果交付 (138)2.9.4 项目质量服务体系 (141)2.9.5 项目服务承诺 (148)第3章环境要求 (153)3.1 灯光系统设计 (153)3.2 吸音处理 (155)3.3 温度和湿度要求: (157)3.4 供电的要求: (157)第4章施工方案 (159)4.1 总体概述 (159)4.1.1 前言 (159)4.1.2 工程简介 (159)4.1.3 编制依据 (161)4.1.4 设计原则 (162)4.1.5 建设目标 (163)4.1.6 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 (164)4.1.7 工程实施目标【方案针对性】 (165)4.1.8 施工段划分 (165)4.2 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 (174)4.2.1 工期目标 (174)4.2.2 工程分解 (174)4.2.3 工程进度安排 (175)4.2.4 进度计划安排表 (178)4.2.5 确保工期措施 (178)4.3 赶工措施及计划 (184)4.3.1 工序管理保证措施 (184)4.3.2 资金、材料、设备保证措施 (184)4.3.3 人员调配措施 (185)4.3.4 奖惩措施 (185)4.4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和解决方案 (186)4.4.1 综合布线系统 (186)4.4.2 监控系统 (218)4.4.3 入侵报警系统 (225)4.4.4 巡更系统 (228)4.5 主要管理人员及工种组织配备情况 (229)4.6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 (232)4.7 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及技术措施 (246)4.8 各子系统调试方案、工程联调方案 (314)4.8.1 综合布线系统 (314)4.8.2 网络监控、报警系统 (315)4.8.3 巡更系统 (316)4.9 各子系统有详细验收方案和验收标准 (317)4.9.1 验收方案 (317)4.9.2 验收标准 (332)4.10 工程管理及协调方案 (332)4.10.1 与总承包方的配合 (333)4.10.2 与机电安装分包的配合 (334)4.10.3 与装修分包方的配合 (334)4.10.4 与消防承包方的配合 (335)4.10.5 与电信、移动、有线电视接入方的配合 (335)4.10.6 与土建单位的界面划分 (336)4.10.7 与土建总承包单位的界面划分 (336)第5章售后服务保证措施 (337)5.1 前言 (337)5.2 维护支持服务方案 (337)5.3 维护支持服务目的 (337)5.4 维护支持服务的特点 (338)5.5 维护支持服务的内容 (339)5.6 服务质量监督保证 (343)5.7 售后服务保障措施 (343)5.8 我司对本项目的服务承诺 (344)5.9 维护期间有可能必须更换耗材及易损件的明细表 (345)5.10 售后服务及质保期承诺函 (346)第6章合理化建议 (348)6.1 施工准备阶段的合理化建议 (348)6.1.1 对人员管理、配备的合理化建议 (348)6.1.2 对总承包方的建议 (349)6.2 施工过程中的合理化建议 (350)6.2.1 工程质量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350)6.2.2 工程安全生产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352)6.3 智能化系统施工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353)6.3.1 关于沿桥架方向预留检修孔的建议 (353)6.3.2 桥架与各子系统穿线的建议 (353)6.3.3 前端设备安装前预留开凿检修孔 (353)6.3.4 综合布线系统 (354)6.4 成品保护的合理化建议 (359)6.4.1 智能化系统成品保护措施 (359)6.4.2 土建成品保护措施 (359)6.4.3 原材料保护措施 (360)6.4.4 成品包装及运输保护措施 (361)第1章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科技改变教育,创新引领未来。

以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推动信息产业升级,改变信息化发展模式,更在不断的提升着国家的发展水平,科技兴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这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

2017年11月23日,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教育部副部长指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就是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重点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

要通过探讨交流更多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相互促进,开拓创新,扎扎实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4年4月22日至25日,由教育部主办的“2014年第一期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班”上,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做了题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大见成效”的报告,重点分析如何构建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有效机制,以及不断探索创新有效机制,加快构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核心理念,两个方针的基本思路、三个层次的战略部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

并就利用信息技术探索教师协同备课和网络研修模式,普遍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

1.2项目需求在这些政策导向的作用下,依托精品录播系统+常态化系统+互动教学+资源管理应用的形式,形成教育视频资源的采集、制作、管理、应用、分享的一套完整应用模式,形成“共建共享”的教育资源累计,形成特色鲜明、符合当地需要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体现三通两平台的基础投资的实际应用价值。

这些需求基本可以归纳为:➢在学校内的校级视频资源应用平台,能有效管理校内的精品录播教室及常态化录播教室所录制的视频,录制的视频可以自动上传到区域级平台;➢在平台中,每个老师和学生有唯一的账号,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教育视频的点播、直播观看、参与教研活动;并可对视频进行评价,通过使用形成优质资源的形成机制;实现多种基于视频的业务目标:针对教师可以进行课后反思、公开课、优秀课评比、微课制作;针对学生可以进行课后复习、课外学习、翻转课堂学习;针对管理部门可以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微格教学、网络教研、微课大赛等;平台为每一个用户提供符合三通两平台要求的人人通学习空间,并实现“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后台提供组织结构、人员的管理;视频的自动转码、审核、管理;教研活动的管理、评审标准、专家组织等,可在实现对平台有效管理的情况下减少管理工作量;充分符合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情况,提供多种访问形式,包括PC使用的版本以及移动终端使用的APP;➢教育局可以对所有学校内的录播教室进行集中的管理,包括设备管理、集中录播、远程导播、集中巡课等;➢可以利用校内的精品互动录播教室,在学校之间组织开展远程教师培训、网络教研、远程述职答辩、考场实时监控、远程教学辅导等,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常态化录播系统能够和精品课录播系统统一管理,包含设备管理、资源管理等;➢常态化录播系统能够和视频监控及监考系统统一融合,减少设备投资,统一管理;➢学校常态化录播教室作为平安校园及日常课程录制的基础设备,授课教师上课时可以自行录制上课内容,并且可以通过教师自己的U盘进行录制,下课即可以将上课视频点走;➢所有录播教室(精品全自动录播和常态化录播)设备均具备多个机位,包含老师机位和学生机位,并且可以自动跟踪拍摄老师,实现镜头的自动切换;➢所有的上课内容都可以实现录制,并且在学校经过简单删选后定时上传到教育局平台;➢所有录播教室上课实况均可以通过教育局平台进行直播;➢所有精品课录播教室都可以实现双向互动,即可以做主讲教室也可以做听课教室,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简单的触控控制,就可以实现互动教室的选择;➢精品课互动录播教室除了可以实现点对点互动外,还可以实现多点的同时互动及分组互动;➢整个平台和方案的使用和管理要简单,维护工作量要小。

第2章方案设计2.1系统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技能与传统的教学技能有了根本的不同。

录播系统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已越来越多的被教育教学单位用来改善教育模式,改进教学、培训技术、提高教学、培训质量的主要手段和必备措施。

特别今年来随着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开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推动了教学手段现代化进程。

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精品课程建设已成为各大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套现代的多媒体录播系统,对于培养高素质、高教学技能的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将主观与客观有效结合把握所学,并在科学的教学模式中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立体思维的积极作用,从而将传统教学活动与现代信息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使之更好地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XX公司凭借多年的教育信息化经验,结合自身强大的技术研发优势,以国家教育部2011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国家教育部2012年颁布了《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为设计标准,围绕学校落实“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建设要求为建设目标,在充分了解学校需求的目标后设计出了本套精品课堂教学录播系统应用方案,本方案完美的应用在智慧课堂项目中,切实靠新技术,响应国家对于教育方面的号召,用技术武装学校,用科学,引领教育;本系统方案应用了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协同控制录制机、摄像机、吊麦、音频处理器等现代视听设备,通过触摸屏或电子白板,营造出一个高精度屏幕显示、高保真音质的现代化多媒体视听教学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