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保护方案 (1)

环境保护方案 (1)

目录1目的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和业主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令和法规,落实上级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减少施工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树立良好的企业外部形象,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江西省天然气管网二期工程施工生产过程及临时营地的环境保护管理。

3术语和相关文件本程序采用以下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1)GB/T24001-2004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2)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3)Q/《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第1部分:规范》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7)《管道局环境保护管理规定》8)管道二公司《管道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管理规定》9) EPC下发的《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4环境保护目标努力实现清洁生产,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妥善处理各种生产、生活废物,避免环境污染事故和社会投诉事件,排除水土流失隐患。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满足设计要求,符合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业主、EPC相关规定。

5环境保护目标的实施环境保护管理内容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上级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

制定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及目标。

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采取措施治理施工生产过程及临时营地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废液、废气及噪声、辐射,使之符合国家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

对施工现场的野生动、植物、植被及生态的保护。

推广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的先进技术、工艺、设备,降低施工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

进行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和奖惩。

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项目部成立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黄玉东任组长,各部门和机组长为组员,做到对环境保护工作齐抓共管。

职责项目经理是本项目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对环境保护工作负全面责任。

项目管理者代表主持项目环境保护日常工作,对项目环境保护负直接领导责任。

5.3.3 HSE负责项目环境保护的各项具体工作及对环境保护指标的考核工作。

根据项目施工生产情况、污染源分布、排放类别、排放量、确定重点污染控制对象,并进行登记;向施工机组单位下达环境保护管理目标、指标;定期组织对污染源进行监测、测量;每半年对施工生产现场的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一次综合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验证。

基层单位(各施工机组和辅助机组)根据项目部下达的环境保护管理目标制定实施计划和措施,并具体实施;施工生产中环境保护的实施,执行公司《管道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6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培训项目部在施工前制定出环境保护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根据管道沿线环境特点、施工作业内容和风险评价报告书要求制定。

项目部在施工前对员工进行环境保护的培训。

培训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6.1.2.1 施工所在地政府有关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政策、规定及业主的要求。

6.1.2.2 项目部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及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6.1.2.3 施工作业中的环境影响因素。

6.1.2.4 了解附近土地和水域利用情况,熟悉当地文化背景、民族风俗习惯及保护区域。

6.1.2.5 可能遇到的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6.1.2.6 文物古迹保护措施。

6.1.2.7 减少、收集和处理废弃物的方法。

6.1.2.8 危险品、燃料、机油、施工材料、设备的管理和存放。

环境保护计划的制定、实施及监督、检查6.1.3.1 在开工前,项目部根据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气候、地形、交通等情况制定详细可行的环境保护计划,计划包括:工程概况、初始环境评价、环境监测、环境保护措施等。

6.1.3.2 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保护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隐患限期整改。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一般规定6.2.1.1 施工人员应文明施工,禁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行为。

6.2.1.2 施工期间专(兼)职HSE监督员对工程施工期间进行环境管理,其管理的内容主要是根据上级有关环保管理规定和施工项目特点制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并对作业现场实施监督检查。

6.2.1.3 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的宽度,禁止超占、多占地,施工机具必须在作业带内和施工便道内行走。

6.2.1.4 任何时候禁止堵塞当地已有的排水沟或路边沟,保障畅通。

6.2.1.5 管道施工临时占地(如堆放管材、停放机具等),应尽量避免占用农田、绿地、草场;施工便道尽量利用已有道路,固定行车路线。

6.2.1.6 禁止在河流中冲洗设备,污染河水。

6.2.1.7 管线试压用水排放前经过化验,符合水质要求。

且和当地环境主管部门签订排放协议,办理排放许可手续,排放到指定区域。

排放口放置挡板或其他能量消散装置,防止对沟渠河道土壤造成集中冲刷。

6.2.1.8 禁止在林区、待收割的田地吸烟或点篝火。

6.2.1.9 施工中发现有古迹遗址、文物、化石等有价值的场地,立即停止施工并做出标记,派专人负责保护并报告当地文物主管部门,任何人不得破坏、占有文物、化石。

6.2.1.10 合理安排环境敏感区的施工季节或时间,减少对这些地区环境的影响和赔偿费用的支出。

施工废弃物处理施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随时清理回收,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6.2.2.1 施工作业中的焊条头、废砂轮片、废钢丝绳和玻璃片等每天进行回收,统一送回营地集中处理。

6.2.2.2 施工期间产生的工业污油,由专用回收装置专人送到营地统一处理,禁止随意倾倒。

6.2.2.3 施工中使用的油漆、化学溶剂及有毒有害物品,要妥善存放、保管,制定出防止泄漏和污染的具体措施。

6.2.2.4 无损检测胶片洗片产生的废液,要与当地卫生管理部门签订协议,统一回收处理,不得私自倾倒。

6.2.2.5 对管线防腐作业中时产生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

6.2.2.6 在施工期间使用的临时燃料油罐、燃料油运输车要制定安全储存和运输措施,防止燃料泄漏污染。

货物包装物控制6.2.3.1 不合格包装物不允许进入现场,确保物货包装物本身不对人身、货物、环境造成伤害或不良影响。

6.2.3.2 尽可能采用便于回收利用包装物对货物进行包装。

6.2.3.3 加强监督检验工作,严格要求供货商,包装不合格不许出厂,不予检收。

6.2.3.4 做所有货物包装物不允许留在工程现场,随时回收,集中处理。

噪声和尘埃控制6.2.4.1 施工前对工程机械等大型设备进行全面检修,确保性能良好,减少震动和噪音。

6.2.4.2 爆破、钻孔产生噪音大等作业,如靠近居民区,在19:00后应停止作业,以减少对居民的影响。

6.2.4.3 对作业无法停止的产生噪声的作业,如试压作业的空压机,可采用设立屏障等方法以减少噪声。

6.2.4.4 在与公路交界处的施工便道路面上放置碎石,以减少施工车辆把泥浆带到公路上。

一旦施工车辆或施工机械把泥浆、尘土或任何碎石带到公路上,立即将其清除掉。

6.2.4.5 在干燥和干旱地区,施工会产生影响局部空气质量的扬尘。

在扬尘严重的地方,应采取以下防尘措施:a. 在施工进出道路和作业带用洒水车控制扬尘。

b. 在施工进出道路上用化学除尘剂控制扬尘,例如用氯化钙或氯化镁的溶液控制扬尘。

c. 拉运土方、石灰、沙子等易产生灰尘的车辆,必须采用可靠的掩盖、覆盖措施。

施工设备环境保护管道施工使用大型设备较多,为减少对作业场所环境的影响,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必须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6.2.5.1 履带和轮式设备不得驶出作业带以外,以免轧坏植被。

6.2.5.2 燃油、燃气设备的尾气排放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6.2.5.3 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减少设备使用、维修过程中产生的燃油、润滑油、液压油等液体泄漏,如有滴漏现象,须及时维修,泄漏出来的液体也须及时清理掉。

6.2.5.4 在施工现场同一地方停留时间较长的设备,如试压扫线用打压设备等,在设备停留点的地面铺设防油垫层,以防止泄漏的油污染地表。

6.2.5.5 推土机、吊车、挖沟机、运管车等重型设备能产生70分贝以上的噪音,如施工区域靠近人口稠密地区,须采取降噪措施,或减少、甚至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内作业。

野生动植物保护6.2.6.1 施工过程中应避开鱼类产卵、回游地。

难以避免时,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6.2.6.2 施工作业时尽量避开鸟类栖息地。

禁止哄吓鸟类、拣拾鸟蛋、雏鸟和破坏卵巢等行为。

6.2.6.3 施工期间禁止施工人员在野草和树林周围生火,避免对当地野生动物的影响。

6.2.6.4 禁止破坏动物巢穴,捕猎和有意骚扰野生动物。

6.2.6.5 只有当野生动物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时,方可采取必要措施,以保护人的生命安全。

6.2.6.6 禁止从当地猎户手中购买猎获的野生动物。

6.2.6.7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受伤、病弱、饥饿、受困、迷途的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时,及时报告当地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由其采取救护措施;也可以就近送到具备救护条件的单位救护。

6.2.6.8 树林里、草原植被在扫线施工过程中植被表层200mm应单独堆放在作业带一侧,等回填施工完毕后表层植被放回原处,在开挖管沟时要为当地野生动物及牲畜留有临时通道,。

营地的环境保护6.2.7.1 设置营地时,在保证需要的条件下,应利用自然的或原有的开辟地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2.7.2 设置生活垃圾集中堆放设备,对塑料袋、矿泉水瓶等生活垃圾回收处理,禁止任意乱扔造成白色污染,并保持营地内清洁。

6.2.7.3 营地的污水排放,尽可能利用当地已有的下水道或排放沟、渠,若施工现场无以上设施,则采取挖坑,撒漂白粉等措施后再予以排放,以免污染周围的环境。

危害他人健康。

6.2.7.4 处理废弃物时应避免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水土保持措施6.2.8.1 施工过程水土保持措施a. 施工作业带清理和平整遵循保护农田、果林、植被及配套设备,防止或减少水土流失的原则,尽量少占农田、果林、草场、林地。

b. 管道施工通过林区时,砍伐林木前需报当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能实施采伐。

c. 清理时尽可能降低树木砍伐数量,不能损坏作业带以外的树木、草地。

作业带外不慎被砍伤的树木,要采取补救措施。

有条件的地方,树木可以从地面切断,不要伤根,让它能重新萌芽生长。

d. 开挖管沟时,对农田和林地的可耕土壤,将表层土壤与深层土壤分别堆放,回填时先回填深层土,然后回填表层土。

e. 如因工程施工需要,需回填或修筑施工便道取土的,应在当地有关部门规定的取土场取土,不得在规定范围以外任意取土。

f. 严禁在崩塌滑坡区和泥石流易发区取土、挖砂、采石。

g. 禁止职工采取野外植物进行生火取暖等破坏植被的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