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中国国际储备的规模与结构[1].doc

浅析中国国际储备的规模与结构[1].doc

orpesnauseoydanreschnofrmercauseF螄蚂mecaushcdyuansepoF螁荿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not for commercial use袄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肃蒃膈中国国际储备及调整膈接贸一蒄08羁08膁学号:芈袅杨小会蚂羀莈芅膀螈蒈蒂袂蒇薈一、二、袃中国国际储备规模是否合理芀(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薀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是相当快的。

2009 年底,中国的官方外汇储备已达到 2.4 万亿美元。

如此巨大的数额,为我国带来的不仅仅是强大的国际支付能力,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宏观经济层面上的问题。

诸如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等都与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密切相关。

蚈芄表 1 中国近几年外汇储备总表(2005—2008 年)单位:10亿美元羂艿China in recent year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master list蚇蚅年末蒀外汇储备肈 2005 螇 818.872螂 2006 膂 1066.300袇 2007 袇 1528.249膃 2008 蚀 1946.030袀羇由于我国的外汇储备约占国际储备的95%,所以从表一中可以看出,我国国际储备增长迅速,且规模大。

2006 年底,我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国际储备最多的国家。

薄(二)从影响国际储备总量的因素分析中国的国际储备规模莁1、持有国际储备的成本虿国际储备代表对国外资源的购买力,保持储备就意味着用于投入国内的资源减少,客观上牺牲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即使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任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因此不能说我国大量的国际储备对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然而,我国国际储备的确对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

由于我国的国际储备约有 95%为外汇储备,并且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影响较大,在此着重分析过多的外汇储备的影响。

肇(1).我国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一方面为了吸引外资而大量举借高息外债,另一方面通过种种优惠措施大量吸引外国直接投资(2005 年底FDI 累计6200 亿美元),代价是显然的。

实际上,截至2005 年底,我国的外债规模为2810.45 亿美元,外汇储备已经远远超越外债余额。

超出外债偿付的需要。

我国在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同时每年还以高成本从国外大量引进外资和借取外债, 等于是以低价将国内资金转到国外给外国人使用 , 同时还以高价从国外借入资金 , 其潜在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

羄与此同时 ,外汇储备作为金融资产并没有转化成技术、设备、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 , 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 不能用于扩大投资 , 进而不能创造新的国民收入 , 又是一种资源的闲置。

蝿(2).过度的外汇储备面临大量汇率风险损失。

莇外汇储备总是以某些主导型货币构成,这些货币本身的币值波动,引发了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

由于我国的主要贸易结算币种是美元,造成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主要由美元构成;而近年来美元不断大幅贬值,相对欧元和日元来看,我国过高的外汇储备必然发生大量的汇兑损失。

同时,我国的外债来源广泛,特别是欧洲和日本,欧元和日元币值坚挺又增加了我国的偿债负担。

这显然在经济上是极不合理的。

膇数据表明:中国 70 %的外汇储备都由美元资产组成 , 而在过去的 3 年里 , 美元贬值 15 % , 以 2001 —2004 三年外汇储备的平均值 4500 亿美元计算 , 在美元贬值过程中 , 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缩水约 650 亿美元 , 可以说是经历了巨大的损失。

莅(3).过多的外汇储备容易诱发通货膨胀。

薁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中央银行为了实现稳定汇率的目标,必须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

但这种干预会对国内货币的供给产生影响。

蒀由于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双顺差,央行为了防止本币升值,不得不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被动地买入外汇,释放本币从而会加剧通货膨胀的压力。

芇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多 , 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对冲操作的压力不断增强。

近几年由于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 , 大量国际资本从合法或非法的渠道流入国內,推动了央行外汇储备的增加。

因外汇增加所形成的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的投放 , 从而造成国内货币扩张以致引起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

薂(4).外汇储备过高 , 加大了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

芃由于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 造成外汇储备连年累积 , 在政治上,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 美、日和欧盟的许多国家相继在不同场合要求人民币升值。

近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已成为事实。

腿(5).过度的外汇储备诱发强大的汇率投机压力。

芆理论上,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本币发生升值是必然的。

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有可能促使大量短期资本流入,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首先,会对国际收支造成冲击;其次,加大中央政府操纵货币政策的难度,直接导致我国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加;最后,大量投机资本可能会投资于房地产等行业以待人民币升值,引发经济“泡沫”。

羃(6).巨额的外汇储备会使我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优惠贷款蚁根据 IMF 的有关规定 , 成员国发生外汇收支逆差时 , 可以从“信托基金”中提取相当于本国所缴纳份额的低息贷款, 如果成员国在生产、贸易方面发生结构性问题需要调整时, 还可以获取相当于本国份额160 %的中长期贷款, 利率也较优惠。

相反 , 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这些优惠低息贷款 , 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国家提供帮助。

羈2、经济开放度和对外贸况莆据我国商务部最新统计,伴随着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大幅攀升,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超过了80%,但经过广泛的国际比较,尚不能简单地得出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或过低的结论。

我国外贸依存度提高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基本趋势是相吻合的。

按市场汇率计算,我国外贸依存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按照购买力评价标准,我国外贸依存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与发达国家的比较则显得过高大。

虽然无法明确判断需要多少国际储备,但可以明确两点:一是我国需要大量的国际储备 ;二是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并没有因为我国的国际储备数量不足而不利我国经济发展。

莄3、我国外汇管制的严格程度莃我国现在实行的外汇制度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外汇制度。

我国已经实现了经常项下的可自由对换,而且将逐步实现金融项下的可自由兑换。

因此我国需要较多的国际储备。

螇通过以上分析,我国需要较多的国际储备,但可以明确我国目前的储备数量满足我国发展的需要。

蒆(三)从确定国际储备是否适量的参考指标螅1.国际储备/进口额 :25%袁根据 2006 年的数据,中国的外汇储备额为10663 亿美元,进口额为10056亿美元,只从外汇储备来看,我国的储备就远远大于 25%的指标。

我国的国际储备远远大于三个月进口用汇。

螀2.国际储备/外债 :50%薆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稍早公布,截至 2010 年 3 月末,中国外债余额为 4,432.36 亿美元,而我国国际储备额约为24000 亿美元。

国际储备/外债的值约为541.47%,远大于 50%。

袂3.适度的国际储备区间 :下限为经常储备量 ,上限为保险储备量薃经常储备量的含义:保证一国正常经济增长所需进口不致因储备不足而受影响的储备量 .从上述国际储备 /进口额可以看出,我国的国际储备远大于进口所需。

蕿保险储备量的含义 :既能满足国际收支逆差的弥补,又能保证国内经济增长所需的实际资源投入的储备量。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长期高额顺差,并且经济高速增长。

因此,我国的国际储备数量是满足上限要求的。

蚆(四)对我国国际储备的评价芃从国情来看,中国需要较多的国际储备。

但中国现在的国际储备量是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的,而且有剩余。

因此,中国国际储备数量过多。

(五)(六)肀对规模的调整或建议芈1.严格控制国际储备的规模和增长速度螆为了抑制国际储备的规模和速度,我们可以严格控制外债增长速度,以减轻将来偿还外债本息的负担。

严格控制资本金融项下的短期资本的流入,避免短线炒作。

蚃2.适当消减部分国际储备螂在现有国际储备量过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提前偿还一部分外债,减轻将来还本付息的负担。

提前偿还外债可以防止偿债年份过分集中及偿债高峰期的过重压力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冲击。

将部分外汇储备作转化成技术、设备、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转换为现实的生产力, 用于扩大投资 , 进而创造新的国民收入。

也可以用在提高人民素质,生活质量等方面。

莀3.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袆我国持有大量的国际储备,从根本上是应为我国经济存在很多问题。

要从根本解决国际储备的问题就要对我国经济进行调整,弥补我国经济的不足。

我国应着重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出口产业,扶持和培育新的出口主导产业和产品,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促进出口产业化结构调整。

在出口商品结构已由出口初级产品为主转变到以一般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基础上,实现以出口高附加值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最终实现外贸出口增长方式从一般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飞跃。

肄4.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膀进一步放宽对经常项目下的外汇限制,包括对旅游、留学等外汇汇兑的限制,逐步取消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制度,实行意愿续结售汇,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

扩大人民币的浮动幅度,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进程,扩大外汇交易主体、放开主要外贸企业进入外汇市场,提高外汇交易规模,减少央行干预市场的频度,同时放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

腿5.加强合作签定区域多边货币互换协议袆区域货币合作能够有效地降低发展中国家成员国外汇储备的持有水平。

我国可在“ 10+3”框架下建立外汇储备库,即在清迈协议和亚洲债券基金合作框架内,稳步发展亚洲债券市场,促进本地区资金的合理利用和金融稳定,减少对美国等金融市场的依赖。

亚洲区域货币合作一方面可以减少贸易双方为平衡贸易收支而持有的外汇储备;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货币互换对区域内发生短期对外支付困难的成员国进行融资 ,也减少了为防范金融危机或突发事件而持有的外汇储备水平,达到减持外储的目的。

同时由于部分东亚国家对人民币的认同度逐渐上升,应大力推动人民币债券在东亚国家的发展 ,使人民币逐步成为亚洲核心货币。

蒅6.建立外汇储备风险管理制度羂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外汇管制的趋于放松,中国的货币管理当局应当注重对外汇储备的风险管理,在外汇储备管理过程中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框架,该框架应当包括运用先进的风险控制手段、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披露制度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