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规范PPT参考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规范PPT参考
授课:XXX
15
报告标准
详见《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 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2021/3/10
授课:XXX
16
传染病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标准
• 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单例病例
鼠疫、霍乱、非典、人禽流感、肺炭疽
• 新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肺炎单例病例 • 甲肝/戊肝,伤寒(副伤寒)集体单位1周发生5例 •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集体单位1周发生10例
– 具体内容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卡》。
2021/3/10
授课:XXX
7
报告内容-2
✓ 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 ➢ 初次报告 ➢ 进程报告 ➢ 结案报告
2021/3/10
授课:XXX
8
➢ 初次报告
❖ 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
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 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 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
2021/3/10
授课:XXX
14
报告范围
• 传染病 • 食物中毒 • 职业中毒 • 其他中毒 • 环境因素事件 • 意外辐射照射事件 • 传染病菌、毒种丢失 • 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 • 医源性感染事件 •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 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1/3/10
麻疹、风疹、流腮、猩红热、水痘
• 感染性腹泻集体单位1周发生20例
2021/3/Βιβλιοθήκη 0授课:XXX17
食物中毒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标准
• 一次食物中毒30人以上或死亡1人 • 集体单位食物中毒一次5人以上或死亡1人
2021/3/10
授课:XXX
18
突发事件信息
• 职业中毒:急性中毒10人以上或死亡1人 • 一氧化碳中毒:3人以上或死亡 • 环境因素事件:急性病例3人以上 • 意外辐射照射事件:1人以上 • 预防接种出现群体性疑似异常或发生死亡 • 预防服药一个点一次活动不良反应10例或死亡 • 医源性感染事件:医源性、实验室和医院感染暴发 •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2周内集体单位3例以上相同
• 报告次数不限 • 附件信息必不可少 • 体现措施的落实和评价 • 反应疫情的动态(新) • 特别重大及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日进行进程报告。
2021/3/10
授课:XXX
10
➢结案报告
– 事件结束后,应进行结案信息报告。 – 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
级标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由相应 级别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评估,在确认事件终 止后2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 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 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症状病人(包括1个医疗机构、或连队社区、各地学校)
2021/3/10
授课:XXX
19
2021/3/10
授课:XXX
2
发信 布息
发信 布息
小 时
2
立即报告
卫生部
省级卫生 行政部门
市级卫生 行政部门
2小时
县级卫生 行政部门
国务院
1小 时
2小时
立即报告
省级人民政府
2小时
市级人民政府
2小时
县级人民政府
2小时
属地卫生行 政部门指定
的专业机构
2021/3/10
授课:XXX
电举 话报
3
报告方式、时限
2021/3/10
授课:XXX
13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包括可能构成或已 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其标准不完全等同于《应 急预案》的分级判定标准。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实际工作中报告的事件信息多数达不到Ⅳ级标准 达不到突发事件分级信息的报告标准相当于突发事件的预警指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关信息报告管理要求
2021/3/10
授课:XXX
1
报告管理要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二十条规 定——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 有关单位发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小时 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逐级上报)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的; 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责任报告单 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 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 专业机构报告, 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 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 数据库。
2021/3/10
授课:XXX
4
报告方式、时限
• 对进行网络直报的信息,指定的专业机构
初步审核,确定真实性后2小时内,以电话 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 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 部门应当尽快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 如确认为实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根 据不同的级别,及时组织采取相应的措施, 并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 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021/3/10
授课:XXX
5
报告程序
发现 突发 公共 卫生 事件
责
任
报
告
单
所在
位
地的
或
专业
审
报
机构
核
告
人
网络 直报
同级 卫生 行政 部门
本级 人民政府
达到 标准
上一级卫生 行政部门
调 查
未达到 标准
采取措施
作为一般 事件报告
2021/3/10
授课:XXX
6
报告内容-1
✓ 事件基本信息
– 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 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 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 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
❖ 报告要求:
– 体现快速 – 项目简单 – 描述事件概况 – 附件可以没有
2021/3/10
授课:XXX
9
➢ 进程报告
❖ 报告内容: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
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势态评估、控制措施 等内容。同时,对初次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信息报告卡》进行补充和修正。
❖ 报告要求:
2021/3/10
授课:XXX
11
报告原则
“快、新、全”:
✓ 初次报告要快:6小时内完成 ✓ 阶段报告要新:根据事件的进程
变化或上级要求随时上报 ✓ 总结报告要全:事件处理结束后
10个工作日内上报。
2021/3/10
授课:XXX
12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 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办 应急发[2005]228号)要求,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遵循:依法报 告、统一规范、属地管理、准确及时、 分级分类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