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浅识
摘要: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需以工具主义的哲学观为指导,坚持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等方面的主导地位,并应注意发挥我国在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传统文艺表达形式方面的比较优势。
知识产权战略思想是一种总体考虑,属于观念范畴,是形成战略的前提,决定战略的总方针。
战略目标是沿着战略思想所指引的方向实现的目标,它应符合实际,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战略途径是指为实现战略目标所选择的有效路径。
战略方案是实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方案、手段等。
关键词:知识产权,基本内涵,战略目标
通过上这门课后,我对知识产权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为了对知识产权有更深入的学习,我查阅了一些关于知识产权的书籍和网上的资料,使我对知识产权有了相对比较系统的认识,并同时,对我国知识产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了全面的了解。
我深深意识到,我国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扭转在国际知识产权战争中被动的局面,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刻不容缓。
首先必须意识到知识产权的四个重要意义:1、保护知识产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民族振兴的必要条件。
2、保护知识产权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大国,经济增长绝不能长期依靠耗费资源来支撑。
3、保护知识产权是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
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一靠形成良好品牌,
二靠研发优质产品。
特别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企业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才拥有竞争优势。
4、保护知识产权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客观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对知识资源的创造、占有和运用,已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
保护知识产权是世贸组织规则的重要内容。
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以培育和发展国家综合竞争能力为龙头,以大幅度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为核心,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综合能力为重点,以推动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为目的,以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为内容,实现我国由知识产权大国到知识产权强国的转变。
使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真正的做到为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服务。
战略具有系统结构,它包括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途径、战略方案、政策法规、动态调节等。
战略思想是一种总体考虑,属于观念范畴,是形成战略的前提,决定战略的总方针。
战略目标是沿着战略思想所指引的方向实现的目标,它应符合实际,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战略途径是指为实现战略目标所选择的有效路径。
战略方案是实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方案、手段等。
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指导思想(或战略思想),根据我国国情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二是战略目标,简单地讲就是要实现由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的过渡;
三是战略途径,实行“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抓技术引进,二抓自主知识产权;
四是政策法律,要建立健全创造、保护、利用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维护和优化我国环境资源的根本,保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在科技进步贡献不大和知识产权相对贫乏的条件下,我国经济的增长便只能主要依靠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
事实上迄今为止我国的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也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由此可见,我国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砝码绝不应当定位于环境,资源和劳动力,而是应当定位于科技进步和知识产权因此,在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绝不是什么应对外国资本挑战的权宜之作,应景文章,而是实现我国自身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