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新课标)

2012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新课标)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理解,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编排 时用了一个探究点对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2.盖斯定律、反应热的计算是近几年高考中的常客,是 本单元的另一个重点、难点,编排时将反应热计算常见的方法 进行了整理,便于学生理解应用。 ► 教学建议 1.本部分知识属于化学基本理论部分,理论性强,比较 抽象,学生学习与掌握都有一定的难度,但又是高考中必考内 容,非常重要。复习时,一定要引导学生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上多方位地理解,对常见的吸热反应、放热反应进行理解与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 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B.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不一定能发生 C.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 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D.在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最稳定的 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就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3
T℃时,N2与H2反应生成NH3,其能量变化如图18 -2(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 时,H2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 不正确的是( )
图18-2
1 3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N2(g)+ H2(g)=NH3(g) ΔH= 2 2 -(b-a)kJ· -1 mol B.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l) ΔH= 2(a-b-c)kJ· -1 mol C.T1>T2,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 H2 的转化率增大
3.相同条件(温度、压强),相同物质的化学反应(互逆反应,不 一定是可逆反应),正向进行的反应和逆向进行的反应,其反应热 ΔH 数值相等,符号相反。如:2H2(g)+O2(g)=2H2O(l) ΔH=-571.6 kJ· -1;2H2O(l)=2H2(g)+O2(g) ΔH=+571.6 kJ· -1。 mol mol 4.不论化学反应是否可逆,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 ΔH 表示 反 应 进 行 到 底 ( 完 全 转 化 ) 时 的 能 量 变 化 。 如 : 2SO2(g) + O2(g) 2SO3(g) ΔH=-197 kJ· -1 是指 2 mol SO2(g)和 1 mol mol O2(g)完全转化为 2 mol SO3(g)时放出的能量。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 时,向某容器中加入 2 mol SO2(g)和 1 mol O2(g)反应达到平衡时,放 出的能量为 Q, 因反应不能完全转化生成 2 mol SO3(g), Q<197 kJ。 故 同时看出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 ΔH 与可逆符号及等号无关。
D 由图Ⅱ可知反应在 T1 条件下先达到平衡,则说明 T1 高于 T2, 而 T1 温度下平衡时氢气的体积分数大,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A、B、C 项正确;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氢气的转化 率减小,D 项错误。

探究点三 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知识梳理】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比较 吸收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由液态变成气态,都必定________ 热量;而由液态变成固态,由气态变成液态,或由气态直接 放出 变成固态,则________热量。因此在进行反应热计算或大小比 较时,应特别注意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 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比较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而是表示 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当化学计量数发 生变化(如加倍或减半)时,反应热也要__________。互为可逆 随之变化 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反应的热化学反应,其反应热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深化】 “热化学方程式”的几点提醒 1.若为同素异形体,除了注明聚集状态,还要注明名 称。因为同素异形体虽然构成元素相同,但是为不同物质,其 本身具有的能量不同,所以反应中的Δ H 也不同。 如①S(s,单斜)+O2(g)===SO2(g) Δ H1=-297.16 kJ·mol-1 ②S(s,正交)+O2(g)===SO2(g) Δ H2=-296.83 kJ·mol-1 ③S(s,单斜)=S(s,正交) Δ H3=-0.33 kJ·mol-1 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般不写反应条件、生成物 沉淀符号和气体符号。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 个数 物质的量 整数 子________,只表示__________,它可以是_________, 简单分数 也可以是____________。
例如: 2H2(g)+O2(g)===2H2O(l) 1 H2(g)+ O2(g)===H2O(l) 2 1 H2(g)+ O2(g)===H2O(g) 2 ΔH=-571.6 kJ· -1 mol ΔH=-285.8 kJ· -1 mol ΔH=-241.8 kJ· -1 mol
2.反应热、焓变 所具有的能量 (1)焓(H):用来描述物质______________这一性质的一种 物理量。 ΔH(反应产物)-ΔH(反应物) (2)焓变(ΔH):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J· -1或J· -1 mol mol (3)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放 吸 (4)ΔH<0,表示______热反应;ΔH>0,表示______热反 应。
【要点深化】 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理解反应热的本质
图18-1
微观角度 概述 图18-1中各段 表示的意义 概述
宏观角度 图18-1中各段 表示的意义 a表示活化a表示断裂旧 反应物自 断裂吸收的热 化学键吸收的 身的能量与 量与新化学键 热量 生成物的能 生成放出的热 b表示新化学 量差 量的差 键生成放出的 热量 c表示反应热
C
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加上吸收的热量等 于生成物的总能量,A正确;很多放热反应在常温下都不能发 生,如工业合成氨,B正确;中和热的反应物一定是强酸和强 碱。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 反应热叫做中和热,C错误;在101 kPa,1 mol物质完全燃烧 生成最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5.ΔH 和测定条件(温度、压强)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 式时注明 ΔH 的测定条件。 绝大多数的 ΔH 是在 25 ℃、 1.01×105 Pa 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典例精析】 例2 在 25 ℃、101 kPa 下,1 g 甲醇燃烧生成 CO2 和液态水时
放热 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3 A.CH3OH(l)+ O2(g)===CO2(g)+2H2O(l) 2 ΔH=+725.8 kJ· -1 mol B.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2 kJ· -1 mol C.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725.8 kJ· -1 mol D.2CH3OH+3O2===2CO2+4H2O ΔH=-1452 kJ· -1 mol
例 1 C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热效应及化学反应速率的相 关知识,容易题。生成物的总能量可能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也可能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A错误;放热反应的速率可以大于 也可以小于吸热反应的速率,B错误;C项是盖斯定律的应用, 正确;根据盖斯定律,化学反应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仅决定 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而和反应是由一步或者分为数步完成无 关,D错误。
第18讲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考纲导学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 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 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 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 反应、放热反应、反应 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 的含义。 命题预测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该 考点是本部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 考的热点,一种形式是直接判断正误,另 一种形式是在选择题或非选择题中结合盖 斯定律书写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 难度中等。 2.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该考点主要从 化学键的键能和物质总能量的角度以选择 判断的方式进行考查,难度中等。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反应热 焓变 【知识梳理】 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比较
判断依据 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 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E反应物______E生成物 >
E反应物______E生成物 <
与化学键的关系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 释放出的总能量 释放出的总能量 大于 小于 ________反应物分子 ________反应物分子 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 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
【典例精析】
例1 [2010·山东卷]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 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的 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 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框图
使用建议
► 内容特点 1.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和焓变等基本概念,学生理 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热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热计算的基础,热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个难点。 2.反应热的计算是本单元的重点,计算反应热的方法有多 种,重要的就是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化学新能源是化学与 STSE的结合点。 ► 编写思路 1.在本单元的内容编排时,对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 热的知识进行了整合,并对吸热反应、放热反应进行了总结。
判断依据
Δ H的符号
放热反应
Δ H<0(“-”号)
吸热反应
Δ H>0(“+”号)
反应过程图示
判断依据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反应类型
①大多数分解反应 化合 ①大多数______反应 ②盐的水解,电解质 燃烧 ②所有的______反应 的电离 ③酸碱中和反应 ③Ba(OH)2· 2O与 8H 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NH4Cl的反应 ④C和CO2、C和 H2O(g)的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