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肾脏调节作用水盐代谢与酸碱平衡
肾脏调节作用水盐代谢与酸碱平衡
钙—组成骨骼成分 降低神经、骨骼肌兴奋性,参与肌肉收缩 参与血液凝固 增强心肌收缩 参与腺体分泌 第二信使作用
磷—组成骨骼和牙齿成分 核酸和磷脂的成分 辅酶的成分 能量载体组成 参与维持酸碱平衡等。
一、人体水的含量与分布
体液(60%)
细胞内液(40%)
血浆(5%)
细胞外液 细胞间液(15%)
体液含量随性别、年龄、胖瘦、疾病的不同而异
电解质
阳离子:Na+ K+ Ca2+ Mg2+
总量 阴离子:HCO3-
ClHPO42SO42有机酸 蛋白质 总量
血浆 mEq/L血浆
142 5 5 2 154 27 103 2 1 5 16 154
• 细胞内外液之间主动交换的主要动力是其晶体渗透压。
• 临床用高渗药物注射液解除细胞水肿
• 钾代谢 • 钠、氯代谢 • 钙、磷代谢
总量—120g,需要量—2-4g/天 分布:98%—细胞内液,一半存在与肌肉组织中
摄入:蔬菜、水果和肉类,进入细胞需依赖钠泵主动转运, 通透、平衡速度慢。(临床补钾严禁静脉推注而尽量 口服或静脉缓慢滴注,以防高血钾。)
动脉端
4.53
2.93 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压 H2O 血浆有效胶体渗透压
组织细胞 组织间液
静脉端
1.60
2.93
毛细血管压-血浆有效胶体渗透压 >0 : H2O从毛细血管→→ →→组织间液 <0 : H2O从组织间液→→ →→毛吸血管
毛细淋巴管
• 保证体内营养物质与代谢产物顺利交换 • 维持血浆与细胞间液容量和渗透压的平衡 • 心力衰竭→毛细血管静脉端内压↑→水肿 • 清蛋白↓(慢性肾炎、肝病患者)→血浆胶体
渗透压↓→水肿
蛋白质
Glc、AA、尿酸、水、CO2、O2、Cl-、HCO-
Na+ 钠泵 K+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小分子物质如Glc、AA、H2O、CO2、O2、Cl-等可 透过细胞膜交换
• 大分子蛋白质、Na+、K+、Mg2+、Ca2+不能自由通透 细胞质膜。
• 质膜上“钠泵”的主动转运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
[K+]↑——抑制心肌兴奋性,严重时心跳停止在舒张期 [K+]↓——心率紊乱,使心跳停止于收缩期 [Na+][Ca2+]↑——拮抗K+对心肌的作用
K+——糖原合成酶激活剂 Mg2+——磷酸化酶激活剂 Cl-——唾液淀粉酶激活剂 Cu2+——唾液淀粉酶抑制剂
Fe2+——参与合成血红蛋白、细胞色素 碘——参与合成甲状腺素(T3、T4) Zn2+——参与胰岛素合成 磷酸——参与核苷酸和核酸的合成
调节pH
维持渗透压
神经肌肉应激 C性 Naa2M Kg2OH H
[K+]心 ↑[C肌 a2+细 ]↓—胞—应 神经激 肌性 NK肉a应激CM性ag2↑2→手OH足H抽 搐
[K+]↓[Ca2+]↑——神经肌肉应激性↓→肌肉无力
神经肌肉应激 C性 Naa2M Kg2OH H 心肌细胞应激 性 NKaCMag22O HH
1、血浆与细胞间液之间的交换 • 交换部位:毛细血管 • 蛋白质不能自由通透毛细血管壁,其它小分子、离子
能自由通透、交换。 • [血浆蛋白质]>[细胞间液蛋白质] •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血浆有效胶
体渗透压 • 血浆和组织间液之间物质交换的动力是毛细血管内血
压和血浆有效胶体渗透压的差值
water-electrolyte metabolism and acid-base balance
水和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体液的含量和分布 体液平衡和调节 水盐代谢紊乱 酸碱平衡
水、无机盐、有机物
体
内环境稳定
液
物质代谢正常进行
生理功能正常发挥
1. 构成组织的重要成分 2. 调节和维持体温的恒定 3. 参与体内物质代谢和运输养料 4. 润滑作用
5. 一般进食可达715gNaCl,提倡吃得清淡些。
有3条排泄途径
汗腺(显性汗)——大量出汗时 消化道——严重呕吐、腹泻时 肾脏——主要排泄途径
肾脏排Na+ (Cl-)具有很强的调节能力
肾脏排泄NaCl特点: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几乎不排
缺盐性(低渗性)脱水——无NaCl排出 缺水性(高渗性)脱水——尿中有NaCl 并且可提示缺盐程度
4. 细胞外液中血浆和蛋白质含量相差较大
• 水代谢 • 无机盐代谢 • 体液平衡的调节
水的摄入量(ml)
食物水 饮料水
1000 1200
代谢水
300
(生物氧化生成)
总量
2500
水的排出量(ml)
肺呼出
350
皮肤蒸发
500
粪便排出 肾脏排泄
150 1500
总量
2500
•每天最低排尿量:500ml/天(将代谢废物排除体外的最低水量) •每天最低需水量:1500ml/天(最低尿量、肺、皮肤、粪便)
尿
胞
H+
H+
H+
K+
K+ K+
H+少 K+多
1. 含量与分布
健康成人,钠总量约60g,氯总量约100g。 血钠浓度为135145mmol/L
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 血氯浓度为98106mmol/L
2. NaCl(sodium chloride)的摄入 3. 成人每日最低需NaCl量:5g左右,
4. 主要来自膳食中的氯化钠。
1. 构成组织与体液的成分 2. 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与渗透压 3. 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 4. 维持酶的活性 5. 参与组成体内有特殊功能的化合物
体液:Na+、K+、Cl-、
HPO42-、HCO3骨骼:钙、磷
血浆:NaHCO3/H2CO3 Na2HPO4/NaH2PO4
细胞外液:Na+、Cl细胞内液:K+、HPO42-
细胞间液 mEq/L水
147 4 2.5 2.0 155.5 30 114 2 1 7.5 1 155.5
细胞内液 mEq/L水 15 150 2 27 194 10 1 100 20
63 194
1. 溶液呈电中性 2. 细胞内外电解质的分布差异大 3. 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相等
细胞内液 外液
K+ Na+ HPO42- Cl-
排泄:皮肤、肠道、肾脏,“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物质代谢:糖原、蛋白质合成时—血钾进入细胞→低血钾 糖原、蛋白质分解时—细胞中钾离子进入血液→血钾↑
酸中毒(acidosis)——高血钾
细胞 血液 肾小管细胞
尿
H+
H+
H+
K+
K+ K+
H+多 K+少
碱中毒(alkalosis)——低血钾
细胞 血液 肾小管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