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冒顶事故的处理

冒顶事故的处理


3) 冒顶发生在工作面的机头
处理方法基本相同,在煤帮退出来3-5m, 从溜子边向上掘进一条斜上山(如图)通 到冒顶区的上部,在斜上山内另装一部临 时输送机或将老工作面的溜子头移动过来 安装,逐步接长溜槽。掘通补巷以后,随 着工作面的推进,逐步延长工作面输送机, 缩短补巷内的输送机,直到工作面采直, 搬去临时输送机。埋压的设备,支柱和材 料的回收方法与冒顶发生在运输机机尾附 近的方法相同。
机头冒顶开补绕巷绕过
1.响声.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
木支架就会发生劈裂声,接着出现断梁折柱 现象,金属支架的活柱急速下沉等现象.产生 很大响声,单体液压支柱的活柱也同样急速 下沉,有时可能会听到采空区内顶板冒落的 闷雷声.
2.漏顶:顶板来压,因背顶不严,破碎的伪顶或
直接顶会出现漏顶,棚梁上漏完,棚子就会松 动,顶板岩石继续冒落,就会出现滚棚现象,甚 至连续推倒多架棚子,发生冒顶.
2) 边整理工作面,边支架棚子,把垮落的 矸石,清理倒入采空区,派人砌好矸石墙, 每整理一米工作面,支两架板梁棚。
3) 遇到大块矸石,应用电钻(风钻),打 眼放小炮,破碎岩石,钻眼数量和炮眼的 装药量,应根据岩石块的大小与性质来决 定,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不准放湖炮。
4) 如顶板垮落的矸石较碎,不易一次通过, 先沿煤帮运输机道整一条小巷,采用人子 型支架(如图)使风流贯通,运输机开动 后,再以冒顶区两头向中间依次放矸支棚, 梁上如有空顶,应采用小木垛插梁背实。
故之一!
• 椐统计,1949-1995年全国煤矿顶板事故造成的伤 亡人数为48845人,占矿井事故死亡人数的37.11%, 因此,消除顶板事故隐患,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防患于未然,是顶板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
二. 冒板前的预兆
-------冒顶之前, 特别是发生大冒顶之前,一般都是有预兆的 .
• 如果,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是可以防止或减少 冒顶事故的,这些预兆是:
4. 处理冒顶事故时,必须有专人观察顶板的 变化,检查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的情况.
5. 清理冒落时,使用工具要小心,以防伤害遇 险人员遇有大块岩石威胁遇险人员时,应慎 重地移动岩石,尽量避免破坏冒落岩石的堆 积状态
五. 在处理冒顶事故时,应根据冒 顶的区域,位置,范围,煤岩冒落 状况以及地压情况等,采取以下不
人字型支架 整巷法
2. 开补巷绕过冒顶区,冒顶范围较大,不适应 整巷处理法时,采取补巷饶过冒顶区的方法, 根据冒顶区在工作面所处位置不同,有以下 三种情况:
1) 冒顶发生在工作面机尾
沿工作面煤帮,从回风巷重开一条补巷绕过冒顶区 (如图)未冒顶的工作面,将机尾缩至工作面完整 支架处继续回采(指没有人员被压的情况下),当 工作面同补巷采成一直线时,再接长运输机恢复 正常回采.冒顶区埋压的设备,支架,用整小巷的办 法或从新开的补巷中,直接扒开矸石回收.
二. 局部冒顶:
1.靠近煤帮的附近的局部冒顶 2.上,下出口的局部冒顶 3.防顶线附近的局部冒顶 4.地质破坏带附近的局部冒顶(木垛)
三. 推垮型冒顶:
是指工作面直接顶板沿层面方向运动时,推 倒稳定性很差的单体支架导致工作面顶板 垮落
复合顶板推不垮型冒顶,复合型顶板的特性 是下软上硬.容易发生离层,极易分离.
7. 工作面冒落范围大,遇险人员的位置又在 冒落区的中间,采用掏小洞和撞楔法处理, 时间长不安全,可距远工作面3-5米沿煤层 重开切眼(掘小巷)至冒落区,再掘小横眼去 接近遇险人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 若工作面两头冒落,把人员堵在中间,可由 下向上沿煤壁掏小洞和撞楔法穿过冒落区, 或掘小巷绕过冒落区,把人救出.
3.片邦:冒顶前,煤壁所受压力增加,煤层变得
松软,片邦比平时增多.
4.裂缝:因采空区顶板下沉,工作面顶板出现裂
缝增多,增大.这是冒顶的明显预兆.
5.脱层:顶板冒顶前,会发生脱层现象,通过
“敲邦问顶”可以鉴别出来.
6.煤邦直接顶断裂下沉或抽槽(顶)垮落.
7.老塘信号.支柱有压断现象.
概述
以支护情况看,顶板事故多发生在使用木支护和摩 擦金属支柱.使用单体液压支柱和综采液压支架就 很少发生冒顶事故(特别是现在,使用单体支柱强 调初升力).
窝梁法
三. 大冒顶的处理方法
• 1.整巷法 冒顶范围不超过15M,垮落的矸石块度不大, 人工便于搬运时,可采取整巷法处理。具体方 法如下:
1) 在垮落区的两端,由外向里,先用双腿 套棚,维护好顶板,保证退路畅通无阻, 棚梁上用小板刹紧背严,防止顶板继续错 动,垮落,若顶板压力大,可在冒顶区两 头加打木垛。
矿井灾变事故的处理
第二章 冒顶事故的处理
一. 顶板事故的概念
煤矿中常见的重大灾害事故有五类
1.瓦斯,煤尘爆炸 2.矿井明火火灾 3.煤与瓦斯突出 4.矿井突然涌水 5.冲击地压和大面积冒顶 (也就是 水.火.瓦斯.煤尘爆炸.顶板事故)
其中,煤矿顶板事故是指顶板冒落造成人员伤 亡,设备财产损失的事故,是煤矿极为严重的事
同的处理方法:
1. 冒落范围不大时,如遇险人员被大块矸石 压住,可用千斤顶或液压起重器等工具,把 大块岩石支起,迅速救出遇险人员.
2. 沿煤壁冒落,矸石破碎,遇险人员靠近 煤壁位置时,可采用掏小洞,架设梯形棚 子,维护顶板,边支护边掏洞,直到把遇 险人员救出。
3. 遇险人员位置靠近放顶区时,可采用沿放 顶区由外向里卧底掏小洞,架设梯形棚子, 木板背邦背顶,或用前探梁棚子边支护边卧 底掏洞,直到把遇险人员救出.
我们局,从铆钉事故地点上看,冒顶主要是发生在 (两端两线).
即端头(就是上下出口)约占25%.
防顶线(老塘)占20%,煤壁线(无支护空间)占30%,
采煤工作面的其它地方占25%.
从冒顶的类型上分:三分之一为大型工作面冒顶事故, 三分之二为局部冒顶事故
三. 顶板冒落的类型
一. 压垮型冒顶:
压垮型是采空区上部的坚硬岩石层,在弯曲 折断下沉的过程中,压坏工作面支架,导致压 垮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工作面和开 切眼的距离(20米-50米)
1. 首先侦察探明冒顶区的范围,被埋压,堵截 的遇险人数和位置等情况.(询问在场的工人, 干部或在附近的工人,当时发生事故后遇险 人员的情况
2. 恢复冒落区的正常通风,对恢复通风有困 难的地点,可利用水管,压风管或从煤岩中打 钻孔等方法,向被埋压,堵截的人员输送新鲜 空气,饮料或食物.
3. 在抢险中,必须注意救护队员的安全,要加 强支护,防止二次冒顶.
4. 工作面冒顶范围小,矸石破碎,并继续下落, 应用撞楔法或背上塘柴,控制顶板
5. 分层开采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底板是煤 层,遇险人员位置在金属或荆条假顶下面时, 可沿底板煤层掏小洞,边支护边掏洞,直到 救出遇险人员.
6. 若底板岩石坚硬,掏不动,遇险人员的位置 在金属网或荆条假顶下面时,可沿煤壁掏小 洞,寻找遇险人员.
9. 分头掘进巷道发生冒顶事故,可参照上述 方法,灵活运用抢救办法.
二. 局部冒顶的处理方法
• 采煤工作面发生局部冒顶时,一般采用掏梁窝, 使用单腿或悬挂金属顶梁处理.当顶板沿煤壁垮 落,抽槽(顶)矸石冒落块度较大,在短时间内不在 冒落时,清理出一部分塌冒矸石,进行掏梁窝单 腿棚子或金属悬臂梁,棚梁上的空隙要用木料架 设小木垛接顶并插紧背实.然后清理浮煤矸石, 打上靠帮支柱,防止片帮.(如图)
开补巷法
2) 冒顶发生在工作面中部
平行工作面留3-5m煤柱,重开一条切眼,对 埋压在冒顶区的设备和支架材料等在新开 切眼内每隔10-15m,往冒顶区穿小洞, 用掘小巷的方法,分段回收设备。回收完 设备,支架,器材后,最好在煤柱上打眼 放炮,倒采1~2排以采穿老工作面为宜。 以免煤柱支撑顶板给以后回采造成顶板管 理上的困难。
四. 大面积冒顶:
当煤层顶板是整体厚度硬岩层时,它们要悬 露几千平方米,甚至十几万平方米,才会出现 冒落.这样大面积的顶板,在极短的时间冒落 下来,由于重量的作用会产生严重的冲击破 坏力,把采空区的空气瞬时挤出,形成巨大的 暴风,破坏力极强(大同,北京,新疆等地都发 生过).
四. 处理冒顶事故的基本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