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反思

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反思

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去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同时也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新发现,新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
趣味练习
体验乐趣
1、提出第二个任务:给老师发一封电子邮件。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现在就想让同学们给我发一封祝福的电子邮件,你们说好不好?
2、学生开始自主、合作练习。(之前学生已有教师的电子邮箱)
注:邮件发送成功的学生心里可高兴啦。
3、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老师已经在不到两、三分钟的时间里收到了同学们的各式各样的祝福,我非常高兴。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给老师发的邮件。(广播演示,由于时间的关系,只能观看部分)
本课的重点就是发送电子邮件,采用不同形式强化操作,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再次掀起学习的高潮。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电子邮箱,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常识;
2.教学难点:利用网络资源获取电子邮箱;注册资料的填写。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1、引语:同学们,大家好,逢年过节,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向同学、朋友和亲人送去你的祝福呢?
学生回答:(打电话、写信、电报、发短信等)
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此产生的效果必然是事半功倍。任务的完成就标志着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也能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网络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兴趣和意识,体验交流的愉悦。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与他人交流。进一步掌握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的基本操作。学会利用网上免费资源获取免费的电子邮箱。
2、师:同学们真棒(评价语),老师发现有很多同学都能成功地为自己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下面老师请两个代表来为大家演示一下发电子邮件的操作过程。(学生通过多媒体电子系统边演示边讲解操作步骤)
3、师:再次演示讲解并强调:写信——输入收件人邮箱地址(必须完整、正确)——主题——正文——发送(电脑提示:邮件发送成功)
(1)在IE“地址栏”中输入“”。
(2)单击“注册”按钮,进入“用户注册”页面。
(3)按照网站的要求,在相应的栏目中填写相关信息。
(4)全部填好检查无误后,单击“完成”按钮。
(5)如果填写信息有误,会出现一个提示信息,提示你哪些地方的信息需要修改。
学生分组实践操作,可以自主探索,并相互交流。
2、通过体验,比较因特网信息传播与其他信息传播方式的异同。
3、通过互发电子邮件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4、健康地、安全地、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此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学习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加工、还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机,五年级学生对网络相当钟情、有个别达到沉迷,一部分家长为此感到头痛。因此教师通过设计相关的任务,让学生交流、探究,正确引导和层层推进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使学生乐中学,学中乐,收到高效的课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电子邮箱的作用,知道电子邮件地址的构成方式;
(2)学会利用网上资源获取电子邮箱;
(3)进一步掌握使用浏览器的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知识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目
评价
☆☆☆☆☆
八、板书设计
申请电子邮箱
电子邮箱的组成部分:用户名、服务器名、@分隔符
申请(新浪、搜狐、163等)
注册
邮箱地址:×××@
九.教学反思
通过老师的直观演示,使学生对申请的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尝试申请的操作,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学习学生知道免费的电子邮箱随处可寻,一些大型的门户网站都提供免费的电子邮件服务(如新浪、搜狐、网易等);学生懂得了电子邮箱地址由用户名与服务器名两部分组成,中间用符号@连接;使学生明白了必须遵守注册条款,健康文明地使用网络资源与他人友好交流。
通过自我探索,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体协作的能力。通过申请不同网站上的免费电子邮箱,既巩固了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操作,又掌握了不同网站邮箱地址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老师充分肯定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用激励、赞赏的语言总结、表扬,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2、展示一份精美的电子贺卡,提出问题:如果我想把这贺卡通过网络传给我远方的老师,应该怎么做?
学生欣赏贺卡回答教师的提问
(引出新课:申请一个免费电子信箱)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引入课题,这有利于推动学习参与下面的学习。
[二]
准备学习
以旧引新
(认识电子邮件)
1、你们知道什么是电子邮箱吗?
出示:网络服务提供商(如新浪、搜狐、网易)在它的邮件服务器上为我们提供的一定大小的存储空间,即硬盘上的一个文件夹。
2、(讲解)电子邮箱地址的格式:
用户名@提供电子邮所需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采用“以旧引新”的办法,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
[三]
师生合作
探讨新知
(申请免费电子邮箱)
1、提出任务: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网上“邮箱”。
讨论:哪里可以申请到免费的电子邮箱?(肯定有许多学生会说出几个大型门户网站。)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国内几个著名的中文电子邮件网站。
2、教师以在“中国网”上申请电子邮箱为例,演示申请过程,学生观看教师演示,注意观察操作步骤: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结合本节课内容具有适时性、开放性等特点,我采用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直观演示、任务驱动、主动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申请电子邮箱及运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寻求帮助,既掌握了知识的学习,又增强了交流和协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主要采用分组讨论去进行教学,通过对电子邮箱的申请,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计算机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1、培养学生乐用、善用网络,并体验利用网络为自己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快捷和便利。提高学生利用因特网来交流信息的兴趣和意识。
5、经验交流:把自己操作的经验和方法与大家分享。
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注册中的常见问题,针对具有共性的问题,如验证码的填写、个人信息的保密性等要集中讲解。
[四]
实际应用
巩固新知
(学习发邮件)
1、首先请同学们登陆申请电子邮箱的网站,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邮箱,在学生打开邮箱窗口后,(向学生提出第一个任务:尝试在自己的邮箱里给自己发电子邮件)(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六]
网络安全
教育
同学们,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病毒也有了新的发展,许多计算机病毒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传播,因此,不要阅读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发现这类邮件,要及时删除。给朋友发邮件时,也要注意不要将带病毒的文件发给网上的朋友。
注重网络道德教育。
七、教学评价设计
姓名
邮箱名
根据学科特点,我以“任务驱动法”将教学内容设置成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任务贯穿本节课,在任务驱动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学会去发现、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独立完成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操作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直观演示法组织教学,可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操作技能。
3、教师指导让学生自己申请邮箱,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个别辅导解决。
学生在上机操作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加强巡视,个别辅导。
[三]
师生合作
探讨新知
(申请免费电子邮箱)
4、申请完后,教师提问:在申请电子邮箱的时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或你在操作时有哪些出错的地方?请一个学生通过广播演示讲解注册过程,请不成功的同学仔细观察,自已不成功的原因在哪?同时,提问:(1)为什么注册条款必须选择同意?使学生知道注册条款其实就是对注册用户正确使用电子邮箱签订的协议,必须遵守,所以,在注册条款下必须选择“我同意”选项,否则不能申请。教育学生要健康使用网络资源与他人友好交流。(2)提示学生在填写会员名和密码时要仔细阅读填写要求,用户名和密码要便于记忆。注册成功后,要记下自己的邮箱地址。然后鼓励注册不成功的学生修改注册信息,直到成功注册。
实践与反思
课题:5学五年级
课时:1课时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题是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信息技术与网络小学五年级第6册第二章第5课的内容,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们了解了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网络操作,利用网络资源申请电子邮箱,为下一节课及以后的学习作好了铺垫,是一节具有较强探索价值和实践的课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