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点:病句辨析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点:病句辨析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点:病句辨析病句辨析:病句辨析与修饰是中学语文的一个重要基础知识点,在许多省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考它占有一定的分数,是语文学习的关键环节。

所谓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

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任何不能简洁、连贯、流利地表达意思的句子都被称为病句。

病句辨析就是对这些句子的辨别和分析。

常见的病句类型:(1)句子成分残缺:句子缺少应有的成分,影响意义的表达,成为结构不完整的病态句子。

常见的成分残缺通常有主语残缺、定语中心语残缺等。

半夜里,我听到荒野里咯咯的声音,使我的头发竖起来。

解析:前半句省主语,后半句不能再省主语。

如用“声音”做主语,可将“了”改为“的”,如用“我”做主语,可删去“使”。

(2)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主语和谓语的搭配,要注意谓语能不能正确的陈述主语;在动词和宾语的搭配中,我们应该注意动词所表达的动作是否能支配宾语所表达的事物;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要注意对中心语的修饰是否合适。

土方开挖已经开始,我们的任务和施工周期非常繁重和紧张。

解析:这个句子主语的中心语是并列词组“任务和工期”,它和谓语中心语“沉重和紧张”搭配不当。

应当分开说:“任务艰巨,工期紧张”。

(3)不合理的语序:汉语的各种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比较固定的,如主语在谓语前面,宾语、补语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面,几个递加的定语、状语也有一定的排列顺序。

电视台经常在观众等待下一个节目时播放广告,这使得观众有很多意见。

解析:这个句子有一个比较复杂的状语,其中的“频繁”应放在动词“播送”前面。

(4)句子组合: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但每次表达只能使用一种句式。

把两种说法,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往往会造成结构上的混乱。

明天,车队将由两辆载有实弹的魔鬼卡车护送通过一条沟渠。

这是伏击的好机会。

解析:这个句子把两个介宾词组杂糅在了一起,句子的结构混乱。

可以改为:明天,车队将由两辆带着真枪的魔鬼卡车护送通过一条沟壑,这是伏击的好机会。

或者:明天,由两车鬼子荷枪实弹押送的车队要经过一条山沟,这可是伏击的好机会。

(5)前后表达不一致:在表达上不合情理,前后矛盾或前后不一致,也容易造成病句,前后矛盾大致有两种;一是用词矛盾。

同一个句子中使用了两个意思相反的词。

另一个是前后意义的表达,这是相互矛盾的。

(6)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该成对使用的相关单词没有回声,或者相关单词被误用,都会导致句子含义不清。

(7)其他情况:指代不清、词类误用、重复冗长、否定词滥用、用词不当等。

病句辨析方法:有许多类型的不良句子歧视问题的检查,但无论哪种形式的问题旨在检查句子的整体结构是否正确。

提问中常用的鉴别方法有:一、使用语感审读法辨析病句语感阅读法是指:在审读的过程中,调动语感,感知病因,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辨析或修改。

尽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极其不利,登山者们还是克服了困难,成功地登上了顶峰。

辨析:例句中的“不管……都……”不合表达习惯,“不管”后面跟的情况是不确定的或未然的,而“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是一种确定性的或已然的。

因而此句有语病,可将“不管”改为“尽管”。

二、用结构收缩法判别病句结构紧缩法是指:首先,去掉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提取主干(主语、谓语和宾语),检查主干中是否存在成分不全和搭配不当的言语缺陷;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

该方法可以区分搭配不当、成分不完整等病句。

病句: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辨别:使用提取树干的方法,将树干变成“生物入侵”是“物种”。

从提取的主干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句子的主语和宾语不匹配。

三、使用逻辑分析法辨析病句有些病句在语法上很难找出错误,因此必须从理论上加以分析。

这是逻辑意义分析。

即从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等方面去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病态的判决:这个城市的一些人千方百计地模仿假冒伪劣产品。

我们应该严厉打击这种骗取顾客钱财的违法行为。

辨析:产品可以伪劣,但劣质产品绝对没有人会去仿造,所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

四、基于标记识别的病句识别标记识记法是指:记住病句的常用标记词,掌握一般病句的基本症状,通过多问问题找出病源的发生规律。

病句的常用标志词有:数量词、否定词、关联词、介词、两面词、代词、多义词等。

1、如果句子中存在量词,可以考虑是否存在语言搭配不当、不一致或冗余、语义不明确等问题。

量词的搭配原则如下:倍数不能“减少”,只能“增加”。

炼钢车间从十天一炉改为五天一炉,时间翻了一番。

辨析:表降低、减少不能用倍数,只能用分数。

“缩短了一倍”应改为“缩短了二分之一”。

2.估算不能同时使用。

有三种表示近似数的方法:由系数或系数和数字组成,如三或四、五或六;在数词前加“成、上、约、近”等,如成百、上千、近一万;数词后加“多、来、左右、上下”。

当我们使用这三种用法时,我们只能使用其中一种,不能混合使用。

病句:小王住院已经十四几天了。

歧视:“几个”本身是一个近似数字,不能与代表固定数字的“四”结合使用。

根据两个相邻数字代表近似数字的要求,应删除“几个”,并用“十四五”计划代替。

3.注意“提高了”与“提高到”,“增加了”与“增加到”的区别。

“提高了”、“增加了”表示净增加数,“提高到”、“增加到”表示在原数基础上的增加。

要根据语境的具体情况,判断使用是否正确。

今年以来,全厂工人精力充沛,生产积极性高,产量增长到20%-30%。

辨析:“提高到”表示增长后的总量,应改为“提高了”。

4.“最多,至少”后面只能跟特定的数字。

病句:他的年龄不大,最多五十岁以下。

歧视:“最多”后面只能跟具体数字,“以下”可以删除。

5.句中出现否定词(包括含有否定意味的词语)时,应考虑是否误用多重否定(包括与反问句连用)造成表意不符,是否有否定副词与具有否定意味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造成表意相反等语病出现。

类似“无时无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表述一重否定的意思。

考试有三个禁忌:第一,考试前不要太紧张;第二,避免考试冲动;考试后有三个禁忌不容忽视。

辨析:“忌”也可视为含有否定意味的词语,后面又分别用“不过”、“不能”、“不可”来否定,意思正好与句意相反。

6.某些复句的病因学常出现在相关词语中。

因此,首先,我们应该考虑相关词和主语的位置是否颠倒。

两个从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

关联词语的误用主要表现在搭配不当、位置不当、关联词错用、赘余或残缺、不合逻辑等方面。

未来教育不仅要尊重自身价值的实现,还要注意自身发展的规律。

辨析:“不仅要……”与“而且要……”是表示自身发展的规律“对换位置。

属不合逻辑。

7、如果句子以介词开头,请考虑句子是否缺少主语。

介词引起的语言疾病主要包括: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介词造成主客体颠倒,介词残缺或搭配不当等。

例如,介词宾语结构+致使句或动宾结构+致使句往往缺少主语,并特别注意致使句掩盖主语的情况。

病句:自从他回家看了病危的父亲后,一直闷闷不乐,不说一句话,不吃一点东西。

歧视:“因为……”掩盖下面句子的主语,并且“因为”应该被删除。

8.一个句子若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或短语应仔细审查是否有“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的语病。

学校能否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不仅是关系学校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

辨析:“能否”是两面词,而后面对应的“根本任务”是一面词,搭配不当。

9.如果句子中有代词,可以考虑它是否指未知。

一般来说,文本涉及两个以上的宾语,用来指代其中一个宾语的代词容易引起歧义;另外远指与近指错用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远山上的灯塔应该是夜行者的希望。

辨析:“这”指代“远处山上的灯塔”,错用了,应换为“那”。

10.有些词经常出现在句子中,因为它们多义或词类多样。

病句:他背着父亲和哥哥悄悄跑到后山捣鸟窝去了。

辨析:“他”可用作连词,理解为“他悄悄跑到后山去砸鸟巢”;也可作介词,理解为“他与哥哥一起悄悄地跑到后山捣鸟窝去了”。

五、用造句类比法区分病句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时拿不准,这时就需要用到造句类比法。

也就是说:模仿原句的结构,造出一个常用的句子。

经过比较,问题就清楚了。

病句: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辨别:原句的结构很复杂。

首先将其压缩并简化为“值得他们关注”。

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

“这值得我们的参观。

”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

公式分析:看到多重定与状,思考语序当不当;句有并列的内容,种属搭配与照应;如果反问句再次被重复,它通常意味着相反的意思;不管是好是坏,后者都不可能是对的;他它这那还有此,指代不明含糊辞;句中数字要细判,约数倍数经常乱;判断是否正确,根据习惯匹配主客体;要区分谁主动向前看,谁主动向后看;;个作量词要小心,既修定语又饰宾;和与二字现句中,断句不同意不同;必须检查串行逻辑,必须划分串行对象的概念;谓语之后有一长串宾语,通常是不完整宾语的中心;关联词语要搭配,准确再审主语位;语感感知语法析,再看修辞和逻辑;法律表明,当你看句子时,做一个句子类比是一件好事;判断糟糕的句子很容易。

记住这个公式并得到分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