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1、
1、思考垃圾回收的意义
2、小组讨论解决方案
3、借助直观演示,统一分数单位
4、规范计算过程
第三板块——类推归纳
【目标2,10分钟】
1、依依据扇形图,提出几例分数加减法问题,组内解决。
2、集中小结:对于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你能顺利解决吗?(统一分数单位,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后再计算)
3、分数加减法和整数、小数加减法有什么联系?(计数单位要统一,才能直接相加减)
1、组内提问解答,互相评判。
2、思考归纳
3、辨析建构
第四板块——巩固提高
【目标3,10分钟】
1、完成做一做1,要求通分要规范
2、完成做一做2,可以讲清对还是错的理由,还可以通过验算来证明
3、你知道吗?“今有三分之一,五分之二。问合之得几何?答曰:十五分之十一。术曰:母互乘子,并以为实,母相乘为法”
做一做1
讨论预习作业
第二板块——尝试转化
【目标2,10分钟】
1、导入:实际生活中,异分母分数的应用更加普遍,让我们来关注一下我们生活的环境。
2、读题,说说垃圾回收的意义
3、指名列式,组织小组讨论: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提示: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
4、小组汇报解决方案。追问强调:通分就是重新分,就是细分,目的形成统一的分数单位
预习作业
一、回顾反思:
1、你能想象人类社会早期分数产生的过程吗?(均分得不到整数结果)
2、通分又是怎样产生的?通分的依据是什么?分数通分后啥都没变吗?
二、开放练习:折纸游戏(涂色并标上数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 =? + =?
教学板块
学生课堂练习
第一板块——预习检测
【目标1,10分钟】
集体讨论预习作业:回顾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通分的目的是转化成单位相同的分数。
做一做2
九章算术题解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A类(基础性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共同特点: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
B类(核心目标)
2、以转化思想为指导,先把异分母分数转换为同分母分数(通分),再进行计算;形成基本的分数加减运算能力。
C类(附属性目标)
3、关注生活,强化应用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探究文化,感受数学与人类精神生活的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