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业安全培训
• 。
动火作业票办理
• 1.4.3车间作业负责人、安全员安排组织落实用火安全措施 。 • 1.4.4在罐、塔、槽等有限空间内或容器用火作业,必须对 有限空间内的气体进行可燃性、氧含量分析,合格后方能 动火。 • 1.4.5一级用火作业票由公司安全部门批准生效,用火作业 票审批的相关人员为车间主任、生产技术部长、安全环保 部长(以上审批人员因故不在现场时,由其指定人员代签 )。另外,一级动火区域内储存非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 水、蒸汽、包括支撑等管线、塔、罐上的动火,由安全环 保部、生产技术部专业工程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签字审批 生效,二级用火作业票由车间领导批准生效,特级用火作 业票(特级)由公司生产副总批准生效
动火作业等级
• 1.2.3下列情况属于特殊用火:
• 凡在带油、带压、带有可燃介质的容器、设备、 管线上并不能拆卸动火的为特级用火作业。 • 1.2.4下列情况属于固定用火: • 用火单位(含新建项目)在没有危险的地点所划 定的用火区域;
动火作业票办理
• 1.3 凡进行用火作业的单位必须办理 “用火作业票”。
公司内部作业类型
• • • • • • • 一、动火作业 二、高处作业 三、起重作业 受限空间作业 电工作业 企业内机动车辆作业 压力容器作业等
动火作业管理范围
• 1.1安全用火管理范围
• 1.1.1在生产区域内的各种焊接、切割作业; • 1.1.2使用喷灯、火炉、 电炉等明火作业; • 1.1.3煨管、打磨、喷沙、锤击等产生和可能产生 火花的作业; • 1.1.4临时用电或使用非防爆电动工具等; • 1.1.5机动车辆进入生产装置区和罐区 ; • 1.1.6使用非防爆的通讯和电器设备;
动火作业技术措施
• 1.5 用火的综合技术措施 • 1.5.1用火前要对用火现场的移动及固定式消防器材和设施 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完备后方可用火。 • 1.5.2凡在存有可燃物料的设备、容器、管道上用火,须首 先退料并切断各种可燃物料的来源,彻底吹扫、清洗置换 并将与之相连的各部位加好盲板(无法加盲板的部位应采 取其他可靠措施),防止可燃物料的串入或火源串到其他 部位,并应采样分析。分析合格超过一小时后用火,需重 新采样分析。盲板要符合压力等级要求,厚度不低于3毫 米,严禁用铁皮及石棉板代替。 • 1.5.3在有可燃气体的装置(部位)用火,应使用可燃气检 测仪对用火点附近的动、静密封点进行检测,如有泄漏, 禁止动火。
动火作业票办理
• 1.4.6各单位严禁在节日、双休日及8小时以外进行各类动 火作业,确需生产需要必须 • 进行的动火作业,必须报生产技术部或生产副总经批准后 方可进行。 • 节日、双休日及8小时以外的动火,在原动火等级的基础 上相应提高一级。 • 安全生产副总不在现场时,由生产技术部及安全环保部审 批值班负责人签字实施,以上人员都不在时由公司值班人 员批准实施。
公司特种作业安全培训
消防安全环保部
特种作业
• 特种作业人员
– 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
• 特种作业
– 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都本人、 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 业。
持证上岗要求
• 特种作业人员须经专门培训和考核合格, 并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从事相应 作业
• 生产经营单位招用劳动者从事特种作业工 作,必须从取得相应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的 员中选用
动火作业等级
• 1.2 根据用火部位的危险程度,用火分四级: • 1.2.1凡属下列地点动火均为一级用火: • 1.2.1.1正在运行或开、停工过程中的原料油罐区 ;成品油罐 区;联合装置区;成品油装卸台;化验室;液态烃装卸台( 以上区域以散水边牙、禁戒线、围墙、工作台为界);公用 管架及火炬周围10米以内。 • 1.2.1.2原料油泵房;成品油泵房;液态烃泵房;主风机、气 压机房;各变电所(以上区域以房墙为界); • 1.2.1.3污水井、管、油沟等; • 1.2.1.4 以上区域(包括设备)停车后经工艺处理化验合格后 的容器、设备、管道的第一次动火;
动火作业技术措施
• 1.5.6凡进入塔、罐、斧、槽等有限空间内用火,必须同时遵 守《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办理“进入有限空间 作业票”不能以“用火作业票”代替。 • 1.5.7处于运行状态的装置内,凡可用可不用的火一律不用, 用火部件能拆下的,一律要拆下移到安全地方用火。节假日非 生产急需一律禁止用火。 • 1.5.8高处用火必须采取防止火花溅落措施,并应在火花可能 溅落的部位安排监护人。
特种作业人员从业基本条件
• 年龄男性满18周岁,不超过60岁,女性满 18周岁,不超过55周岁 • 经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无妨碍从事相 应特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 初中及以上学历 • 符合相应特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 • • • 保证作业安全 对作业工具和设备认真进行维护保养 拒绝违章指挥,并制止他们违章作业 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动火作业
• 1.9 用火基本安全要求 • 1.9.1一张用火作业票只限一处使用,特级用火及一级用火 作业票有效时间不超过8小时,二级用火作业票不超过24 小时。 • 1.9.2节假日期间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从事用火作业。如生产 需要必须用火时,需将用火等级相应提高一级办理用火作 业票。 • 1.9.3进设备内部用火,必须遵守《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管理规定》,高处作业必须按照《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要求执行。 • 1.9.4临时用电由电气部门根据批准的用火作业票,按照《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办理用电手续。
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为规范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减少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确 保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规定。
2.1 高处作业 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 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
2.2高处作业的分级 2.2.1高处作业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特级高处作业。 2.2.2作业高度在2米以上至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2.3作业高度在5米以上至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2.2.4作业高度在15米以上至30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2.2.5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动火作业技术措施
• 1.5.9风力5级以上、下雨天应停止用火。 • 1.5.10用火点周围半径30米内不准有液态烃泄漏;半径15 米内不准有其他可燃物泄漏和暴露;生产污水系统的漏斗 、排水口、各类井、排气管、管道等必须封严盖实。 • 1.5.11用火作业结束后或下班前,用火人员要进行详细检 查,不得留有火种。 • 1.5.12储装氧气的容器、管道、设备必须与用火部位隔绝 (加盲板)。用火前,必须进行置换,保证系统氧含量不 大于23.5﹪(体积)。
动火作业等级
• 1.2.2
凡属下列地点用火均为二级 • 1.2.2.1正在运行或开、停工过程中的原料油罐区 、成品 油罐区 、联合装置区、成品油装卸台、液态烃装卸台、 原料油泵房、成品油泵房、液态烃泵房、主风机、气压机 房、各变电所以外的属于非输送储存易燃、可燃液体和可 燃气体的管道、罐体; 循环水场、凉水塔; • 1.2.2.2在生产厂区内,不属于一级用火、特殊用火和固定 用火的其它区域的用火; • 1.2.2.3装置停工检修后经吹扫处理化验合格或运到安全地 点的容器、管道等; • 1.2.2.4装置停车后经工艺处理化验合格后的容器、设备、 管道的第二次动火;
动火作业监护人职责
• 1.8 监护人职责 • 监护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 1.8.1监护人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了解用火区域和岗位的 生产过程,熟悉工艺操作和设备状况,能熟练使用消防器 材及其他救护器具 • 1.8.2监护人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消防设施 到位情况,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 暂不进行作业。 • 1.8.3监护人要佩戴明显的标志,坚守岗位 • 1.8.4监护人应熟悉应急措施,并能处理异常情况。 • 1.8.5监护人必须携带用火作业票在作业现场,不得擅离现 场。如发生着火,要立即扑灭,难以扑灭时应马上报火警
• 1.4 外来施工单位的动火,各部门按管辖的所划分的区域 负责给予办理动火票证(火票级别的办理等同公司火票级 别)。 • 1.4 用火作业票的申请及审批 • 1.4.1申请用火作业票应由用火单位向用火所在车间提出, 由用火所在车间安全员负责办理填写用火作业票。 • 1.4.2用火所在车间作业负责人、安全员与施工单位作业人 员,对从事的作业进行风险因素识别并制定安全措施。
高处作业
• 2.3 高处作业的分类 • 高处作业分为特殊高处作业,炼油化工工况高处作业和一般高 处作业三类。 • 2.3.1特殊高处作业 • 2.3.1.1在阵风风力为6级及以上情况下进行的强风高处作业。 • 2.3.1.2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异温高处作业。 • 2.3.1.3在降雪时进行的雪天高处作业。 • 2.3.1.4在降雨时进行的雨天高处作业。 • 2.3.1.5在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进行的夜间高处作业。 • 2.3.1.6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带电高处作业。 • 2.3.1.7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悬空高处作 业。
动火作业
• 1.9.5用火作业票是用火依据,不得涂改、代签,要妥善保 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6用火现场5米以内无易燃物、无积水、无障碍物,便 于在紧急情况下施工人员迅速撤离。 • 1.9.7用火现场应按用火措施要求,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和 消防器材。 • 1.10 用火作业票第一联由用火单位存档,第二联监护人持 票,第三联由动火人持票。
动火作业票办理
• 经批准需进行的节日、双休日及8小时以外的动火,由动火 单位提出申请、填写动火作业票、制定安全措施,车间值班 人员批准后,生产技术部检查、确定、补充工艺安全措施后 签字,安全环保部检查、确定、补充安全措施后签字,最后 由公司值班组长检查、确认、批准生效。如生产技术部及安 全环保部无人员在场作业票由当天值班人员审批生效。 • 二级提高为一级的动火,按公司动火作业(一级动火)的相 关规定执行。 • 经公司批准的固定动火区,仍按固定动火区域的规定进行。 • 1.4.7所有与用火作业票有关的人员都必须到用火现场检查落 实安全措施后,方可在相应栏内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