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群众体育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本产品保密并受到版权法保护Confidential and Protected by Copyright Laws研究说明研究定义本报告所定义的群众体育是指普通民众自愿参加的,以强身、健体、娱乐、休闲、社交等为目的,一般不追求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它与竞技体育属同一层次,为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研究内容本报告主要研究了中国群众体育市场的发展背景、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对群众体育市场的商业模式、市场竞争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另外通过对国外较为发达的群众体育市场的一些特点的总结来发现国内群众体育市场未来可改进的方向。
目录14 中国群众体育市场发展现状2中国群众体育分类及背景国外群众体育发展情况5 中国群众体育发展趋势3 群众体育代表案例分析:路跑中国群众体育的分类和特点路跑群体大球群体小球群体健身群体运动项目人数要求场地要求主要需求健身跑、马拉松,越野赛等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棒球、台球、高尔夫球等健美操、瑜伽、游泳、体操、器械健身运动等单人、多人均可适合多人群体运动两人及以上的小群体运动单人运动为主户外为主,除比赛外无需租用场地需要有运动项目所需的场地大多需要专用的场地和设备通常需要在健身房等专业场地进行运动记录、运动装备、可穿戴智能设备等运动装备、运动场地、教练培训等运动装备、运动场地、教练培训等运动装备、健身场馆、可穿戴智能设备、私人教练等中国体育人口整体占比不高,但上升迹象明显61%26%58%40%0%20%40%60%80%100%欧盟中国2009年2014年© Analysys 易观-EU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REPORT中国与欧盟体育人口占比情况中国体育人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从2009年占总人口数量的26%上升到了2014年的40%。
这一数字虽然相比体育产业较发达的欧盟还有较大差距,但是高增速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体育人口更高的发展空间。
中国较高的人口基数使得体育人口占比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就有产生巨大产业价值的可能,因此,群众体育市场潜力巨大。
群众体育市场政策逐渐放开,整体环境向好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体育产业政策利好•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未来体育产业将引入市场化手段、简政放权,扩大体育产业市场规模。
•2015年12月《体育总局关于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除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和少数特殊项目赛事外,包括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在内的全国性体育赛事审批一律被取消。
居民体育娱乐消费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
居民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消费上涨1.4%。
体育社交趋热•通过一些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及APP可以实现运动数据的共享、排名,以及陌生人之间的约跑、约比赛等运动模式,加深了群众体育社交的属性。
运动健身意识提高•随着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让人们更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运动健身成为一种时尚。
互联网预定场馆•通过互联网预定体育场馆的技术和产品,用户可以实现体育健身场地的即时预定,解决了信息的不对称,提高场馆利用率和降低了用户成本。
智能可穿戴设备增长•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硬件产品的提升,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使用率大幅增加,这些设备可记录用户的运动数据,带动了用户的锻炼热情。
中国体育设施快速增长,体育场馆数量和规模双线扩增8.5 16.913.319.9 1.0 1.5 6.612.5510152020032013中国体育场地主要指标十年变化情况全国体育场地总数量(十万个) 全国体育场地总场地面积(亿平方米)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 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量(个)© Analysys 易观-国家体育总局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截至2013 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169.46 万个,场地面积19.92 亿平方米。
对比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截至2003 年12 月31 日),全国体育场地数量增加84.45 万个,将近翻了一倍,场地面积增加6.62 亿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增加0.43 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5.87 个。
场地类型方面,全国普查到82种主要体育场地类型,而在全国新建三大球场地中,足球类场地0.71万个,场地面积2136.99 万平方米;篮球类场地47.69 万个,场地面积28179.67 万平方米;排球类场地3.07 万个,场地面积960.62 万平方米。
篮球场地在数量和面积上均处上游,而足球场地则供不应求。
这些数据表明近年来中国体育设施快速增长,体育场馆数量和规模双线扩增,而场馆类型还需做多元化改进。
目前中国体育场馆利用率有待提高139135 126108 108988028 22 19 6 650100150大型赛事健身活动 运动训练 体育培训 文艺演出 房屋出租展览展销 饮食娱乐 招待所 商店商场广告 其他中国体育场馆经营业务情况频数(次)© Analysys 易观-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报告 单位或小区的体育场所 23.7%广场(场院)16.9%体育场馆 15.3%公路(街道边) 11.9%公园 10.9%住宅小区空地7.0% 其他 14.3%2014年中国居民主要健身场所单位或小区的体育场所 23.7% 广场(场院) 16.9% 体育场馆 15.3% 公路(街道边) 11.9%公园 10.9%住宅小区空地 7.0% 其他 14.3%© Analysys 易观-国家体育总局 目前国内体育场馆普遍面临利用率不高、效益提升困难的问题,体育赛事和健身运动是体育场馆的主营业务,但中国居民在体育场馆健身的比例只有15.3%。
主要原因在于:一、缺乏市场化运营;二,缺乏成熟的职业赛事体系作为场馆内容支撑;三、用户场馆健身的习惯尚未养成;四,国内体育场馆的功能设计单一,难以满足除大型赛事之外的文艺演出、文化博览等多元功能需求,使得场馆利用率难以提升。
目录14 中国群众体育市场发展现状2中国群众体育分类及背景国外群众体育发展情况5 中国群众体育发展趋势3 群众体育代表案例分析:路跑群众健身意识提高以及国家政策的松绑加速了群众体育的市场化趋势•行业体协发展到14个,全国基层体协4000多个,职工体育组织机构10万余个,有4161万职工投身体育锻炼。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提出放手发动全社会办体育的改革思路。
1978年•4月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学校体育得以恢复。
•9月,国家体委转发了《关于加强城市体育工作的意见》,城市职工开展体育竞赛等活动。
1989年 •《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重申群众体育发展的思路,在体育行政部门领导监督下,提倡、支持社会团体、集体、个人办群众体育。
2008年1993年 •奥运会促进体育环境和群众意识提高,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推动《全民健身条例》的出台。
•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大幅提速。
中国群众体育市场发展时间轴2015年•《体育总局关于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除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和少数特殊项目赛事外,包括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在内的全国性体育赛事审批一律被取消。
跑步、骑行项目群众基础好,未来商业化潜力巨大高商业化程度 高低群众参与度中国体育项目商业化程度与群众参与度分布图跑步足球篮球乒乓球网球 排球羽毛球台球游泳骑行冰雪射击 跳水 高尔夫 散打举重跑步、骑行的群众基础广泛,是大众参与度很高的项目,商业化的可行度较高,随着马拉松等赛事运营力逐渐增强,未来大众娱乐性赛事可能将放开,走向市场化足球、篮球在赛事组织、明星培养、媒体传播、衍生品销售等方面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龙舟赛 赛车年轻人更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公共体育场是群众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18.4%15.5% 15.1%12.8%12.0%9.2%7.6%5.4%3.6%2.5%0.0%10.0%20.0% © Analysys 易观-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48.2%41.7%41.1%40.0%36.2%26.0%0.0%10.0%20.0%30.0%40.0%50.0%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 70岁以上© Analysys 易观-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2014年20岁及以上人群在各种场所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2014年20岁及以上各年龄组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球类运动集中在40岁以下人群,老年人更爱健身走1%7%10%13%10%4%28% 18% 10% 6%4% 1% 20% 16% 12% 8%4% 1% 38% 50%59%63%71%79%0.0%20.0%40.0%60.0%80.0%100.0%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广场舞球类跑步健身走© Analysys 易观-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从国家体育总局调查统计的2014年参加体育锻炼项目的占比数据中我们看到,健身走是20岁以上人群中采用最多的锻炼项目,球类运动和跑步主要集中在20-39岁的人群中,广场舞运动则更受到50-59岁人群的青睐。
在球类运动中,30岁以下人群更喜爱足球、篮球等大球运动,而30岁以上人群参与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运动的人数更多。
2014年20岁及以上各年龄组参加各种体育锻炼项目的人数百分比体育企业在群众体育市场的不同细分领域体现核心优势打造赛事IP 场馆预定 体育装备体育社交代表企业:智美体育特点:通过运营大众体育赛事,打造明星赛事IP ,如智美体育旗下运营的国内多场马拉松赛事。
另外,通过自建赛事IP ,如“四季跑”、“彩色跑”等形式新颖的赛事吸引群众体育爱好者参与。
代表企业:动网、小熊快跑特点:场馆预定以及约教练都是群众体育O2O 模式的应用方向。
在线场馆预定解决了场馆和用户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了场馆利用率和改善了用户体验。
目前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较多,竞争日渐激烈。
代表企业:咕咚运动、约运动特点:体育社交是群众体育与互联网结合后快速发展起来的。
通过APP 解决了用户想运动时却找不到球友、跑友等痛点。
体育社交也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自身平台的盈利。
代表企业:李宁、安踏特点:体育装备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结合将是体育装备企业提升销售收入,紧跟市场步伐的关键,体育装备的智能化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