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目录 (1)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3)三、施工细部做法 ................................................................. - 3 -四、质量标准 ....................................................................... - 12 -五、成品保护 ....................................................................... - 15 -六、安全、环保措施 (16)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总建筑面积为。
共由4栋高层住宅楼,编号为1#、3#、6#、8#楼组成,其中1#楼15层,3#、6#、8#楼为16层。
本工程屋面分为上人屋面、不上人屋面、瓦屋面三种。
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合理使用年限15年,屋面排水方式为外排。
⑴上人屋面构造做法自上而下依次为:4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内配Φ4@200钢筋网,掺入水泥用量7%TS95硅质防水剂分1500*1500格,缝宽10,用TS95专用胶填实。
→10厚石灰砂浆隔离层→一层4厚APF自粘橡胶防水卷材,转角处加铺一层500宽→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加渗透结晶型水泥基防水剂→1:10水泥砂浆珍珠岩找坡i=3%最薄20厚→120厚EPS保温板(容重>20Kg/m³)→一层2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隔气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⑵不上人屋面构造做法自上而下依次为:绿豆砂保护层→一层4厚APF自粘橡胶防水卷材,转角处加铺一层500宽→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加渗透结晶型水泥基防水剂→1:10水泥砂浆珍珠岩找坡i=3%最薄20厚→120厚EPS保温板(容重>20Kg/m³)→一层2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隔气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⑶瓦屋面构造做法自上而下依次为:黑蓝色彩瓦→挂瓦条30*25(中距按瓦材规格)顺水条30╳25@600→35厚C15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内配Φ6@500*500钢筋网→APF自粘橡胶防水卷材→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加渗透结晶型水泥基防水剂→120厚EPS保温板用聚合物胶泥粘贴→一层2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隔气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板底整平)。
二、编制依据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0-2001)、《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002)及甲方提供的图纸进行编制。
三、施工细部做法3.1、找平层施工3.1.1基层清理:将基层上表面的松散杂物清扫干净,凸出屋面的杂物要清理干净,不得影响找平层的有效厚度。
3.1.2管根封堵:大面积做找平层前,应先将出屋面的管道根部用细石混凝土封堵处理好。
3.1.3抹水泥砂浆找平层:(1)洒水湿润:抹水泥砂浆找平层前,应适当洒水湿润基层表面,主要是利于基层与找平层的结合,但不可洒水过量,以免影响找平层表面的干燥,洒水达到基层和找平层能牢固结合为度。
(2)贴点标高、冲筋:根据坡度要求,拉线找玻,一般按l~2m贴点标高(贴灰饼),铺抹找平砂浆时,先按流水方向以间距l~2m冲筋,并设置找平层分格缝,宽度一般为20mm,并且将缝与保温层连通,分格缝最大间距为6m。
(3)铺抹水泥砂浆:按分格块铺抹、铺平水泥砂浆,再用刮扛靠冲筋条刮平,找坡后用木抹子槎平,铁抹子压光。
待浮水泥浆后,人踏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为度,再用铁抹子压第二遍即可成活。
找平层水泥砂浆配合比为1:3,拌合稠度控制均匀。
(4)细部处理:基层与凸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和基层的转角处,找平层均应做出圆弧形(R=15cm)。
内部排水的落水口周围,找平层应做出略低的凹坑。
3.1.4养护:找平层抹平、压实以后24h可浇水养护,一般养护期为7d,经干燥后铺设隔气层。
3.2隔气层施工3.2.1施工工艺:基层表面清理、修补→涂刷冷底子油→弹线→满粘转角部位或管根附加层→铺贴面层防水层→卷材搭接封边→清理、检查、修补→验收3.2.2涂刷基层处理剂基层经过隐蔽验收合格后,涂刷冷底子油,涂刷要均匀一致,不得漏刷。
基层处理剂涂刷完毕,必须经过8h以上(或手摸不沾手)达到干燥程度即可进行热熔法施工。
3.2.3弹线在已处理好并干燥的基层表面,依据卷材的宽度留出搭接缝尺寸,弹好铺贴卷材的基准线。
3.2.4热熔铺贴卷材(SBS沥青防水卷材)在正式铺贴卷材之前,先在转角或管根等部位做附加层(宽度为500mm)。
粘贴前将卷材试铺裁剪度量好尺寸后,先把接茬粘贴好,然后平行滚动粘贴。
喷灯加热基层和烘烤卷材时,喷灯嘴和卷材面保持适当距离(视外界不同气温,先试铺,找出合适距离),待卷材表面熔化时缓慢地滚铺。
铺贴平面和立面相连的卷材时先铺贴平面,然后由下向上铺贴,并使卷材紧贴阴角,不得空鼓。
铺贴平面卷材时,将卷材抬到铺贴的起始端,对准好基准线,边铺卷材边烤粘,随后一人用手持压辊滚压卷材,排出空气,粘贴牢固。
铺设立面卷材时,卷材自下而上铺贴,方法是边烘烤边铺贴,铺贴时不要故意拉紧卷材,而要在自然状态下进行铺贴,借助梯子或架子铺卷材时,在架子端部包裹橡皮,放置损坏以铺好的卷材。
3.2.5卷材搭接封边卷材搭接宽度长边为80mm,短边为100mm。
施工人员一手用刮刀将搭接缝卷材掀起,另一手持喷灯从搭接缝外斜向里喷火烘烤卷材,随烘烤熔融随粘贴,必须将熔融的沥青挤出,以刮刀刮平,抹压封严。
3.3保温层施工3.3.1屋面保温层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保温材料的表观密度、强度、厚度等均应满足设计要求。
(2)对施工操作人员无害。
(3)保温材料及制品,在进场时必须附有质量证明文件,在施工前应对材料的表观密度和含水率进行抽样复验,必要时要复验导热系数、强度等性能指标。
(4) 保温材料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防止雨淋受潮和混杂。
板状制品应立放,并整齐堆放,防止损坏。
(5)当采用现浇保温层时,应按设计图纸提出的技术性能要求,由试验部门经过试验,提出材料配合比和成型压缩比,作为施工的依据。
(6)保温层在施工过程和完工后,均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以防浸水和损坏。
(7)穿过保温层的管道、设备与保温层的缝隙应封闭严密。
3.3.2保温层铺设(1) 铺设松散保温层○1材料应经筛选,严格控制粒径,保温层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2松散保温材料应分层铺设,其顺序宜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铺设,用抹子或钢滚筒进行适当整平压实,每层铺设厚度不大于150mm,其压实程度和厚度应经试验确定,符合设计要求,压实后不得在上面走动或直接堆放重物。
○3保温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找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雨期施工时,保温层应采取遮盖措施。
○4铺设保温层时,由一端向另一端退铺,用平板式振捣器振实或用木抹子拍实,表面抹平,做成粗糙面,以利于上部找平层结合。
(2)铺设板状保温层○1板状保温层铺设应找平拉线铺设,铺前先将接触面清扫干净,板块应紧密铺设、铺平、垫稳。
分层铺设的板块,其上下两层应错开;各层板块间的缝隙应用同类材料的碎屑填堵密实,表面应于相邻两板高度一致。
○2粘贴的板状保温材料应贴严、贴牢,胶粘剂应与保温材料材性相容。
○3保温板缺棱掉角,可用同类材料的碎屑嵌补,用同类材料的粉料加适量水泥嵌填缝隙。
3.4 APF自粘橡胶防水卷材层施工3.4.1 基层要求⑴清除基层表面的灰尘、杂物。
基层应平整,无明显突出部位。
⑵施工时基面不得有明水,如有积水部位,则需进行排水后才可施工。
⑶各种预埋件、配件已安装完毕,固定牢固。
3.4.2 抹聚合物水泥砂浆在卷材铺贴范围内抹聚合物水泥砂浆(范围不宜过大、边抹边铺);根据现场基层平整度情况,确定聚合物水泥砂浆铺抹厚度,厚度通常为3-5mm。
3.4.3 细部节点处理阴阳角铺设附加防水层,附加防水层每边宽度不小于250mm。
附加层裁剪口及收头部位应用密封膏封闭。
3.4.4 铺贴卷材⑴揭掉防水卷材下表面的隔离膜,将卷材平铺在刚刚铺抹的砂浆上;⑵第一幅卷材铺贴完毕后,再抹聚合物水泥砂浆,铺设第二幅卷材,以此类推;⑶用抹子或橡胶板拍打、赶压卷材上表面,提浆、排出卷材下表面的空气,使卷材与砂浆紧密贴合;⑷搭接时,将位于下层的卷材搭接部位的隔离膜揭起,将上层卷材平服粘贴在下层卷材上,卷材搭接宽度不小于80mm;⑸相邻两排卷材的短边接头应相互错开1/3幅宽以上。
⑹卷材铺贴完毕后,将卷材接头、管道包裹等部位密封严密。
3.4.5 收头密封卷材边所有收头部位采用专用密封膏封闭。
3.4.6 检查验收检查已铺设好的自粘卷材面是否有撕裂、刺穿、气泡、维修时应将缺陷部位切开,排除气泡后恢复,并在上面铺设500mm附加层,专用压辊压实,密封膏封边。
3.4.7 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防水层之前,须将各种管道及预埋件安装固定好,以避免在防水层施工好后,打洞凿孔,破坏防水层,留下渗漏隐患。
(2) 铺抹水泥砂浆时应上下多人配合加快速度,并于水泥砂浆表面失水前粘贴卷材,施工中若铺抹好的水泥砂浆失水过快,可在表面重新用宽幅软刷子刷上适量清水使其表面恢复粘性和流动性。
(3) 避开雨雪、五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施工。
(4) 施工完毕并通过验收后应及时隐蔽,如因特殊情况无法及时隐蔽,应采取有效的临时保护措施。
3.4.8 材料要求(1) 材料应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下贮存,防止日晒雨淋、受潮。
(2) 不同类别、规格的卷材应分别堆放,且应平放,堆放高度不宜超过5层。
(3) 卷材不得倾斜或交叉横压。
(4) 禁止与酸、碱、油类及有机溶剂接触,并远离热源。
(5) 正常条件下,贮存日期自生产日期起为一年。
3.4.9 施工质量标准(1) 卷材防水层及其变形缝、预埋管件等细部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2) 基层坚固,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
(3) 铺设方法和搭接、收头符合设计要求、规范和防水构造要求。
(4) 卷材的铺贴方向正确,搭接宽度允许偏差为±10mm。
3.5保护层施工3.5.1绿豆砂保护层施工(1) 绿豆砂应符合标准,并加热至100%左右,趁热铺撒。
(2) 在卷材表面涂刷2~3mm厚的沥青马脂,并随即将加热的绿豆砂均匀的铺撒在屋面上;铺绿豆砂时,一人沿屋脊方向顺着卷材的接缝逐段涂刷马蹄脂,另一人跟着撒砂,第三人用扫帚扫平,迅速将铺撒过密处的砂扫至稀疏部位,保持均匀不露底,紧跟着用铁滚筒压平、用木拍板拍实,是绿豆砂1/2压入沥青马蹄脂中,冷却后扫除没有粘牢的砂粒,不均匀处应及时补撒。
3.5.2细石砼保护层施工(1)细石砼保护层,砼应密实,表面抹平压光,当为上人屋面时,砼保护层为40厚C20内配Φ4@200钢筋网,掺入水泥量7%TS95硅质防水剂,并留设分隔缝,分缝1500*1500,缝宽10,用TS95专用胶填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