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正交试验设计极差分析方法.ppt
正交试验设计极差分析方法.ppt
正交试验设计极差分析方法
林松毅
1.极差分析
1.1极差分析Biblioteka 特点(1)极差分析法直观形象、简单易懂。
(2)通过非常简便的计算和判断就可以求得试验的优化成 果——主次因素、优水平、优搭配及最优组合。能比较圆 满迅速地达到一般试验的要求。它在试验误差不大、精度 要求不高的各种场合中,在筛选因素的初步试验中,在寻求最 优生产条件、最佳工艺、最好配方的科研生产实际中都能 得到广泛的应用。
1.3 2005-2006食品研究正交试验设计极差 分析具体实例讲解(2)
1.3 2005-2006食品研究正交试验设计极差 分析具体实例讲解(2)
1.3 2005-2006食品研究正交试验设计极差 分析具体实例讲解(3)
超声波法提取红景天多糖.PDF
1.3 2005-2006食品研究正交试验设计极差 分析具体实例讲解(3)
⑦选出最优的水平组合,即根据因素的主次顺序,将对试验有 主要影响的因素,选出最好水平;而对于次要因素,既可以根据 试验选取最好水平,又可以根据某些既定条件,例如操作性强 或者操作方便、经济实惠节省开支等来选取因素的各具体 水平。
针对上机操作内容讲解具体实例2个
1.以“正交试验设计”为关键词查询20052006年度《食品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10 篇; 2.对其极差分析过程进行上机计算,求R; 3.分析所查阅论文在优水平、主次因素、最 优组合的分析与讨论的阐述内容; 4. 独立L9(34)设计方案并模拟进行极差分 析。
1.3 2005-2006食品研究正交试验设计极差 分析具体实例讲解(1)
鼠尾藻多糖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PDF
1.3 2005-2006食品研究正交试
验设计极差分析具体实例讲解
1.3 2005-2006食品研究正交试验设计极差 分析具体实例讲解(2)
竹叶总黄酮的提取和纯化工艺的研究.PDF
1.3 2005-2006食品研究正交试验设计极差 分析具体实例讲解(2)
(3)极差分析法是正交设计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由 于极差分析法不能充分利用试验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其 应用还受到一定的限制。
1.1极差分析法特点
(4)极差分析法不能估计试验误差。实际上,任何 试验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试验误差,而极差分析法 却不能估计这种试验误差的大小,无法区分某因素 各水平所对应的试验指标平均值间的差异究竟有多 少是由因素水平不同引起的,又有多少是由试验误 差引起的。
(5)对于误差较大或精度要求较高的试验,若用极 差法分析试验结果而不考虑试验误差的影响,就会 给准确分析带来困难,影响获得正确的结论。
(6)极差法无法确定试验的优化成果的可信度,也 不能应用于回归分析与回归设计。
1.2极差分析步骤:
1.2试验结果直观分析
③计算各因素列的极差R,只表示该因素在其取值范围内试验指标变化 的幅度。 ④根据极差R的大小,进行因素的主次排队。R越大,表示该因素的水平 变化对试验的影响越大,因此在本试验中这个因素就越重要;反之,R越小, 这个因素就越不重要。
⑤做因素与指标(试验结果)的关系图,为了更为直观起见,还 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把因素与水平的变动情况表示出来。方 法是用各因素的水平作横坐标,各水平的平均值作纵坐标(图
11-3)。
⑥计算空列的Re值,以确定误差界限并以此判断各因素的可 靠性。各因素的效应是否真正对试验有影响,须将其只值与 空列的只值相比较。因为在有空列的正交试验中,空列的R 值Re代表了试验误差(当然其中包括了一些交互作用的影响 ),所以各因素指标的R值只有大于Re才能表示其因素的效应 存在,所以空列的Re在这里是判断各试验因素的效应只是否 可靠的界限。
比较规范的文章示例4
大花罗布麻叶黄酮的提取.PDF
1.3 2005-2006食品研究正交试验设计极差 分析具体实例讲解(5)
转谷氨酰胺酶、复合磷酸盐、卡拉胶、酪蛋白对鸡肉肠质硬度 的影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