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确实落实区重大动物疫病防制指挥部文件精神,确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确保我乡养殖业健康发展和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结合我乡春季动物防疫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高致病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狂犬病、等的免疫密度必须达到90%以上。
规模养殖场(大户、小区)按照免疫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二)各种免疫的抗体水品常年保持在70%以上。
(三)建立内容真实、具体、详细的免疫档案,对已免疫的牲畜口蹄疫、狂犬病佩戴免疫标识。
二、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15日---16日)。
政府要召开会议,层层进行宣传,高度统一思想认识。
二是根据生产实际,落实好动物防疫责任片。
坚决实行绩酬挂钩。
三是筹措资金,及时调运疫苗,器戒及相关防疫物资。
(二)免疫注射阶段(3月16日---4月17日)。
3月16日--26日完成牲畜口蹄疫、高致病禽流感、小反刍兽疫、鸡新城疫的免疫任务,3月27日--4月5日完成高致病猪蓝耳病、猪瘟的免疫任务。
4月6日--4月16日完成狂犬病、的免疫任务。
4月17日全面完成补免任务。
(三)检查验收阶段(4月18日--4月27日)。
乡政府、动物防疫站将组织人员按照乡政府制定的《考核评分细则》对各村的动物防疫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并将结果予以通报,并作为年终评先和处罚的主要依据。
三、主要措施
(一)明确职责。
成立春季动物防疫领导小组,书记、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从各单位抽调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免疫期间的组织实施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唐豪担任。
具体到村各村实行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责任机制,组织好乡、村动物防疫员开展动物免疫注射工作。
(二)后勤保障。
一是乡财政要落实动物疫病防控所需疫苗、器械等防疫物资的专项经费及春防工作经费。
二是乡动物防疫站要根据全乡畜牧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做好春季动物防疫物资的储备工作。
按照“保证工作正常开展,又不造成物资浪费”的原则。
组织疫苗、器戒、消毒约物等防疫物资的正常供应。
(三)强化免疫。
各村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出确实可行的办法,努力完成春防免疫工作任务。
一是抓好队伍建设,将工作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热爱本职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动物防疫队伍中来。
二是由政府领导特别是包村干部牵头,分成若干个免疫注射小组,进村入户对辖区内的动物实施拉网式的免疫注射,力争做到“六个不漏”,特别是规模养殖场(大户、小区)及老疫点区作为免疫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出现丝毫的免疫漏洞。
与此同时,要随时掌握好畜禽进出栏动态,及时完成补免工作任务。
三是要严把免疫质量关,组织乡村动物防疫员认真学习。
四是完善标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
要建立内容真实、具体、详细的免疫档案。
对已免疫牲畜口蹄疫、狂犬病的动物佩戴免疫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