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学专业知识

法学专业知识

名词解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导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观念体系,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由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构成。

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正式的官方确定的行为规范。

法律规则的含义:法律规则是指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

法的渊源:就是指特定法律共同体所承认的具有法的约束力或具有法律说服力并能够作为法律人的法律决定之大前提的规范或准则来源的那些资料。

法律部门的含义:也称部门法,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法的效力的含义:即法的约束力,指人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来行为,必须予以服从的一种法律之力。

宪法的含义:宪法是规定民主制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具有最高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政权组织形式:是指掌握国家权利的阶级组织国家机关以实现其阶段统治的形式,是形成和表现国家意志的方式。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是指依照具体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组织。

行政公务行为:是指行政公务人员代表行政主体行使职权和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

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关系中与行政主体对应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即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组织。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行政处罚:是指具有法定处罚管辖权的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实施的一种行政制裁。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逾期不履行政法上的义务时,国家行政机关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适用行政法规,依意思表示一致,设定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刑法的概念: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冰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

紧急避险:就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利益较小合法行为。

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公民与法人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法人的概念:是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是一种以团体形式客观存在的民事主体,是与自然人相对应的概念。

简答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和作用?一、地位: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作用主要体现在: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一切立法活动的思想先导;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确保我国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思想基础: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确保我国司法坚持正确方向、实现司法公正的思想保障;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5、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推动法学研究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为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规章、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等。

这是由我国国家的法的本质所决定的。

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不同国家的法的非正式的渊源的种类不同,在当今的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主要包括:1、习惯2、判例3、政策。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主要由七个法律部门和三个层级的法律规范构成。

七个法律部门是: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律2、民法商法3、行政法4、经济法5、社会法6、刑法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三个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与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法的效力范围?因为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而人的行为都是具有一定事实内容,并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所以,狭义的法的效力可以分为四种,或称四个效力范围:1、对人的效力2、对事的效力3、空间效力4、时间效力。

在这四个效力范围中,对人和对事的效力范围先于空间与时间的效力范围,后两个范围只是一个人应遵守某种行为所在的地域和所处的时间。

执法的含义和特点?执法又称法的执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在广义与狭义两种含义上使用这个概念。

执法的特点:1、执法是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具有国家权威性2、执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3、执法具有国家强制性,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过程同时是行使执法权的过程4、执法具有主动性和单方面性。

司法的特点?1、司法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实施法律的专门活动,具有国家权威性2、司法是司法机关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实施法律的活动,具有国家强制性3、司法是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具有严格的程序性及合法性4、司法必须有表明法的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书,如判决书、裁定书和决定书等。

宪法的特征?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第一、在内容上,宪法规定一个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第二、在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第三、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证书。

3、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基于宪法在整个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根本法地位以及宪法确认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可以说,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指拥有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主要的、必不可少的权利。

公民基本义务也称宪法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根本责任。

1、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2、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平等性3、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4、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行政法的特征?1、形式上的特征。

行政法没有统一的行政法典;行政法以散件于各种法律、法规、规章中的大量规范为存在形式。

2、内容上的特征。

行政法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内容极为丰富;行政法有很强的变动性;行政法是集实体与程序于一身的部门法。

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行政法是现代法律体系中三大法律部门之一,行政法是宪法的实施法。

行政法的作用。

1、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2、监督行政权力主体,防止违法滥用行政权力3、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1、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在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行政职能时,是行政主体,具有与行政机关相同的法律地位2、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以自己名义对外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职权,并就行使所授权能的行为对外承担法律责任3、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在非行使行政职能的场合,不享有行政权,不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

我国行政立法的体制?我国的行政立法体制,是统一的、两级、多层次的行政立法体制。

统一,是指下一级行政法规范不得与上一级行政法规范相抵触,相抵触者无效;两级,是指行政立法分为中央行政机关立法与地方行政机关立法;多层次,是指中央行政机关立法包括国务院与国务院所属各部门立法两个层次。

地方行政机关立法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立法与省会城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城市以及某些经济特区市的人民政府多层次立法。

行政法处罚的基本原则?1、处罚法定原则2、公正、公开原则3、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4、行政处罚不能替代其他法律责任原则。

行政司法的概念与特征?行政司法是指行政机关按照准司法程序,审理特定的行政与民事争议,裁决纠纷的活动。

特征:1、主体为行政机关2、客体为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类别的行政、民事争议3、程序简便、灵活4、效力低于司法裁判的效力。

行政司法的种类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行政调解、行政仲裁。

罪刑法定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这是现代刑法最为重要的基本原则。

该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犯罪法定化,即对犯罪的概念、犯罪的种类、构成犯罪的一般要件以及各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等,都必须由刑法明文规定;二是刑罚法定化,即用以惩罚犯罪的刑罚方法的种类、各个刑种的适用规则、各种具体犯罪可以适用的刑种和刑度、如何裁量刑罚、哪些情节能够对量刑产生何种影响等也须由刑法明文规定。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他人或本人的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

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的要件: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3、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刑罚及其刑种?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其种类有: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限制行为能力人:只有部分行为能力的人。

公民已达到一定年龄而未达法定成年年龄,或者公民虽达法定成年年龄但患有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不能独立进行全部民事活动,只能进行部分民事活动的能力。

论述题法的特征(一)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准则。

社会是由人与人的关系构成的,社会规范则是维系人们之间交往行为的基本准则,进而也是维系社会会本身存在的制度和价值。

所以,社会规范具有社会性又具有个人性。

法律就是社会规范之一。

作为社会规范,法律不同于技术规范和自然法则。

作为调整行为的社会规范,法律又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

(二)法师由公共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法律形成于公共权力机构,这是法律与其他人为形成的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