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危房评定简易操作指南(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危房评定简易操作指南(一)


檩条 木梁
砖墙
砖柱
二、技术层面
1.4农村房屋分类(五大类)
(1-2)砖混结构:房屋主要承重结构 为砖柱或砖墙,屋盖承重为混凝土梁、 板的单层或者两层建筑。
钢筋混凝土梁 砖墙
钢筋混凝土梁 砖墙
钢筋混凝土板
1 1
钢筋混凝土板
二、技术层面
1.4农村房屋分类(五大类)
(2)木结构:主要结构构件——墙体、 楼板和屋盖系统均采用实木的单层或多 层建筑结构。
房屋组成部分:
基础 承重结构 围护结构 屋盖
三测: 确定危险构件
四算:
确定危险构件 数量
二、技术层面
2.3 三测、四算、五定: 定量鉴定
地基基础危险构 件识别
2.3.1 地基、基础:主要从建筑物周边散水位移、 裂缝以及上部结构的沉降裂缝、倾斜几方面进行直 接或间接评估
三测
当地基部分有下列现象之一者,应评定为危险构件: 1 地基沉降速度连续2个月大于4mm/月,并且短期内无终止趋 向; 2 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上部墙体产生裂缝宽度大于10mm,且 住房局部倾斜率大于1%; 3 地基不稳定产生滑移,水平位移量大于10mm,并对上部结构 有显著影响,且仍有继续滑动的迹象。
墙 体 转角 处和 纵 、 横 形;墙体转角处和纵、移和歪斜
接处普遍松动、
裂 现 象 。 非承 重 墙 体 开裂现象
可有轻微裂缝
上部承重 结构
梁、 柱
梁、柱完好,无明显 梁、柱有轻微裂缝; 梁 、 柱 出 现 裂 缝, 但 梁、柱节点破坏严重;梁、柱
受力裂缝和变形,梁、梁、柱节点无破损、 未 完 全 丧 失 承 载 能 力 ;普遍开裂;梁、柱有明显变形
2.1 一核:
确定鉴定对象
① 核实人员信息,通过身份证、户口本核实是否为户主本人或家庭成员; ② 核实房屋信息,看是否为正常居住在用的农房;了解房屋建设年代、结构形
式; ③ 核对宅基地信息,通过向村干了解,核实房屋是否为该农户唯一住房,如有
多处住房的,核实是否为该农户最安全稳固的住房。
① 一看周边环境。观察住房是否处于地质灾害发生区域,周边环境是否存在 明显的安全隐患,如边坡不稳定等。
显不均匀沉降
显不均匀沉降
基 础 出 现 少 量 损 坏 , 局部或整体坍塌
有较明显的不均匀沉

墙体
承重墙体完好,无明 承重墙体基本完好, 承 重 墙 体 多 数 裂 缝, 承重墙有明显歪斜、局部酥碎
显受力裂缝和变形; 无明显受力裂缝和变 部 分 承 重 墙 体 明 显 位 或倒塌;墙角处和纵、横墙交
闲置废弃 杂物房 农具房 生产用房
5
一、政策层面
3、危房等级和改造方式
A、B级(安全住房) C、D级(危险住房)
不需改造 需改造
租住/借住
C级:原则上维修加固改造
D级:鼓励具备条件的危 房除险加固,无法 加固再拆除重建
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
6
一、政策层面
4、鉴定结果公示
由乡镇人民政府或村民委员会在建制村和自然 村(组)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 10天。 农村危房等级评定结果经公示期满后,由县级 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复核认定。
不对将来发生的自然灾害等对房屋产 生的危险作出预判,不因将来的危险 而鉴定现在的房屋。
高耸孤立的山丘
20
二、技术层面
危险场地识别
2.2 二看: 定性鉴定
下列情况应判定住房场地为危险场地:
1 对建筑物有潜在威胁或直接危害的滑 坡、地裂、地陷、泥石流、崩塌以及岩 溶、土洞强烈发育地段;
2 暗坡边缘;浅层故河道及暗埋的塘、 浜、沟等场地;
2 暗坡边缘;浅层故河道及暗埋的塘、 浜、沟等场地;
3 已经有明显变形下陷趋势的采空区。
只对房屋目前现状是否安全作出判断
不对将来发生的自然灾害等对房屋产 生的危险作出预判,不因将来的危险 而鉴定现在的房屋。
软弱土
18
二、技术层面
危险场地识别
2.2 二看: 定性鉴定
下列情况应判定住房场地为危险场地:
三测
当住房基础有下列现象之一者,应评定为危险构件: 1 基础腐蚀、酥碎、折断,导致结构明显倾斜、位移、裂缝、 扭曲等; 2 基础已有滑动,水平位移速度连续2个月大于2mm/月,并在 短期内无终止趋向; 3 基础己产生通裂且最大裂缝宽度大于10mm,上部墙体多处出 现裂缝且最大裂缝宽度达10mm以上。
2.3 三测、四算、五定:
定量鉴定
鉴定
内容
场地危险性鉴定
危险
D级
安全
鉴定
内容 住房危险性 定性鉴定
等级为A或B 等级为C或D
住房危险性 定量鉴定
处理建议
2.4 六上墙:
出具报告
17
二、技术层面
危险场地识别
2.2 二看: 定性鉴定
下列情况应判定住房场地为危险场地:
1 对建筑物有潜在威胁或直接危害的滑 坡、地裂、地陷、泥石流、崩塌以及岩 溶、土洞强烈发育地段;
9
二、技术层面
1、总则
1.4 农村房屋分类 (五大类)
砌体结构——由砌块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的主要受力 构件的结构,是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的统称(砖木结构 、砖混结构)。
木结构——由木柱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生土墙(土坯墙或夯土墙) 、砌体墙和石墙作为围护墙的房屋。主要包括穿斗木构架、木柱木 屋架、木柱木梁房屋。
石结构——由石砌体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房屋。
生土结构——由原生土、生土墙(土坯墙或夯土墙)作为主要承重 构件的房屋。
混凝土结构——由混凝土构件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结构,包括素混 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1 0
二、技术层面
1.4农村房屋分类(五大类)
(1-1)砖木结构:房屋主要承重结构 为砖柱或砖墙,屋盖承重为木屋架的单 层或者两层建筑。
根据“关于印发《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建村函[2009]69号的通知”及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危房评定技术导则(试行)》桂建村镇〔2009〕10号”编制。
1.3 指南主要特点:
本指南在《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修改和简化,在 理解上,更加通俗易懂;同时根据广西导则增加了草屋盖、石棉屋盖、树皮屋盖、青瓦屋盖 、篱笆墙的危险构件评定方法;在住房危险性定量鉴定的综合评定方面,也采用了广西导则 的综合评定方法。
定量鉴定
地基基础危险构 件识别
建房根本 下盘要稳 地基不牢 地动山摇
地基产生过大不均匀 沉降,使上部墙体产 生 裂 缝 宽 度 大 于 10mm ,且房屋倾斜率大于 1%
二、技术层面
住房结构完好, 但是所处场地为 危险场地,直接 鉴定为危房!
危险场地识别
旁边的住房 亦可直接鉴 定为危房!
住房所处位置有 潜在滑坡威胁
住房所处位置 为河岸边
26
二、技术层面
2.3 三测、四算、五定:
定性鉴定
定性鉴定评级标准
住房危险性等级
A级
B级
C级
D级
组成部分
地基基础
地基基础稳定,无明 地基基础稳定,无明 地 基 基 础 基 本 稳 定, 地基基本失去稳定,基础出现
液化土
19
二、技术层面
危险场地识别
2.2 二看: 定性鉴定
下列情况应判定住房场地为危险场地:
1 对建筑物有潜在威胁或直接危害的滑 坡、地裂、地陷、泥石流、崩塌以及岩 溶、土洞强烈发育地段;
2 暗坡边缘;浅层故河道及暗埋的塘、 浜、沟等场地;
3 已经有明显变形下陷趋势的采空区。
只对房屋目前现状是否安全作出判断
2.2 二看:
定性鉴定
② 二看住房整体外观。查看基础、外墙、屋面等沉降、开裂、老化、变形等 情况,并向户主了解屋面、墙面是否存在渗漏等情况,对房屋安全情况作 出初步判断;若其破坏状态显而易见,可不再对住房内部进行检查。
③ 三看住房内部。主要查看承重结构,查看屋内地基是否有沉降引起的地面 下沉、上部构件明显倾斜、位移、裂缝、扭曲等现象;如未发现屋内基础 明显沉降,亦应查看墙柱、梁板、屋架等主要构件是否有位移、变形、开 裂等现象。
3 已经有明显变形下陷趋势的采空区。
只对房屋目前现状是否安全作出判断
不对将来发生的自然灾害等对房屋产 生的危险作出预判,不因将来的危险 而鉴定现在的房屋。
条状突出的山嘴
二、技术层面
2.2 二看:
定性鉴定
21
危险场地识别
陡坡
河岸陡坡
旧河道
疏松的断层破碎带
二、技术层面
2.2 二看:
定性鉴定
22
危险场地识别
一、政策层面
2、鉴定对象
① 核实人员信息,通过身份证、 户口本核实是否为户主本人或 家庭成员;
② 核实房屋信息,看是否为正常 居住在用的农房;
③ 核对宅基地信息,确定鉴定对 象。
农户正常居住使用的唯一住房 鉴定核实对象
非正常居住使用农房 非鉴定核实对象
4
多处住房的,只对该农户最 安全稳固的住房作出鉴定
楼梯间墙体等有轻微 开裂,非承重墙体普
裂缝;抹灰层等饰面 遍明显裂缝;部分山
层可有裂缝或局部散 墙转角处和纵、横墙
落;个别构件处于危 交接处有明显松动、
险状态
开裂现象
非承重墙、女儿墙局部倒塌或 严重开裂
27
二、技术层面
2.3 三测、四算、五定: 定量鉴定
定性鉴定为危房 (C或D)
定量鉴定
三测:
对房屋各组成部分 构件质量安全评估
柱 节 点无 破损 , 无 裂 无裂缝
个 别 梁 柱 节 点 破 损 和 和位移;部分柱基座滑移严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