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职教发展项目校企合作工作总结一、项目建设概述2009年7月23日,省政府与世界银行签定了关于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项目的协议。
协议规定:世界银行提供2000万美元贷款,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实施,选择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简称省轻工,下同)、省城市建设高级技工学校(简称省城建,下同)、高技(简称高技,下同)三所学校,从2009年8月开始,用5年时间,重点实施学校校企合作、学校管理、课程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条件改善等方面的改革,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为更多学校的改革和政策开发提供经验指导。
经过五年的建设,省城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五年中,学校的校企合作贯穿了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等建设任务的整条主线,紧紧围绕世行项目活动逻辑框架图和年度工作计划开展工作,探索并实践了基于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二元合一、三阶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共建信息平台、项目研发与技术培训服务、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校企双制合作培养和引企入校等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活动,圆满完成建设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二、项目情况总结(一)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企合作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
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长效机制。
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才能真正全方位、全过程地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
学校在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方面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一是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校企合作管理制度。
两年建设期学校先后出台和完善了《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工作指南》、《校企合作考核办法》、《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校企合作协议本》等17项管理制度,形成《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汇编》,同时,还聘请法律顾问指导校企合作工作,为校企合作工作规安全、科学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中,由省城建牵头制定,三校讨论认可的《校企合作工作指南》、《校企合作工作方案》、《校企合作章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章程》、《校企合作合同本》在三校使用,《校企合作合同本》被省人社厅推广在全省“百校千企”校企合作大会使用。
二是建立了校企合作工作机构。
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工作,校长亲自分管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中心,把校企合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成立了校企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和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同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单独设立校企合作办公室,配备办公室60m2、专职工作人员5人,成立校企合作项目审核领导小组、专业系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并设立系校企合作专职管理员。
三是集团化办学成效显著。
2014年3月,在省人社厅的指导下,由学校牵头,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成立“省城市建设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共有3家行业协会、33家企业、5家院校入盟,会上,与海信、中兴、家商城、粤能工程、中天建设、吕氏国际、美霖装饰、松下万宝、思哲、创维等企业合作的10个校企双制班同时成立,至此,学校共有14个校企双制班。
同时,学校还加入了市萝岗区校际联盟、产教联盟和政校企三方联盟等职教集团,职教集团有效搭建了资源共享平台、信息交流平台、企业用工平台、项目研发和技术攻关平台,集团运行正常,机制完善,推动了职业教育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四是开展校企合作工作考核评价。
学校根据《校企合作考核办法》和《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考核和奖励办法》,每年对校各教学系各部门进行考核,奖优惩劣,表彰校企合作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同时,对合作企业进行评估考核,评出校企合作优秀合作单位;此外,对下企业实践锻炼的教师从职业素养、工作技能等7个维度进行等级考核评定,并给与相应的奖励。
通过建立机构、完善制度、组建校企联盟和开展考核评价等一系列举措,促使校企合作多元共生共赢,着力打造成为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产学研联合体,校企合作工作有协议、有计划、有总结、有考核及有经费保障,从而建立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5年来,学校校企合作办积极推动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目前共有签订校企合作企业102家,开展了共建“校中厂”和“厂中校”等合作模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
目前在校企共建校生产性实训基地11个,共建校外顶岗实习实训基地55个。
如,室装饰设计在在校九筑建筑装饰设计等企业共建邓泰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引入省装饰总公司入校共建模拟室装饰设计公司,在校外与省装饰行业协会、川上装饰设计、马斯其尼设计工程、美霖装饰设计工程、汉逸精思文化空间设计传播机构、孝尊组建筑装饰工程、市浩瀚图腾环境艺术等7家企业建立校外学生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初步实现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又如,建筑施工管理专业与吉华岩土、中天建设集团等10家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开展综合轮岗实训。
再如,工业分析与质量检验专业与佳远钴业控股、立白集团、省食品工业研究所等8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组织了本专业学生到食品所和省农业院等进行企业综合实训。
项目建设期间,多次组织学生到中兴、海信、立白等企业顶岗实习实训,实习学生赢得企业的好评,学生实习满意率达99%。
(三)建立校企合作信息平台和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系统近两年来,学校依托省人社厅搭建的“百校千企”和“校园对接产业园”等校企合作平台,乘势而上,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首先,学校牵头组建“省城市建设校企合作发展联盟”。
有效地搭建了“四个平台”。
第二,还参加了省建材行业协会等各妆也行业协会,掌握最新行业信息和动态。
第三,学校也通过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等机构,并每年定期开展年会和专业建设研讨会,听企业专家对学校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意见,掌握第一手信息和资料,调整优化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第四,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工作信息化水平,通过建立信息平台服务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项目,项目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外部资源、畅通部信息、实现项目策划及分析,为校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流程化的服务。
校企合作信息平台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促进学生实训,实习工作的开展,促进毕业生就业,帮助企业寻求到合适的合作学校,扩展学校寻找合作企业和合作项目的渠道,加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各类职业教育的力度,为企业寻求甚至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铺平道路。
目前校企合作信息平台上有134家企业注册,校企合作企业注册率达100%,,并与三家院校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拥有477位学生会员,招聘职业多达143类,招聘岗位共有1460个,并且有6个合作项目。
2014年的毕业生招聘会采取现场招聘和校企合作平台网络招聘同步进行,共吸引了包括海尔集团、中兴通讯、海信集团、中天建设、万科集团、中国电信、华润水泥、益海嘉里、菱王电梯等世界、中国500强企业和高科技新型企业在的近170家用人单位。
企业向1934名毕业生提供5900多个实习、就业岗位,求人倍率达3.01。
校企合作信息平台有效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同时搭建了企业与毕业生双向交流平台,帮助学生和企业沟通供需双方信息,也加深了校企双方合作。
学校依托世行项目开发了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系统,该系统的开发目标在于满足学校、企业、毕业生三方有效沟通,实现信息化管理,构建毕业就业跟踪服务长效机制。
自上线运行以来,到目前为止,共有120位教师注册使用,1200多名学生注册使用,注册企业达102家,开展网上招聘会一场,企业提供招聘岗位共有988个,通过系统向毕业生发送电子问卷调查8次,为毕业生拓宽了就业渠道,同时搭建了企业与毕业生双向交流平台,帮助学生和企业沟通供需双方信息,也加深了校企双方合作。
目前正着手系统的二期开发和优化部署,预计12月底完工。
(四)开展企业项目研发与技术培训服务为了促进校企融合,主动服务企业,三个重点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改革与工艺改进项目,面向企业,通过举办技术培训讲座、深入企业授课等形式,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等服务项目共28项。
如,室装设计设计专业与省装饰总公司、富力集团等12家企业共建“省室装饰设计职业研发基地”,着力于室装饰设计职业的技术研发、培训与推广,目前已修改审定《室装饰设计职业标准》,开发室装设计师(三级、一级)实操和理论题,新开发室装饰设计员(室配饰方向)职业;同时以校外实训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所为依托,室装饰设计专业21名教师先后为874人提供了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服务,为学校带来经济效益 25.7万元,培训容包括室装饰设计中级工、装饰美工高级工等。
室装饰设计专业邓泰、朱锦辉等教师还与参与省装饰总公司设计南方花园2期样板房等室装修设计项目9个。
又如,工业分析与质量检验专业教师为真正工程检测公司测定砂中氯离子含量技术服务项目,该项目为企业提供了砂中氯离子含量准确而方便操作的实验方法,确保了建筑用砂的质量安全。
与汇科公司共同建立“汇科精细化工”等技术研发中心3个,开展食品添加剂等项目研发,校企共同申报获得国家专利3项。
为佳远钴业控股和亨达利水泥等企业200多名员工开展分析工、建材物理检验工等职业工种的在岗职工培训鉴定,大力提升员工技能水平。
再如,建筑施工管理专业古娟妮、海霞等教师参与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的软土岩溶地区板梁式双排桩与止水帷幕复合支护施工技术项目,施工技术成功应用于荔湾区西湾路改造工程项目。
类似的技改项目有5个。
同时,建筑施工管理专业还为泽宝变形监测研究等企业培训施工员、测量员等工种培训127人次,为优化企业人力资源有效配置起到积极作用。
(五)校企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2012年,我校室装设计专业申报筹建的“邓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获国家人社部批准并得到国家和省级财政30万元的资金支持,我校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工作室的发展,大师工作室积极按申报项目开展工作。
工作室积极探索新颖的人才培养模,传统学徒模式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工作室初步形成了老师“推荐——考核——培训——入选”的招徒模式。
邓泰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一是校企合作,传技授艺。
2012届有三十位弟子入选“邓泰大师工作室”。
工作室还多次组织学生参加企业、行业的活动:2012年8月工作室成员参观天河区弁师傅红木家具制作过程;2012年10月工作室成员参加了在美林国际软装论坛;2012年10月工作室部分成员参观了“方纬装饰”等。
大师工作室与市集美装饰设计等五家企业合作,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技能人才培养。
二是项目设计,产学结合。
大师工作室利用工作室利用自身的资源,与企业合作将装饰工程项目引进大师工作室,由师生共同完成的设计项目有:2012年8-10月完成《交通高级技工学校规设计项目》;2012年10-11月完成实验项目《沿海地区传统乡村别墅设计》;2013年12-11月完成实验项目《现代乡村别墅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