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压变频器理论培训讲课内容

高压变频器理论培训讲课内容


(a) 矢量控制法
(b) 直接转矩控制法
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的比较
(a)矢量控制
(b)直接转矩控制
小结
V/F控制只控制稳态转矩,适用于对转矩响应快 速性要求不高的场合(如风机水泵)
矢量控制平滑性好,直接转矩控制脉动稍大,但 响应快,经过发展和与电机模型的紧密结合,二 者的差别越来越小。 V/F控制和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在效率上没 有大的区别。
现在常见的高压调速类型

内反馈调速(保定北方、哈九州) 三电平高中型(ABB) 三电平高中高型(西门子) 电流源型(AB) 单元串联多电平型
(Robicon、利德华福、东方凯奇、东芝)
用户关心的几个问题(1)





整流脉冲数 电平数和dv/dt 功率单元旁路时的电压输出能力 关心电压谐波还是电流谐波 如何消除谐波 功率因数的定义 效率的测量方法和误差;损耗的构成 变频器对电机的保护 手动旁路和自动旁路
用户关心的几个问题(2)

关于电压型变频器的寿命 异步电动机低速运行发热问题 VVVF变频器的调速范围 变频器容量的选择 关于器件的数目 什么是四象限运行 变频器自身的保护功能 变压器的绝缘等级
整流的脉冲数:12脉冲整流
脉冲数的定义
设有n个三相整流器通过变压器并联,整流桥负载相等; 变压器副边各绕组的移相角度为600/n 则脉冲数为6n; 可消除6n-1次以下的谐波。
圆盘式封装带甩出辫
IGCT
圆盘式结构的安装方式
二极管和可控硅模块
IGBT模块
小结
1. 技术发展的道路: 二极管 -> 晶闸管 -> GTO -> IGCT GTR -> IGBT -> IEGT(?)
2. 当今的主流器件是IGBT和IGCT
交流电机的基本原理和调速的类型
同步电机的结构示意
IGCT
集成门极换相的晶闸管 比GTO开关频率高 缓冲电路比GTO简单
GTR(BJT)
大功率三极管,电流控制 已被IGBT淘汰
IGBT
绝缘栅型晶体管,门极MOS结构,功耗最小 开关频率高,开关损耗小 门极电路和缓冲电路简单
IEGT
注入增强栅晶体管
尚未大面积应用
圆盘式封装
圆盘式封装(GTO)
直接测量磁通的矢量控制
间接法矢量控制的结构图
下面介绍直接转矩控制,是另外一
种控制磁通和转矩的方法。
直接转矩控制: 逆变器的电压 空间矢量模型
(b) 磁链矢量轨迹
(a) 电压空间矢量
磁链和转 矩控制
(c) 最佳开关查表 控制法
直接转矩控制 系统的框图(1)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框图(2)
AC电机的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
交直交变频器的PWM方法
交直交型变频器输出波形的产生办法 电压源型:控制电压波形
电流源型:控制电流波形
早期:串联单相三重逆变器的PAM方法
正弦PWM信号产生的方式
正弦 波发 生器
三角波发 生器
三角波与正弦波比较(单极性)
一个周期的波形
谐波消除PWM方法(双极性)
Voltage wave in harmonic elimination method
效率的测量方法和损耗,损耗的构成
损耗的构成: 整流变压器、元件的导通损耗、元件的开关损耗、电感损 耗、滤波器损耗、电容损耗(忽略)、散热风机损耗、控 制电源损耗;电机损耗。 变频器内的主要损耗构成:
整流变压器约50%,器件的开关损耗和导通损耗约50%;
电流源型的电感损耗:与设计有关 滤波器损耗(如果有):与设计有关
u A U sin(t ) uB U sin(t 1200 )
uC U sin(t 1200 )
异步电机的结构示意
u A U sin(t ) uB U sin(t 1200 )
uC U sin(t 1200 )
异步电机一相的等值电路
异步电机调速方法分类
18脉冲以上能满足一般的谐波要求
双PWM技术
三电平PWM整流
电平数和dv/dt

T
4.9KV
三电平的相电压,dv/dt大
T
1) R ef A :
2 0 0 V o lt 5 m s
T
单元串联多电平的相电压, dv/dt小
4.9KV

dv/dt影响电机绕组的绝缘
1 ) R ef A :
独立控制磁通和转矩
近似的补偿了磁通和转矩在动态过程中的变化,但不是数学中的完全解耦控制。
滑差频率控制
异步电机的直流电机模型
矢量控制的坐标变换
静止 as-bs-cs 到 ds-qs 坐标变换
静止 as-bs-cs to ds-qs 坐标变换 (2)
静止两相 ds-qs 坐标 到同步旋转 de-qe 的 坐标变换(1)
谐波消除PWM方法
小结
随着全控开关器件的发展,PWM方法谐波含量少,
已成为波形发生的基本方法。
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的控制方法
V/F控制 矢量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
V/F比控制
(a)
(b)
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
下面介绍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
由来:V/F控制在稳态下没有问题,但在负载突 然变化的情况下,磁通和转矩不能优化,动态 响应慢。 矢量控制解决的问题:如何保持磁通不变,如 何使转矩电流瞬间最大化。
KQ1
KQ2
KQ3
M
自动旁路电路
KM1
KM2
KM3
关心电压谐波还是电流谐波
相对于电网容量,变频器容量一般较小,不会对电 网电压造成太大影响。 所以,应该关心电流谐波,它具有累加效应,谐波 设备容量到达一定数量时,会对电网造成污染。
国际上对于谐波的限制,是考察电流谐波。
功率因数的定义
包括相移和谐波的影响
如何消除谐波
整流侧采用移相变压器,构成多脉冲整流,消除对 电网的谐波; 逆变侧采用PWM技术,消除对电机的谐波; 采用双PWM技术,双边无谐波,成本高; 采用谐波滤波器,与负载相关,调谐比较困难。
转子串Ef 的串极调速原理图
串级调速系统
双馈调速系统
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系统装置简图
液力耦合器调速
在电机和负载之间,靠液体作用连接。
变频调速
变频调速必须是电压和频率协调控制。 磁通密度,受材料限制
u k * f *
电机常数
变频调速的分类

交交变频调速
交-直-交变频调速:
电压源型 电流源型
效率的测量方法和损耗,损耗的构成(续)
关于效率测量的问题: 效率应在电网和电机轴两点测量;
应注意仪表的选择,能测量出40次以下的谐波;
其他测量点得到的效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用户应关心电机的损耗。
变频器对电机的保护
过流和过载保护优于传统的方法; 原有对电机的保护应保留,旁路时需要。
手动旁路电路

交交变频
交交变频波形图
交交变频和串级调速的主要器件是半控器件-可控硅。
随着全控器件的发展,现在逐步进步到交直交变频器。 分为电压源和电流源两种类型。
交直交电压源型
以电容为储能元件; 直接控制电机电压
输入侧功率因数较高
效率高; 控制可与电机参数无关; 抗电网扰动能力强; 不能回馈能量到电网。
电流源型变频器
电流源型变频器设备
电流源型变频器的特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输入功率因数低(与速度成正比) 对电网电压波动敏感; 可以实现能量回馈; 器件故障不能带故障运行; 变压器可以异地安装; 有6kv产品,无10kv产品; 器件串联的可靠性问题; 整流桥串联可靠性低。
功率单元串联型变频器
高低和高低高型变频器
要考虑容量上的限制
低压电动机为特种电 机
高低高方式效率低并 必须加输出滤波器
IGBT直接串联高压变频器
IGBT三电平变频器
IGBT三电平变频器设备
IGCT三电平变频器
ACS1000(IGCT三电平设备)
三电平的扩展
三电平变频器的特点



受器件限制,电压无法达到6kv; 电压电平数少,dv/dt大,需要输出滤波 器,或特殊电机; 输出侧没有变压器时,无法旁路运行; 变压器可以异地安装; 器件故障时,不能带故障运行。
n2 0
Q2 Q1 Q
风机、水泵(平方根转矩负载) 的相似定律-变速前后流量、压 力、功率与转速之间关系为:
Q1/Q2=n1/n2
H1/H2=(n1/n2)2 P1/P2=(n1/n2)3
构成高压变频器的功率器件的类型
高压变频器的发展,是随着器件的进步而进步的, 功率器件构成了高压变频器的核心。

1.不改变同步转速的调速法(改变s) 转子串电阻 改变定子电压 改变转子附加电势 应用电磁转差离合器。 2.改变同步转速的调速法(改变f、p) 改变定子极对数(p) 改变定子频率(f)。
三相全波Y型连接的调压电路
(a)
(b)
(c )
不同的电机调压特性
几种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及其一相输出电压波形
转子串Rf 的调速原理图
调速为什么节能?
H
H2’ H1 H2 C
η2
R2
B A
R1
n1
η1
风机的正常工作点为A,当风量需要 从Q1调到Q2时,采用挡板调节,管网特 性曲线由R1改变为R2,其工作点调至B 点,其功率为OQ2BH2’所围成的面积, 其功率变化很小,而其效率却随之降低。 当采用变频调速时,可以按需要升 降电机转速,改变设备的性能曲线,图 中从n1到n2,其工作点调至C点,使其参 数满足工艺要求,其功率为OQ2BH2所 围成的面积,同时其效率曲线也随之平 移,依然工作在高效区。由于功率随转 速3次方变化,故节能效果显著。 节能量P=( H2’-H2)× Q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