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诗歌有哪些
在我们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经过传统文化的熏陶。
那么我们成长路上必备的,我们就应该去传承发扬他。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诗歌吧。
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诗歌有哪些
1、唐朝·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唐朝·白居易《青石》:
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
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
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坟土未干名已灭。
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辞。
愿为颜氏段氏碑,
雕镂太尉与太师。
刻此两片坚贞质,状彼二人忠烈姿。
义心若石屹不转,死节名流确不移。
如观奋击朱泚日,似见叱呵希烈时。
各于其上题名谥,一置高山一沉水。
陵谷虽迁碑独存,骨化为尘名不死。
长使不忠不烈臣,观碑改节慕为人。
慕为人,劝事君。
3、唐朝·张九龄《荆州作》:
先达志其大,求息不约文。
士伸在知己,已况仕于君。
微诚夙所尚,细故不足云。
时来忽易失,事往良难分。
顾念凡近姿,焉欲殊常勋。
亦以行则是,岂必素有闻。
千虑且犹失,万绪何其纷。
进士苟非党,免相安得群。
众口金可铄,孤心丝共棼。
意忠仗朋信,语勇同败军。
古剑徒有气,幽兰只自薰。
高秩向所忝,于义如浮云。
千载一遭遇,往贤所至难。
问余奚为者,无阶忽上抟。
4、唐朝·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
楚邦有壮士,鄢郢翻
扫荡。
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
鞭尸辱已及,堂上罗宿莽。
颇似
今之人,蟊贼陷忠谠。
渺然一水隔,何由税归鞅。
日夕听猿怨,怀
贤盈楚想。
5、宋朝·辛弃疾《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
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
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
更十分,向人辛辣,
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比著儿曹,
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
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
但
赢得,靴纹绉面,记余戏语。
6、宋朝·王安石《吴长文新得颜公坏碑》:
鲁公之书既绝伦,岁久更为所珍。
荒坛坏冢朽崖屋,剥落风雨埋煨尘。
断碑数尺谁所得,点画入纸完如新。
延陵公子好事者,拓取
持寄情相亲。
六书篆籀数变改,训诂後世多失真。
谁初妄凿妍与丑,坐使学士劳骸筋。
堂堂鲁公勇且仁,出遇世难亲经纶。
挥毫卓荦又
惊俗,岂亦以此夸常民。
但疑技巧有天得,不必勉强方通神。
诗歌
甘棠美召伯,爱惜蔽芾由思人。
时危忠谊常恨少,宝此勿复令埋堙。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主要有
(一)区别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优劣,有利于社会前进的脚步。
优:民本思想,商周时代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
荀子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精神境界,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还有“位卑不肯忘忧国”、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劣:推崇守旧,“天可变,地可变,祖宗之法不可变”。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迂腐、官僚贵族欺压人民、“君
子忧道不忧贫”、抑制百姓通过商业或其它途径谋求更多的物质利益。
压制个性,压制自由思想,阻碍发展等
(二)以时代的角度,以比较的观点和方法看问题。
“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崇高天伦。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
“仁者爱人”高尚道德。
马援马革裹尸,霍去病“匈奴未破,何以
家为”,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功业抱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闲桂花落,
月静春山空”,天人共鸣等都是西方文化望尘莫及的。
而中国传统
文化的这些长处,必将成为世界文化的极其珍贵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会文明为其背景。
而西方文化,严格地说,是在文艺复兴之前才逐渐形成,是以资本主义文明为背景的。
一个是封建色彩浓厚的文明,一个是
资本主义色彩浓厚的文明,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存
在落后性,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但也不能一味否决,而在
于能否取其精华。
(三)继承、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国今后文化发展必由之路。
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
主要是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一些高尚品质。
但反对无限拔高。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
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
这些年来,有些人看到周易、论语、禅宗等思想成果的价值,这本是一件好事。
但盲目崇拜,极尽溢美之词,那便走上了歧路了。
甚至有人在看到西方文明碰到一些挫折后,便反过来大力宣扬:西
方文明已经破产了,儒家文明重新复兴是大势所趋!中华文明是要复兴,但并非要复兴儒家文化,而是要建立科学、民主、崇高人的尊
严和价值的新中华文化。
整个世界文化角度来学习,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长短,应该互相学习,才能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