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外科护理学电子教案-07损伤烧伤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电子教案-07损伤烧伤病人的护理
教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选用
《外科护理学》第四版主编曹伟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8月出版卫生部规划教材
参考
书籍
与常
用网
地址
参考书籍:
(一)《外科护理学》第三版主编曹伟新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出版 是卫生部规划教材
(二)陆以佳主编.《外科护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出版.
(三)吴在德主编.《外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出版.
(2)闭合性损伤病人的护理
局部冷或热敷
观察全身和局部情况的变化
4、协助病人功能锻炼
5、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伤处出血
伤口感染
挤压综合征
烧伤
烧伤是平时常见的损伤,公共场所的失火,地震、煤矿瓦斯爆炸等是造成烧伤特别是群体烧伤的主要原因。近20年来,我国烧伤医学进步迅速,治疗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一、定义
烧伤(burn) (板书)
课程
名称
中文名称
外科护理学
英文名称
Surgicalnursing
课程
简介
外科护理学是以创伤、感染、肿瘤、畸形、梗阻、结石及功能障碍等外科病人为研究对象的临床护理学,其任务就是在现代医学模式和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外科护士配合外科医生在病房、手术室对各类外科病人从身心、社会和精神文化等需要,以健康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提供个体化的整体护理。总学时160,学分4分。
对教
师的
要求
1、教师必需严肃认真地备课,精通本学科的内容,同时必需熟悉相关课程,教学中做到能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形态与功能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
2、教师必需深入研究教学法,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目标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分层次分专业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思想品德培养。
损伤的临床表现、临床处理
损伤的护理
烧伤定义、病因、分类和面积估计
烧伤程度判断
烧伤病理生理
烧伤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烧伤病人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教学主要内容及步骤
备注
一、损伤
(一)概念
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因素作用所引起的皮肤、肌组织、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所带来的局部和全身反应。
(二)分类
1、致伤原因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 点:1、损伤病人的护理措施
2、烧伤面积、深度及程度的判断
3、烧伤病人液体疗法的方法及护理要点
4、烧伤创面护理要点
难 点:1、损伤病理生理
2、烧伤深度评估、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原则
3、烧伤病人液体疗法和护理
教学
方法
理论讲授
教学手段
及教具
多媒体课件
授课
提纲
损伤的概念、病因和分类
损伤病理生理
手掌法:强调的是患者本人的手掌。如果医者的手掌大小与病人相近,可用医者的手掌估计。适合小面积的烧伤估计和辅助九分法评估烧伤面积。
三、烧伤深度分类烧伤深度分类,目前国际上惯用的是三度四分法
I度烧伤:红斑性烧伤,伤及皮肤表皮浅层,表现轻度红肿皮肤干燥无水泡。2-3天愈合不留瘢痕。强调I度烧伤的特点“红斑”并板书。比如太阳猛烈时的晒伤也属I度烧伤。
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的统称,包括由火焰、热力、光源、化学腐蚀剂、放射线等因素所致的损伤。
二、烧伤面积估计:烧伤面积的估计是指皮肤烧伤区域占全身体表面积的百分数。
中国九分法:将人体体表面积划分为11个9%,另加1%,构成100%。适用于大面积烧伤的评估。结合图片指导学生记忆烧伤面积的口诀并详细讲解。(结合板书)
2、损伤部位
3、受伤组织
4、损伤程度
5、皮肤完整性
(三)病理生理
1、创伤性局部炎症反应2、创伤性全身反应
(四)创伤修复
1、创伤修复过程炎性反应阶段
肉芽形成阶段
组织塑形阶段
2、伤口愈合类型
一期愈合(原发愈合)
二期愈合(瘢痕愈合)
3、不利于伤口愈合的因素
局部因素:细菌感染创口内异物血运障碍伤口引流不畅或位于关节处
全身因素:年龄慢性病营养状况药物免疫功能低下
(五)临床表现和诊断1、局部症状2、全身症状
(六)处理原则
(七)并发症和防治
(八)护理措施
1、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止血体位建立静脉通道
监测生命体征
2、缓解疼痛 制动体位镇静、止痛
3、妥善护理伤口和促进组织修复
1)开放性伤口的护理
清创术前准备
体位和制动
创面观察与处理
四、烧伤严重程度分类
轻度烧伤II度面积≤9%
中度烧伤II度面积10%-29%或III度面积不足10%
重度烧伤总面积30%-49%或III度面积达10%-19%或II°III°烧伤并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复合伤、吸入性损伤。吸入性损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烧伤。特点是头面颈部口鼻周围深度烧伤,鼻毛烧伤,口鼻有黑色分泌物,有呼吸道刺激症状,咳出炭末样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肺部闻及哮鸣音。
http://www.orthochina.com/
授课章节
第九章 创伤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烧伤
授课对象
2007护本
学时
3
时间
2009-9-21
授课地点
2206教室
教材
外科护理学
教学
目的
要求
了解损伤及烧伤的概念及病理生理
熟悉损伤及烧伤病人临床表现
损伤及烧伤诊断要点、现场急救措施及处理原则
掌握损伤及烧伤病人护理措施
提问:如果患者左手、左前臂烧伤面积为多少?
点拨:双上肢的体表面积为18%,分别为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因此左手为2.5%,左前臂为3%。并询问学生是否已掌握。
中国九分法是以成年男性为标准,成年女性的烧伤面积估算的区别。
儿童头大下肢短,估算烧伤面积用公式头颈部=9+(12-年龄)双下肢=46-(12-年龄)。
浅II度烧伤:伤及表皮生发层真皮乳头层,水疱较大、壁薄、基底潮湿、水肿、剧痛,皮温高。
深II度烧伤:伤及真皮层,创面水疱较小泡壁厚、去皮后基底红白相间。感觉迟钝有拔毛痛,皮温略低。
II度烧伤讲解后总结其特点“水疱”并板书。
提问:浅II度和深II度烧伤的区别?伤及组织层次、水疱特点不同。
III度烧伤:伤及皮肤全层、达肌肉骨骼层,皮肤干燥、坚硬如皮革,腊白焦黄,炭化成焦痂,痂下可见树枝状栓塞的血管。强调III度烧伤的特点“焦痂”并板书。
(四)黎鳌主编.《黎鳌烧伤学》,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出版
(五)王志红主编.《危重症护理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年出版
网络课件与常用网址:
http://wkhl.hbxftc.com
http://basic.shsmu.edu.cn/waike2/jxkj/wkzl/12.ppt